我曾经有段时间当米虫家庭主妇,又住在台北市大型传统市场附近,采买控制三餐食材的简单心得是
(一)通常价格排序
(以下指采买便宜普通品质,不辨品种的价格ex鸡肉是指白肉鸡、白米是普通米,不是有机也不是台xx号之类)
1.淀粉:米<面(粉)<马铃薯
米绝对是最便宜的,这是国家物价指数指标之一,
普通白米600g价格约30元上下;
吐司除了面粉外,里面还另含有一部分油脂(甚至高昂的奶油)及配料,正常的吐司不会比自煮的白米饭便宜的。
2.蛋白质:(牛羊我不熟不列入)
蛋<猪 or鸡(看部位)<鱼(海鲜)
猪鸡依部位价格很有差异
ex鸡胸<鸡腿;猪绞肉<猪小排
3.饮料:虽然不是营养素,但外售饮料除了是荷包与健康的小偷外,普通品质饮料其实是可以以简单有价差方式DIY的。
ex鲜奶与奶粉,换算可冲杯数就知道价差。
想喝奶茶,算算&试试买个茶包煮半杯水加半杯鲜奶的结果。
(二)食材采买跟时、地都很关系
1.盛产时食材最便宜:在同一个市场我买过一颗50元以下的白花椰,也买过百多元的白花椰;高丽菜也是。
2.传统市场周间比周末便宜,临收市近中午时会有减价时段,刚降价时去常有物美价廉生鲜。
3.地:通常传通市场价格优于量贩店,但量贩店的大宗采购(ex菇类)或特殊时机(ex台风前后)有可能不逊甚至优于传统市场。以蔬果来说,量贩店的年度贩卖品项数绝对少于传统市场(杨桃、芋头很少在生鲜超市看到)。
如果有可冷冻的冰箱,有基本料理家电(万用锅)又可以在食材不能入口前自行简单调理(调味品除了盐糖外,单价未必便宜),应该是可以顾全营养与荷包的。—其中简单又价差大的就是自煮白米饭了。
:※ 引述《twin1949tw (台北Station)》之铭言:
: 最近研究伙食成本发现一件事
: 除非吃马铃薯或吐司
: 否则摄取400大卡(约100g淀粉)大概都要25元左右
: 也不是一定要知道三餐成本怎么压低
: 但就想问怎么控制预算
:
作者:
mepass (努力浪费人生)
2019-11-21 07:00:00其实鱼是有机会比鸡猪便宜的 要看种类秋刀鱼吴郭鱼就超便宜
作者:
iamino2 (水果圣代)
2019-11-21 08:41:00现在乌鱼季开始,可以买到不错的价格。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9-11-21 08:45:00如果味道可以接受的话保久乳大多价格会比较便宜
鲜奶买Kirkland 比台产的每公升便宜20左右
作者:
ytwu (愿 天佑全球)
2019-11-21 12:12:00蛋白质推荐冷冻毛豆仁,便宜优质又方便
既然是家庭主妇就不是米虫吧XDD 主妇很忙的 不事生产才叫米虫...
作者:
yuurei (蚵仔煎仔)
2019-11-21 15:27:00鱼可以买整盘没杀的那种,超便宜,学会杀鱼,鸡猪肉买大块自己切丝切片剁绞肉,去掉的骨头可以熬汤,菜买当季一把10~15元的,其实这样自己煮真的很便宜
推楼上说的主理家务可不是米虫,明明很有生产力又用智慧创造幸福。也谢谢这么务实的分析
作者:
lovy (谁说太阳会找到月亮)
2019-11-22 13:15:00推
作者: mavis719 (mavis) 2019-11-23 08:01:00
很用心分享经验,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