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传统市场进入指南

楼主: Wengboyu ( )   2019-08-16 17:28:58
※ 引述《jieyuan ()》之铭言:
: 回减少塑胶使用那篇时
: 发现有传统市场攻略的讨论,想说也来写写看
: 比起攻略,这篇比较像是入门指南吧
: 这边不讨论进口食材价格不太波动的部分,
: 为了支持在地农也以及新鲜的比较好吃,
: 我个人是会避免购买国内有生产的进口食材,例如洋葱、红萝卜等,
: 有时虽然是因为非当季而进口,但一阵子不吃也不会怎样嘛~
: 以下如果有举例是以我个人的标准,
: 这涉及可支配所得的应用以及不同地区的价差,
: 请不要太纠结在价格上。
: 【事前准备】
: 1. 拥有一本标示当季蔬果的书,需要时可翻看(网页也可啦)
: 2. 认知自己对于生鲜状态的接受标准/低标
: 例如:葱的尾端不可以泛黄、芒果有一些黑点没有关系。
: 【经验累积】
: 1. 以上述标准购物时,记得该食材最低的价格是多少。
: ->就是对你而言买那个食材CP值最高的时候!
:   当该食材价格高时可能代表:
:   1) 非当季
:   2) 还没大出
:   3) 当季但产量不佳(如果是气候因素通常也代表可能不会很好吃)
:   ->价格过高时就尽量不要买,一阵子不吃不会怎样。
: 例如:我金煌芒果只买低于40/斤的,这季节性很明显,通常很贵就是还没大出。
: 例如:青江菜20/斤买时都不用考虑,35/斤就会嫌贵买别的。
: 2. 承上,建立对食材价格(斤)数据库
: ->有时候菜贩贩售习惯会用一个/把/堆 XX元的算法
:    个人认为“无法肉眼判断份量增减”的食材尽可能以 价格/斤 购买
:    不然你买菜都是在买信仰的
: tip.从常用/爱用食材开始记比较容易(有成就感)
: 3. 练习回推每餐食材成本
: ->就会知道某食材(就算你没被骗)本身成本就高,
:   自然就不会太常买,爱吃的话就会因此多注意其价格。
: 例如:葱便宜是80-90/斤,120/斤尚可接受(但对品质要求会提高),
:    180/斤就含泪减量买。
: 例如:买了35元的杏包菇头吃了4餐,一餐就快10元。
:    相较之下一份菜不到5元,觉得心有点痛,这种成本食材一餐只能有一种。
: 【其他补充】
: 1. 常吃的食材,价格没差太多方便买就好
: 2. 不常买的食材价格大概记就好,记得精准效益太低。
:   或是以可以吃几餐稍微换算,觉得便宜就可以买了。
: 例如:白萝卜一条20元可以买,苦瓜一条超过50元不要买。
: 3. 几乎不买的食材,心血来潮买一下就当缴学费。
: ->知道它的价格、多问怎么煮、怎么判断品质以及买到它都是你的收获。
: tip.选本来就常买的店家买就不会受骗
: 4. 有机会可以去看/买 即期品和残品
: 练习判断->在很烂的里面选出还可以的
:     ->原来外表如何是因为快烂掉/不新鲜
: ->(买回家)这看起来很烂但其实也还可以吃耶
: 5. 买菜抱持的态度:做人是互相
: 我默认以"模拟"心情很差没耐性的状态买菜,或说有点流氓无赖
: 面对硬塞食材或是一脸不买快滚的菜贩,
: 就能果断拒绝或同等态度回应(心情很差对人的耐受度自然下降啦)
: 或是问价格后没买,结果被啧
: 就觉得"我就是问爽的怎样~林北没欠你~三小服务态度~休想赚我的钱"之类的流氓心态
: 我觉得心情会好一点 哈哈
: 而且就是买卖关系,没写价格开口询问合情合理
: 对于态度友善或常买的店家当然就切回亲切模式XD
先前多数时候,是在全联采买食材,买久了大概就会有一些概念
事实上,有些东西我还是会选择在全联买,特别是需要保鲜或几乎没有价差
例如: 金针菇 ($11-15)、豆腐 ($11-15)、鸡蛋 ($45-90)
价格差距不到10元,我会选择在卖场买,特别是豆腐,菜市场大多会摆在常温。
偶尔在卖场也会有只要10元的小苹果,在菜市场就找不到
有些生鲜则明显卖场贵得非常多
例如: 鸡胸肉 - 卖场同样价格 ($76) 可以在菜市场买到2倍大
蛤蜊 - 真空包装的那种 ($65) 在菜市场可以买到2倍量
秋葵、龙须菜、小白菜、地瓜…(蔬菜多数时候菜市场比较便宜)
我个人的策略是卖场或菜市场,我都会逛逛
一方面也是多询价,以卖场的价格来看菜市场的价格怎么样
卖场大多卖的生鲜比较适合新手,你就算不会挑,也不大有问题
菜市场则比较需要有经验的朋友,由于很容易会有出清,需要知道这到底划不划算
像我之前买了一袋小黄瓜约7支 ($25),到其他摊位时
摊位的阿姨才跟我说你这小黄瓜太熟了,味道会很差
也有遇过卖蛤蜊的,在水里加冰块的,阿姨还指著蛤蜊说都还活得好好的
当下搞不清楚这到底新不新鲜,买回去吐沙,晚上就全死光了 ($80 一斤)
诸如此类的,不小心买贵的也是偶尔会发生 (也只是比菜市场其他家贵)
特别是每斤多少元、3把多少、2堆多少的这种数学游戏
我先前习惯在卖场买,卖场大多是以包或数量来卖 (虽然上面会有重量)
已经知道多少数量或多大,卖多少是合理
反而比较习惯用多寡来判断
倒是常常被每斤多少的这种卖法吓到
主要是抓不准那个数量、重量及金额的关系
特别是你需要自己挑要多少数量时,最容易出现预期外的金额
例如: 芒果 40元/斤,你拿了2颗,最后秤重$90
而你可能预期不是这个价格 (在拿的时候不知道多重)
另外,就是你要够熟悉每斤计价比
要避免这些问题,还是脸皮要够厚,觉得贵就说先不要
鲜肉类,我都会先看卫生状况,店面干不干净,肉怎么样保存摆放
还有就是一定要自己带足够的零钱
不然肉贩会用剁肉的手套找钱给你,届时你整趟采买手跟皮包都是肉味
还会有牲畜的黏液
通常选定一家比较信任的肉贩,基本上只会固定跟他买
对于卫生条件不满意的,我个人趋于宁可不要
(顺便求求滨江市场有没有推荐的牛肉铺)
作者: mepass (努力浪费人生)   2019-08-16 17:45:00
完全无法在卖场买蛤蜊 全部都死的怎么吃至于蔬菜 像马铃薯 青花菜这种本来就不是现采的东西 比较不会有价差卖场跟市场差不多价格
作者: lhsieh (不要问)   2019-08-16 18:00:00
全联西瓜1/4 6,70能买
楼主: Wengboyu ( )   2019-08-16 18:01:00
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多逛,到处找便宜
作者: fp737 (Never worry)   2019-08-16 18:06:00
洋葱我都去顶好买 , 价钱比全联便宜不少
作者: mepass (努力浪费人生)   2019-08-16 18:17:00
现在市场肉摊比较进步了 很多都会自备冰箱现在都挑有冰箱的肉摊
作者: uaiauaia (曜曜)   2019-08-16 18:37:00
肉类我都转战店家购买了,买冷冻好真空包的,平常去市场买青菜类,超市买蛋跟豆腐就行,很方便
作者: sammoon (sam)   2019-08-16 18:48:00
好市多是方便 可以很多东西一起买齐 但菜价比市场贵
作者: jior (大J)   2019-08-16 19:21:00
鸡肉我觉得不只是便宜贵的问题,市场的鸡肉真的新鲜又好吃超市的鸡肉几乎都不行
作者: quiy (QuQ)   2019-08-16 19:40:00
多逛多看,大卖场有时候青菜水果也很便宜,缺点就是要走很久和不小心会买太多XD
作者: bigdi (bigdi)   2019-08-16 20:33:00
其实只要尝试2-3次(只要厚脸皮2-3次),请报重量价格的菜贩先直接报价,之后心中就有一把尺了例如我问大陆妹怎么卖,回我一斤70,我会回说你这样我不知道多少钱,可以先帮我秤一把是多少吗鱼肉类我还是会在超市或是卖场/门市店面买。菜的话要看种类洋葱马铃薯等有时候同样都是12-15/颗,市场的可以选大又漂亮的,顶好全联都相对偏小又丑但盛产的时候,有机店里面叶菜类并不会比市场贵多少(4包8折/4包99元)
作者: zinia (鹰妹)   2019-08-16 20:42:00
豆腐可以去专门店买,像是嘉乡之类的,比菜市场、超市都好
作者: Adven (电风扇)   2019-08-16 20:53:00
全联买方便的 生鲜除非打8折 否则不太会买
作者: kakashi71 (zoro71)   2019-08-16 21:11:00
猪肉鸡肉海鲜都找到固定摊位购买,跟老板熟了还可以哈拉好事多的鸡肉是肉鸡,那种味道真的不习惯…
作者: Miahh (忙)   2019-08-16 21:40:00
肉类海鲜只在市场固定摊位买+1,同样是鸡,有些菜适合土鸡、有些适合半土鸡,同样是猪肉,还要选部位、肥瘦、合适的份量,在超市买太受限了。
作者: dark0101101 (月森)   2019-08-16 21:47:00
先问一下怎么卖,然后拿一把请他秤看看多少,觉得不能接受就说那不要了,久了就会知道大概价钱在哪
作者: AnnAnnNiHow (安安你好)   2019-08-16 22:29:00
推按错 等等推回来
作者: a3eimyy (a3eimyy)   2019-08-17 00:00:00
实用推推
作者: LBP (嘟噜嘟噜瘩瘩瘩)   2019-08-17 00:16:00
我觉得超市绿野农庄的鸡肉还蛮好吃的说...比较少在市场买肉/海鲜是因为我都去黄昏市场,觉得价钱没比超市便宜(也可能是被当肥羊QQ
作者: dreamcwli (dream)   2019-08-17 01:06:00
我也都在滨江买蔬菜,但鸡猪牛都不知道买哪摊好 orz
作者: AnnAnnNiHow (安安你好)   2019-08-17 01:20:00
推回来惹
作者: WHLSFF (W.H.L)   2019-08-17 01:23:00
自从早上3点看到猪肉摊已将摆上肢解的猪只后,再也不敢吃菜市场里的肉制品
作者: fp737 (Never worry)   2019-08-17 01:41:00
当熟成吧
作者: yesohya   2019-08-17 03:50:00
菜市场理论上都有公秤 对写菜把觉得不踏实入手一次就拿去秤秤看 以后就知道了不然就在门口跟别人借菜来秤 XD
作者: t11223342002 (路菜)   2019-08-17 06:45:00
绿野农庄的去骨鸡腿肉还满方便的,我常常用来干煎,它不会像costco有鸡骚味,但煮汤就不适合因为这个肉鸡质地适合用来煎炒而已如果对重量比较没概念的话,买一把或是一堆是相对保险的做法,不然就试图问老板这样(一只,一个)大概是多少钱,老板通常都会回答你,但是尽量不要自己装一堆老板已经帮你秤了然后你又说不要,这样老板会生气
作者: aweiweiwei   2019-08-17 09:48:00
市场又分早市跟黄昏市场,以菜价来说,早市又比黄昏市场便宜5-10元。有些早市还会有出清价可以捡便宜。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9-08-17 10:10:00
推绿野农庄三连真空包装的,自己常买去骨鸡腿跟鸡里肌
作者: mepass (努力浪费人生)   2019-08-17 10:22:00
早市也有分凌晨跟早上 凌晨的很多大盘可以买到第一手的新鲜好货
作者: maomao0727 ( )   2019-08-17 10:53:00
我也推绿野农庄三连包,没有鸡肉臭腥味
作者: pipifan (Fighting!)   2019-08-17 11:56:00
请问牛跟猪有推荐品牌吗?类似舒康鸡 绿野农庄这种
作者: lamirk (Lamir)   2019-08-17 12:16:00
市场的肉类真的不是卖场可以比的,卖场鸡肉不可能会Q
作者: WHLSFF (W.H.L)   2019-08-17 14:49:00
与其说猪肉从三点开始放在户外熟成,不如说9点买肉的人是吃苍蝇、蟑螂、野狗...剩下来的厨余。
作者: t11223342002 (路菜)   2019-08-17 17:58:00
牛肉最划算就是costco真空包自己切,肋条跟牛腱大润发冷冻美国Ibp,草饲牛去汤玛仕买,猪肉卖场的品牌猪例如本草猪安心豚都不错
作者: LBP (嘟噜嘟噜瘩瘩瘩)   2019-08-17 19:09:00
云林快乐猪/珍香猪也不错^^
作者: Wreet (哔哩哔哩咩)   2019-08-17 19:53:00
推楼上 酒糟猪也不错 全联有品牌的猪 跟没标牌子的猪肉比真的有差
作者: Agneta (阿妮塔)   2019-08-17 21:51:00
酵素猪也不错 ~~
作者: magee0613 (magee)   2019-08-17 23:29:00
蛤蜊一直都在菜市场买,上次在全联临时买过一次,打死再也不在全联买,上面写特大根本就是菜市场小颗尺寸,里面还有没肉的只有沙子的
作者: likeastar ( )   2019-08-18 08:59:00
市场买肉我真的不行了,光夏天这么热就不知道保存全联蛤蜊真的不行 买过一次完全被打枪
作者: watwmark (水印)   2019-08-18 10:26:00
传统市场的猪鸡 海鲜, 通常都比卖场的强因为是早上现宰现卖的生鲜肉品, 吃起来一定比冷藏 冷冻的肉品好. 至于卫生问题, 我是觉得我从小妈妈奶奶就是买传统市场的东西把我养大,我也是活得好好的 所以别想太多
作者: twobottle (两瓶)   2019-08-18 17:44:00
好的老板真的很愿意跟新手活动,比如建议你怎么买或怎么处理可以保持新鲜
作者: dndmm (失去的原来那么多)   2019-08-18 22:10:00
全联最常买好菇道(比巿场便宜也有冰),豆芽菜(品质比较好)巿场也会有10元的小苹果,这种婆妈很爱,一出来很容易被挑光在巿场要买便宜又好的,跟着婆妈走不会错的
作者: chelseamiyu (未央)   2019-08-19 00:48:00
绿野农庄连包的鸡真的不错 特别是鸡里肌
作者: chichung (胸肌腹肌三角肌)   2019-08-19 10:35:00
传统市场温体肉跟当天海鲜比卖场新鲜太多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9-08-19 11:04:00
海鲜的话直接去渔港应该又比传统市场来的好
作者: likeastar ( )   2019-08-20 03:01:00
温体肉可以google 其实真的不是很好
作者: LintongBis (Bis小姐)   2019-08-23 02:5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