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ieyuan ()》之铭言:
: 回减少塑胶使用那篇时
: 发现有传统市场攻略的讨论,想说也来写写看
: 比起攻略,这篇比较像是入门指南吧
: 这边不讨论进口食材价格不太波动的部分,
: 为了支持在地农也以及新鲜的比较好吃,
: 我个人是会避免购买国内有生产的进口食材,例如洋葱、红萝卜等,
: 有时虽然是因为非当季而进口,但一阵子不吃也不会怎样嘛~
: 以下如果有举例是以我个人的标准,
: 这涉及可支配所得的应用以及不同地区的价差,
: 请不要太纠结在价格上。
: 【事前准备】
: 1. 拥有一本标示当季蔬果的书,需要时可翻看(网页也可啦)
: 2. 认知自己对于生鲜状态的接受标准/低标
: 例如:葱的尾端不可以泛黄、芒果有一些黑点没有关系。
: 【经验累积】
: 1. 以上述标准购物时,记得该食材最低的价格是多少。
: ->就是对你而言买那个食材CP值最高的时候!
: 当该食材价格高时可能代表:
: 1) 非当季
: 2) 还没大出
: 3) 当季但产量不佳(如果是气候因素通常也代表可能不会很好吃)
: ->价格过高时就尽量不要买,一阵子不吃不会怎样。
: 例如:我金煌芒果只买低于40/斤的,这季节性很明显,通常很贵就是还没大出。
: 例如:青江菜20/斤买时都不用考虑,35/斤就会嫌贵买别的。
: 2. 承上,建立对食材价格(斤)数据库
: ->有时候菜贩贩售习惯会用一个/把/堆 XX元的算法
: 个人认为“无法肉眼判断份量增减”的食材尽可能以 价格/斤 购买
: 不然你买菜都是在买信仰的
: tip.从常用/爱用食材开始记比较容易(有成就感)
: 3. 练习回推每餐食材成本
: ->就会知道某食材(就算你没被骗)本身成本就高,
: 自然就不会太常买,爱吃的话就会因此多注意其价格。
: 例如:葱便宜是80-90/斤,120/斤尚可接受(但对品质要求会提高),
: 180/斤就含泪减量买。
: 例如:买了35元的杏包菇头吃了4餐,一餐就快10元。
: 相较之下一份菜不到5元,觉得心有点痛,这种成本食材一餐只能有一种。
: 【其他补充】
: 1. 常吃的食材,价格没差太多方便买就好
: 2. 不常买的食材价格大概记就好,记得精准效益太低。
: 或是以可以吃几餐稍微换算,觉得便宜就可以买了。
: 例如:白萝卜一条20元可以买,苦瓜一条超过50元不要买。
: 3. 几乎不买的食材,心血来潮买一下就当缴学费。
: ->知道它的价格、多问怎么煮、怎么判断品质以及买到它都是你的收获。
: tip.选本来就常买的店家买就不会受骗
: 4. 有机会可以去看/买 即期品和残品
: 练习判断->在很烂的里面选出还可以的
: ->原来外表如何是因为快烂掉/不新鲜
: ->(买回家)这看起来很烂但其实也还可以吃耶
: 5. 买菜抱持的态度:做人是互相
: 我默认以"模拟"心情很差没耐性的状态买菜,或说有点流氓无赖
: 面对硬塞食材或是一脸不买快滚的菜贩,
: 就能果断拒绝或同等态度回应(心情很差对人的耐受度自然下降啦)
: 或是问价格后没买,结果被啧
: 就觉得"我就是问爽的怎样~林北没欠你~三小服务态度~休想赚我的钱"之类的流氓心态
: 我觉得心情会好一点 哈哈
: 而且就是买卖关系,没写价格开口询问合情合理
: 对于态度友善或常买的店家当然就切回亲切模式XD
先前多数时候,是在全联采买食材,买久了大概就会有一些概念
事实上,有些东西我还是会选择在全联买,特别是需要保鲜或几乎没有价差
例如: 金针菇 ($11-15)、豆腐 ($11-15)、鸡蛋 ($45-90)
价格差距不到10元,我会选择在卖场买,特别是豆腐,菜市场大多会摆在常温。
偶尔在卖场也会有只要10元的小苹果,在菜市场就找不到
有些生鲜则明显卖场贵得非常多
例如: 鸡胸肉 - 卖场同样价格 ($76) 可以在菜市场买到2倍大
蛤蜊 - 真空包装的那种 ($65) 在菜市场可以买到2倍量
秋葵、龙须菜、小白菜、地瓜…(蔬菜多数时候菜市场比较便宜)
我个人的策略是卖场或菜市场,我都会逛逛
一方面也是多询价,以卖场的价格来看菜市场的价格怎么样
卖场大多卖的生鲜比较适合新手,你就算不会挑,也不大有问题
菜市场则比较需要有经验的朋友,由于很容易会有出清,需要知道这到底划不划算
像我之前买了一袋小黄瓜约7支 ($25),到其他摊位时
摊位的阿姨才跟我说你这小黄瓜太熟了,味道会很差
也有遇过卖蛤蜊的,在水里加冰块的,阿姨还指著蛤蜊说都还活得好好的
当下搞不清楚这到底新不新鲜,买回去吐沙,晚上就全死光了 ($80 一斤)
诸如此类的,不小心买贵的也是偶尔会发生 (也只是比菜市场其他家贵)
特别是每斤多少元、3把多少、2堆多少的这种数学游戏
我先前习惯在卖场买,卖场大多是以包或数量来卖 (虽然上面会有重量)
已经知道多少数量或多大,卖多少是合理
反而比较习惯用多寡来判断
倒是常常被每斤多少的这种卖法吓到
主要是抓不准那个数量、重量及金额的关系
特别是你需要自己挑要多少数量时,最容易出现预期外的金额
例如: 芒果 40元/斤,你拿了2颗,最后秤重$90
而你可能预期不是这个价格 (在拿的时候不知道多重)
另外,就是你要够熟悉每斤计价比
要避免这些问题,还是脸皮要够厚,觉得贵就说先不要
鲜肉类,我都会先看卫生状况,店面干不干净,肉怎么样保存摆放
还有就是一定要自己带足够的零钱
不然肉贩会用剁肉的手套找钱给你,届时你整趟采买手跟皮包都是肉味
还会有牲畜的黏液
通常选定一家比较信任的肉贩,基本上只会固定跟他买
对于卫生条件不满意的,我个人趋于宁可不要
(顺便求求滨江市场有没有推荐的牛肉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