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丛文俊的中国书法史问题

楼主: ceramic2 (转转心旋桃红)   2014-09-01 00:21:12
讨论的首要功课就是,讨论我们要讨论什么。
但还是要先说一下,我还抓不住,就是都很模糊,
有时候想到多点,就讲我想的,
想的少点,就照你的路子想
: : 我写一下,你觉得看看要不要(适不适合)讨论,皆可。
: : 这样好像说我们现在,或者说随着时间推进,我们都在开发一个向前包含的系统叙述。
: : 至少历史现在都没弄出一个把王羲之当卫生纸的系统
这里,有点不安的点在于,系统到底存在嘛?系统叙述到底存在嘛?
不是在问奇怪的问题,而是以当下来说,我们也活着,
这个系统叙述我们如何参与,我或我们又如何被教导去维持或创作下一个系统。
而且定义这件事,有没有改变,实在是很难讲,
你看选战就知道了,创造力充满在既有的陈述中,
我们也可以说既有的陈述,本来就够泛化可以接受这些改变,
比如说 以架构均衡为美,这个相对明确的定义,也可以容纳欧阳询和颜真卿两种,
甚至更多。
“书法会趋于僵化甚至死亡”,也可能不适合当一个假设,就算乌黑光亮,
也多的是摆到我们面前,我们佩服到不知如何是好的佳作。
于是,我才会想,是不是将这些现象用“系统”来理解不好,
这让我想到火凤啊
反证的方法,哈,好像在上数学课喔
应该说,随时间变化,什么叫随时间变化?
如果只是随着时间变化,好像我们无法理解这些现象就都称之为“变化”似的。
这种变化,就好像天气随时间变化一样
但是,有目的性足以向前包含的变化,又未免太阴谋论。
我就是这里很脑袋空白中
: ker ker 其实这里我也满想长篇大论的
: 首先是书法系统的建立大都是向古包含的
: 所以王羲之本人写王羲之是道统 是典范
: 但拿古人的系统评后人的字 总是觉得缺少点什么
: 前面我说 "对于美的定义 可能是会随时间变化的" 是这个讨论的症结点
: 为了讨论这个叙述 我们先把这个叙述当错的 看看可以推出什么结果
: 我们想想 如果"对于书法中美的定义 不随时间改变" 那会发生什么事
: 简单的说 就是书法会渐趋于僵化甚至死亡
: 在王羲之的书法系统中 王羲之本人就是最高峰了
: 你不改变/进化所谓的书法的审美观 你要如何挑战王羲之
: (这边假定读者写字是偏王一派 偏颜的人就把王羲之替换成颜真卿吧)
: 还是有人认为我们写字就安安稳稳地follow古人的rule就好
: 或认为 书法这个概念的阶级低于王羲之/写书法就不可能超越王羲之
: 如果书法的极限就是古人所定下的审美观 不能逾越一步
: 大家赶快把笔洗一洗去打online game啦 这东西还可以玩出什么
: 如果你认为以上的反证是合理的 那么你同意
: "对于美的定义 可能是会随时间变化的"这件事吧
: : 目前我也想不懂,如果是变动的,
: : 我们如何有信心(或幻想)理解哪些字是好的,
: 我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 用这个时代的审美观评字就好了
: 打个比方 未来有人做出一种3D墨水 可以写在空气中
: 这时候书法表现一定会以我们无法想像的速度进化
: 那时候的人难道会说 "干 nonname写的字都是2D的 有够low" 嘛
: 时代就是有时代的极限嘛
我们有没有进化,或是怎样叫进化,还是老问题。
我们可以理解(甚至体谅)过去没有民主,但我们已经不会把它非民主当理想追求了,
而且实际的情况是,我们两个(或说不少写字的人),
对许多古代的作品,
可都是觉得他们写得很好而难以企及,
我们是用我们当下的审美去判断这件事,还是用同情加理解后在审美审定呢?
那我们这样评判是可信的嘛?
很多东西都在变动,我想问的是,变动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好的理解工具,
也就是说,我们是特别变动呢(相对于其他艺术或事物),
或特别不变动呢?
(我有点偏这个立场,但是难以解释这何在那么长的如何驱动人们只在这方面乖乖)
: : 是要说书法系统很特别吗?
: : 还是我们问法不太对呢。我想不出来,也许需要好的工具来帮我们。
: : 这里我想喔,比被正妹拒绝的经历,王羲之的生命可没啥可歌可泣喔。
: 对 王羲之的生命没啥可歌可泣
: 如果用这种标准来谈什么平安奉橘 王羲之就是个书匠
: 只是大家都不敢说而已
: 如果你认为 不对啊 王羲之绝对不是一个书匠
: 应该做的是反问这个标准(书法应依附于文学或文化)对不对
: 对不对真的很难说 反例/反反例 要找找不完
:
书法,也是文化。
我是想讲,可歌可泣不太适合用来说这个状况。
更想讲的是,普遍的,我们总能找出点事来褒奖一个人(包含我们自己),
你这个模型,说不定会让我这种人太执著于可歌可泣的有无。
说不定,我们也从来没想过谁谁谁有什么“文化装饰”,但一样当他书法家
还是要在回到一开始说的,我并不没有特别觉得有道理就是值得相信的,
同样的,我也没有特别希望自己讲的很有组织或有道理
只是这些问题我都很模糊,抓不确实,想要讲讲,
看会不会重演那种经典情节,跟朋友讲一讲讲一讲,
就渐渐清晰自己爱哪一个啦(尽管道理上,常常都是自己不爱的那个比较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