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追忆上海》:读后感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5-01-27 14:12:14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remembering-shanghai/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3PLCKoF
《追忆上海》由赵孙树莹和赵芝洁这对母女共同撰写而成,是一本内容与体裁都很特别的
回忆录。赵孙树莹透过口述方式,娓娓道来她自己与横跨五代的家族故事;赵芝洁则负责
记录整理,并不时补充一些历史细节,让读者更清楚其背景。这边直接讲结论:超好看!
赵孙树莹出身于上海当地的望族世家,而她的成长历程正好经历了中国的大动荡时期。因
此,整本回忆录可读性极高,不仅让人窥见望族生活,还能第一手见证那个原本很有距离
感的历史。以下和大家聊聊这本书。
https://imgur.com/2FR3xed
赵孙树莹与赵芝洁母女图(截自《追忆上海》)
【富贵世家】
私以为本书的一大看点是能窥见望族大家的生活。孙家的发迹要从赵孙树莹的太爷爷(曾
祖父)孙竹堂说起。他早年只是个童仆,后来在太平天国之乱中崛起,获得曾国藩和荣禄
的赏识,随后在朝廷担任要职。辞官后经商有成,不仅拥有大量土地,还经营轮船公司和
钱庄,为孙家打下肥沃基础。虽然这些资产被子孙败掉不少(这其中又是许多故事),但
到赵孙树莹这一代,生活仍称得上阔绰。
https://imgur.com/11xe4Z8
祖谱(截自《追忆上海》)
书中提到,赵孙树莹一家住在镇甯路的宅邸,家中还有管家、厨子、女佣、司机、裁缝、
园丁、修理工再加上每个孩子的保母和亲婆的仆从等下人,约三十多人住在同一个屋簷下
。赵孙树莹说,用餐时,四个佣人会各站一角,随时准备剥虾壳或摘掉橘子的纤维。只能
说真的是富贵人家的气派(笑)。
https://imgur.com/DwaKPUM
孙家位于上海镇甯路的宅邸(截自《追忆上海》)
而这样的“贵”气也可从赵孙树莹父母身上窥见。有趣的是,二人展现的方式很不一样。
赵孙树莹的爹爹(父亲)孙伯绳有着传统的儒士气质,习惯穿传统长袍。他展现华贵的方
式是收藏各类珍品,如菸壶、砚台等,这些物件多曾为朝廷重臣甚至帝王所有。其艺术收
藏也都出自名家之手,例如一幅王翬于 1709 年创作的山水画,就在 2011 年的拍卖会上
以 2415 万成交。
https://imgur.com/L5PQsfg
赵孙树莹的爹爹孙伯绳(截自《追忆上海》)
赵孙树莹的母亲费宝树就完全不同,走的是现代名媛路线,贵气优雅。书中提到她有一件
旗袍,光等刺绣完工就花了整整一年。还有一次,因当时最流行的香水“夜巴黎”在上海
缺货,哪儿都买不到,于是她索性直接从巴黎订购。(有钱就是任性?)。
https://imgur.com/9LmmTTD
赵孙树莹的姆妈费宝树(截自《追忆上海》)
但或许正因两人的喜好与性格差异如此之大,才埋下了日后离异的伏笔……
【老上海风华】
书中另一个可观之处,是透过赵孙树莹的回忆之眼,一睹“老上海”的风华。
上海原本只是个沼泽渔村,但因地利关系,成为不平等条约下的通商口岸。整个上海随之
被划分为各国租界,吸引大量外国人在此落脚,形成诸多独特景象。例如,书中提到各租
界实际上没有明确边界,可能一过某个路口,路名就从英文变为法文,甚至还要更换驾照
才能继续行驶(因左右驾之别)。
此外,由于这里不受中国法律约束,许多流亡者——如躲避追捕的共产党人或逃离纳粹的
犹太人——都会到这里聚集。种种因素交织之下,上海成为一个华丽又混杂的城市。书中
赵芝洁如此形容: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把如此多元的世界挤进如此狭小的空间。头发花白的俄国人在大都
会餐厅吃著皮罗斯基和热腾腾的罗宋汤;欧洲商人在绅士俱乐部的廊吧喝着鸡尾酒,而他
们的妻子则在外滩的豪华酒店里啜饮著大吉岭茶。
而最能代表上海精髓的就是“大世界”——当时上海最著名的大型娱乐场所。奥地利电影
导演约瑟夫.冯.史坦伯格曾形容它是“集马戏团、游乐场、剧院、赌场、水疗中心、妓
院、游戏厅和吧台于一身”的地方。
书中,赵孙树莹描述了她七岁时第一次被她的亲婆(奶奶)带去大世界的情景:在一楼看
到赌桌、歌女和杂技演员;在二楼的餐馆品尝豆沙汤圆;在四楼目睹许多男人紧搂着身穿
高衩旗袍的女子;最后在顶楼观赏杂耍和烟火。真是一个喧闹复杂的所在(笑)。
https://imgur.com/MjnXnXO
上海大世界(截自《追忆上海》)
【细瞧大历史】
虽然书中描述的世家生活与上海风华让我看得目不暇接,但这本回忆录我觉得最迷人的地
方,是透过赵孙树莹的肉身经历,带我瞧见许多原本觉得有点距离感的历史。在我看来,
本书可说是场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上个段落提过上海租借区的“繁”况。但之后局势便急转直下。在赵孙树莹八岁时,日军
占领上海,许多东西都开始短缺。而她爹爹也要求大家要一起共度难关,所以不论主仆与
辈分,都吃一样的食物。
书中记述了一则惊险故事。当时,日军禁止使用收音机(以防民众收听西方宣传),但赵
孙树莹一家仍暗中收听。某日,一名日本军官登门查察,恰巧听见赵孙树莹正播放戴安娜
.德宾演唱的〈夏日最后的玫瑰〉,立即喝问:“那是收音机吗?带我过去!”
还好军官看见是名小女孩,态度马上软化,甚至教她唱了一首日文歌。临走前,这位军官
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姑娘你今天帮了你们家一个大忙”。事后才知道,他原本是要来没
收房子给宪兵住的,难怪说是“大忙”。
二战结束后,国共内战持续。1949 年共产党获胜,赵孙树莹的命运也再次大转弯。当时
,她获得了去香港与母亲团聚的机会。那时,父母早已离异,赵孙树莹相当期待与姆妈的
久别重逢。没想到抵达香港后,妈妈才告诉她:“三妹,听我说。国共内战,共产党获胜
。你回不了上海。妳父亲十年来第一次写信给我,坚持要我把妳留在这里。”
自此,赵孙树莹的人生就与留在上海的爸爸与弟妹彻底叉开。她迅速适应香港生活,在此
成家立业,并在香港的美国领事馆担任文化事务专员,一做就三十年。
https://imgur.com/5sRpYyw
赵孙树莹摄于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台阶上(截自《追忆上海》)
但她留在上海的家人就没那么幸运了。1951 年,毛泽东发动了制约资本家和反革命的“
三反五反”运动,许多资产阶级都遭到清洗。赵孙树莹的姊夫江晟的电话公司遭到共产党
“接管”,房产也被没收。她父亲的资产同样被充公,不得不向在香港的赵孙树莹求助,
请她从香港寄送基本生活物资。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情况更趋恶化。 起初,她父亲被迫搬到客厅居住,将其他空
间让给三十余名陌生人。后来,更因一名七岁男孩的举报,惨遭红卫兵逮捕。书中的描述
看得我真的是心理发寒:
一群狂热的红卫兵围着一个跪着的男人大吼大叫,其中一些不过九、十岁。那男人带着一
顶白色高帽,身体前倾,双腿向后,身体扭曲成Z字型,十分窘迫。······当树荃
看到他脖子上挂著的牛轭状的标语时,血液一下子凝固了:“孙伯绳,地主恶霸,收租数
百万。”
最终,她父亲因体弱被放回家软禁,但身心受创,几个月后便中风,两年后辞世。
她弟弟树棻的处境同样艰辛。整个大跃进期间,他被迫在农村挖防空洞、为炼钢炉生火。
由于个性较为刚烈,树棻多次遭批斗,时常被监禁数月,有时甚至被打到昏迷。文革结束
后,回到上海的树棻开始写作。之后的二十多年,他出版了五十五本小说和传记。为孙家
留下了大量第一手纪录,书中许多段落都参考了他的著作。
https://imgur.com/X8zvDCy
赵孙树莹的弟弟孙树棻(截自《追忆上海》)
【时代下的女性】
最后,想谈谈关于女性的部分。或许因为这是一部由两位女人撰写的回忆录,里面对于旧
时代女性处境有着诸多细腻的描绘。像是关于裹小脚的段落就让我印象很深。赵孙树莹说
,她小时候曾天真地问亲婆(奶奶):“亲婆,为什么您脚长这样啊?”亲婆幽幽向她诉
说原委后,眼眶微溼地说:“阿弥陀佛,妳和姊妹们不用遭受这个罪。”看得心实在疼。
https://imgur.com/xJxjLrV
赵孙树莹的亲婆张润禅,可见到脚上那双特制小鞋(截自《追忆上海》)
还有就是旧时代女性在婚姻上的弱势。例如,赵孙树莹的祖父是个浪荡公子。她亲婆虽极
力反对他纳妾,但这样的抗议毫无效果;祖父仍连续娶了几房姨太太。在那个年代,离婚
是不可能的选项,于是她亲婆选择与丈夫老死不相往来,终其一生虔诚礼佛,从宗教中寻
求心灵慰藉。
类似的困境也发生在赵孙树莹的母亲身上。前头提过,她父母两人的喜好和性格迥异。纵
使父亲为人敦厚,却也如同祖父般风流,身边不乏情妇。1939 年,母亲决意离婚。虽然
律师已尽全力交涉,但当时的女性毫无权利可言,子女抚养权完全归父亲,仅允许母亲每
个月有三个周末可以探视。只能说,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女性真的是大不易,时代的眼泪…

【后记】
这本回忆录真的超好看(我女友也很爱,她说就像在看故事一样)。很多桥段,如祖父和
伯祖父如何掏空家产的“五鬼搬运”,祖父被上海青帮绑架的惊险过程,以及母亲险遭贩
卖的惊心际遇,都让我看得啧啧称奇。
不过,要说我最喜欢的部分,应该还是最后梁明的母亲藏在供石的信吧。真的看到起鸡皮
疙瘩。只能说,现实往往比虚构更惊奇,也更令人神伤。这边就不破梗,留给大家自己看

觉得这部回忆录不仅是一份个人生命纪实,更是一部家族史诗,同时折射出中国近代的沧
桑巨变。赵芝洁形容得生动: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段历史和一段记忆,承载着几代人的过往。
遗憾的是,赵孙树莹已于 2023 年离世,未能亲眼见到这本书的中文版出版(这本书最初
是用英文写的)。但透过这样的自我追寻之旅,她也找回了些什么吧。如同她在书末说的

我本以为回上海是去找寻回忆的。可最终,是回忆找到了我。
总之,很精彩又真挚的作品,诚心推荐给大家!
作者: imagewind (秋水连天)   2025-01-27 16:29:00
颇有往事并不如烟的ㄧ本回忆录
作者: locka (locka)   2025-01-27 16:41:00
非常谢谢推荐
作者: yyqq999 (LL)   2025-01-28 11:45: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