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心向群山-为什么人类愿以身殉山?

楼主: happyennovy (喵)   2024-11-14 20:11:23
方格子图文好读版:https://vocus.cc/article/67318d8afd897800017fa192
楔子
我时常会问自己什么时候喜欢上爬山的?明明第一次参加登山社行程攀登抹茶山是那么的
惨不忍睹,结果这几年我又陆续参加了好几个行程,其中也不乏走到差点失温的悲惨经历
,但我总觉得自己不会放弃登山。我也时常问自己登顶是第一要事吗?还是登山的过程更
为有趣?我又是如何感知山和山里的世界?
本书作者罗伯特麦可法伦(Robert Macfarlane) 是个杰出的年轻登山家,他也试图理解
为什么人类会心向高山,至死不渝?人类为什么会对岩石和冰雪有如此深刻的爱意,如飞
蛾扑火、奋不顾身?他将探索历程纪录而成这本《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中译为《心向群山》。
我初读本书时惊为天人,马上将手中的书还给图书馆直购实体书(这样才能用萤光笔画线
),难以相信这位现年45岁的英国登山家能在28岁的年纪就以如此优美的文字陈述人类情
感与山岳地景交织而成的历史,当然翻译林建兴先生深厚的文字能力也功不可没。本书是
我今年读到文字感染力最强的自然书写,十分推荐给对登山有兴趣、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登
山、还有追求登顶以外的登山者。
山里的地质学家
不知道该说是博物学家(Naturalist)必定会成为登山家,抑或是登山家必定会成为博物学
家,本书开头以地质学史为开场,17世纪英国牧师波纳特(Burnet Thomas, 1635-1715)
穿越阿尔卑斯山之旅即为分水岭,作者往前回溯基督教神学、文艺复兴人本主义对自然的
看法,以及往后探究地质学的滥觞。
正统基督教神学认为神在创世纪的第3天决定了山河的面貌,山是山、海是海,即便上帝
为惩罚人类的罪孽降下洪水,事过境迁洪水消退,山仍是山、海仍是海,地貌不会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不再折服于超自然的力量以求人类的敬意和虔诚,而是更关注于人类
基本的情绪,例如悲伤、愤怒、失望以及因情绪衍伸出的思想,这些时代的人们不曾想过
登山。
波纳特虽为牧师,却专注于眼前所见,提出“世界蛋”的想法挑战教廷,其假设已经很接
近我们目前认知的地球结构:地球是层状结构内部为火、中间夹有液体层,我们居住的地
方是蛋壳,但它原本是光滑的。当光滑的蛋壳受到太阳照射破裂,而液体层的物质渗出造
成洪水,并在蛋壳表面冲刷出皱褶形成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地貌。因为波纳特的理论,开始
让人们注意到地景是会变动的。
之后布冯 (George Buffon, 1707-1788)、赫顿(James Hutton, 1726-1797)、莱欧(Sir
Charles Lyell, 1797-1875) 等人追随波特纳的脚步在欧洲掀起地质学革命,透过实际走
访回溯地貌的物理过程,试图融合推理和想像。
地质学的发展直接挑战人类对于“深沉时间”的感受与想像。在人类有限的寿命中,我们
无法目睹平地拔起的高山的全程,相较于山上岩石的风化终于裂解,生物的肉体是如此不
值一提的瞬间即逝,这种强烈又有点变态的奇异感让人类莫名兴奋。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登高一呼"We can do everything” 之后,开启了登山和地质探勘的黄金时代,此时的大
英帝国已不再将眼光侷限于苏格兰高地和阿尔卑斯山,他们想要挑战更高、更神秘的山脉
—世界的屋脊,喜马拉雅山。
山不存心杀人,也不存心讨好人
当人类超出理智与科学,是出于精神的需求开始登山,登山活动俨然成为一种朝圣、甚至
殉道的行为。陡峭的岩壁、贫瘠的荒漠、冷冽的空气便开始对人类的大脑施展致命的吸引
力,让无数人甘愿以身殉山。因为在山顶上人类可以感受到神性,得以用神的视野俯瞰众
生,而肉身毁灭不过是为达到神境的可能过程。
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后,英国社会再次受到
冲击,并将适者生存与登山做连接,认为山岳的恶劣环境的挑战可以淘汰体质不良、性格
软弱、无法面对挫折的男性。在这个讲求“男子气概”的社会氛围之下,除了往生者的家
人没人会同情死于山难的往生者,且囿于当时运输技术,往生者的遗体往往只能长眠于冰
河裂缝、峭壁深渊,未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冲击。1865马特洪峰山难,看到散落于冰河上、
残破不堪的遗体,社会上开始出现贬抑登山活动的声音,大文豪狄更斯更率先指出危险登
山是该谴责的,并斥其为“堕落的品味”。
然而这不影响后续的登山热潮,曾几何时作者也对登山探险心生向往,在他的想像中,探
险家无畏眉须上冻结的霜、无惧酷寒而发黑的四肢,迈著因高山肺水肿而颟顸的步伐,探
索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境,令小时候的他魂牵梦萦。然而,他最终还是了解到这种遗
世独立的浪漫和面对困境的自满仅是自身情绪的投射。在成年后多次攀登苏格兰和阿尔卑
斯山系与死亡擦身而过,“死在山上并没有什么内在的高贵可言”他说。
那些被死者抛下的人,都因为死者的自私而生命中产生裂痕。他们才是山难真正的受害者
:那些被抛下的人深爱死者,而死者却只把爱输给了山。对此,麦克法伦深恶痛绝,因此
从他领悟这点之后,他不再做危险的攀登。
" 那些爬上山顶的人,一半是爱着自己,一半是爱上自我湮灭"
-罗伯特麦可法伦(Robert Macfarlane)
最后,本书终章回到马洛里(George Mallory, 1886-1924),这位在登山界几乎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的传奇登山家。马洛里生前一再的回到圣母峰,试图攀登她,1922年他耸耸肩告
诉纽约的记者不断尝试攀登圣母峰的原因 "Because it is there" 他的回答已成为登山
界的不朽,更为他的死亡增添传奇色彩,但他本人或许是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后人
试图解读马洛里的想法,作者特别提出英国著名探险家杨赫斯本 (Sir Francis
Younghusband) 的看法:
他(马洛里)必须用人类的精神去对抗...然而在他心里,一定出现过“不成功便成仁”的
想法...究竟要三度退后,还是死去,对马洛里而言后者或许容易一些。-杨赫斯本 (Sir
Francis Younghusband)
杨赫斯本以同样身为探险家的角度剖析马洛里的心理状态,功败垂成的回国是无法让人忍
受的,无论是成功登顶或死于山上,对探险家都是更具艺术性的结局,杨赫斯本可能当下
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就如同许多英雄电影的结局,总明示暗示英雄的死亡,使其故事更
加悲壮,长存在人心中挥散不去。所以作者认为登山不仅仅是登山,透过历史脉络的研究
,旁观者会比当事人更能看清楚登山活动背后继承的文化传统,因为背负著这样的包袱,
让马洛里更容易受到圣母峰的吸引而丧命。马洛里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也将会为巍
峨高山再增添魔幻的色彩,吸引更多人前仆后继的投入,这也是为什么人类会心向高山,
至死不渝。
我的短评
从前文应该不难看出我有多么喜欢这本书,我爬山的启蒙前辈从一开始就给我“山永远都
在,平安归来才是唯一要事”的想法,因此我虽在山上感受过神性,却不打算为此殉道,
每次出发前做足功课,遇到天候状况不佳必果断撤离、绝不眷恋登顶,对于面对严苛天气
硬要上山、愿意以身殉山的人感到非常好奇,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有这种想法? 在本书
里我找到答案。
我也自知此生不会挑战十四极峰,所以非常喜欢透过登山作家的眼和文字,感知这些不能
碰触的世界,就如同狄更斯所说“神游”即可。《心向群山》可以说是我近年所读登山文
学中的佼佼者,对于人类登山史和自然书写有兴趣者,我是极力推荐本书。
书籍资讯
书籍原名:Mountains of the Mind: A History of a Fascination
作者:Robert MacFarlane
出版社:大家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2月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4-11-14 20:25:00
很有意思
作者: tan2 (tan2)   2024-11-14 20:31:00
同推荐
作者: flowerfarmer (花农)   2024-11-14 21:21:00
推,我也有买
作者: tan2 (tan2)   2024-11-14 21:37:00
搭配‘群山之岛与不去会死的他们’影集一起看就更有感觉
作者: KirkSynder (Be good @.@)   2024-11-15 00:00:00
看标题没什么兴趣看完原PO的介绍就想看了 感谢分享
作者: GameTheory9 (赛局)   2024-11-15 00:05:00
谢谢分享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4-11-15 07:28:00
推 没想到有这么有趣的书,同样登山爱好者
作者: lolocat (搂搂是只猫)   2024-11-20 21:54: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