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精准提问》理论和实务兼具的提问指南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2-07-28 11:43:19
《精准提问》读后心得:理论和实务兼具的提问指南
找到问题解方,培养创意思维、发挥专业影响力的提问心法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ask-precisely/
《世界是平的》作者 Thomas Friedman 曾说:“真正的聪明才智不是知道所有的答案,
而是提出正确的问题。”你想学会如何提出好问题吗?今天介绍的这本书,是我读过最好
懂又实用的一本提问教学书。你需要知道的它全部都告诉你,你不需要知道的它一个字也
没跟你囉唆。
这本书在说什么?
《精准提问》的作者是资深编辑洪震宇老师,他从多年的记者采访和顾问工作当中,累积
了丰富的提问经验,长期讲授以提问为主题的课程讲座。他在这本书整理出一套提问的系
统性思维,帮我们建立提问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回应与表达的综合技巧。
作者认为学校、社会与各种组织企业都太过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略定义问题的能力
。我们很少讨论“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什么问题应该被解决?”“该如何找到真正的
问题?”运用提问力,去聆听、引导、沟通与整合,才能找到真正的核心问题,甚至重新
定义问题。
这本书的架构很鲜明,第一部份讲的是“为什么提问很重要?”,谈的是提出好问题的好
处和优质对话的方式。第二部分讲的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包含了心态的建立和前置
的准备。第三部分讲的是“四种提问技巧”,用实际的案例示范提问力的使用方式。最后
一部分是五种可以用在真实生活的应用类型,这些应用是专门替身为主管、教学者或访谈
者的读者来量身打造。
以下介绍一些我自己感到很有收获的部分。
什么是问题意识?
作者介绍了一个我从来没听过的名词: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Problematic)这个名词常出现在研究论文上,论文指导教授会问研究生:“
你的问题意识是什么?”问题意识就是要先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问题前提、源头和立基点,将想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设定好,后续的
问题才能紧扣著这个点出发。
很多人在表达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意识是什么,因为传统的教育往往都是给我
们既定的问题、填鸭给我们死板的标准答案。这导致我们在以往学习的时候,往往不善于
探索和提问,而是靠着“背多分”记忆标准答案来取得考试高分。这个现象,造成很多人
不敢提出问题、心里没有任何问题、也不懂得怎么问问题。
只有当我们建立了“问题意识”,才能说出为什么这个知识或议题很重要(原因),清楚
说明自己重视和关心的理由(表达),最后对别人表达并引起对方对这件事情的兴趣(注
意力)。一个带着问题意识的人,才会产生创新的想法、提出好的企划、呈现吸引人的简
报、发挥足够的说服力。
建构问题意识的过程
“问题意识”属于沟通时的提问系统的顶层与源头。就像是串起一大串肉粽的粽子头,问
题找对了,就能牵引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继而找到对的答案,有效解决问题。针对“问
题”这两个字,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两种。“难题”(problem)是需要被解决的障
碍和困难,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并提出解决方案。“疑问”(question)是为了获取资
讯和解答而提出的问题。
建构问题意识的第一阶段,用发散式的“水平思考”,把自己关心的事、看到的现象、感
到疑惑的、好奇的和不满的全部都写下来。透过水平思考将想法扩大,打开想像的空间。
建构问题意识的第二阶段,用脉络式的“垂直思考”,针对某个关键字或重要元素,进行
深入的探问。可以用 5W1H 来提问:这是谁的问题?谁会被影响?这些问题会造成什么难
题?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我为什么该关心?如何寻找解决方案?
问题意识就像是“整片森林”,难题就像是树木的“主干”,疑问就像是树木的“枝叶”
。因此我们要先见林再见树,先画出轮廓才填补细节。最后,我们才问得出好的问题,好
的问题才会引导出好的答案。
问出好的问题有什么好处?
知名教育家 Michael J. Marquardt 在他的著作《你会问问题吗?》提到:“提出新鲜的
问题会激发对方思索、探询和研究。”获得新观点是提问最重要的用途之一。“如果你问
了有深度的问题,就会得到有深度的答案。如果问的是肤浅的问题,就会得到肤浅的答案
。而如果你不问任何问题,那你也得不到任何答案。”
当我们懂得带着问题意识去提出好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这些好处:我们会养成创新
应变的能力,我们会得到跳脱框架的解答,我们会获得更多元的观点,我们会加深对对方
的理解。
任何有品质的对话都来自于双向的互动交流,而非只有单向的表达。一场对话的主要元素
在于提问、聆听,最后才是表达。聆听来自于提问带来的互动,透过探询、确认与感受,
才能听出言外之意,或是话中之话,找出深入对话的关键问题,进行更有效的交流。
沟通过程当中的提问与回答,就像是两个人在跳国标舞一样,需要两个人彼此的紧密合作
,如果其中一方没有意愿或乱了脚步,而另外一方又没有主动协助他调整步伐,这样的双
人舞是跳不起来的。好的问题,配上好的答案,才会是一支精彩的舞蹈。
技巧示范:正向提问力
“正向提问力”是透过更好的提问方式,让人际沟通可以更丰富深入,达到更多的理解,
获得更多的有用资讯。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尽量避免劈头就问“为什么
”。
对别人提问的时候,“为什么”可以被分成两种:第一种是正向的好奇心,单纯想要探索
未知的人事物;第二种是回顾式的想要了解原因,甚至有点偏向负面的追究责任。前者的
问题比较大哉问,对方通常不容易回答;后者的问题会让被问的人以情绪上的压力,想要
逃避这个问题。
改用“如何”来提问,可以把观点从追究原因和责任的过去式,改成着眼未来的未来式。
像是“为什么这场谈判那么不顺?”听起来有追究责任的压力,改成“下一次,我要如何
让这场谈判顺利成功?”就变成了对未来改善方案的探询。
或是“为什么我的论点没有改变对方?”听起来是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但改成“我的论
点要如何呈现,才能改变对方?”就变成了寻找解方的探索。
你也可以改用“什么”来提问,可以把焦点从发散式的大哉问,改成聚焦当下的小问题。
像是“为什么你想学提问力?”听起来一时之间难以回答,改成“学会提问力会带来什么
好处?”就能拉近距离,专注思考有哪一些好处。
或是“为什么你决定不当记者了?”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在问人生价值观的大题目,但改成
“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离职,从此之后不当记者了?”就能聚焦在离职的小原因上面。
正向提问力就是把问题包装成别人愿意回答的礼物,让对方想出解决未来问题的方法,或
是聚焦在比较小的问题上回答。具体的问题才会引导出具体的答案。
正向提问力是一种着眼未来,聚焦当下的提问法。
后记:理论和实务兼具
我喜欢《精准提问》这本书的理论和实务“刚刚好”的比例,既可以让我们学会提问的理
论,又充满丰富的实际范例可以直接应用,整本书十分易读、好懂、而且实用。如果你想
对“提问”这个主题有整体性的了解,想要直接把书中的范例直接用在生活当中,这本书
不容错过。
我前阵子尝试了个人第一次“采访别人”的经验,我在“啾音好书”的节目上访谈《权衡
》的作者胡川安老师(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连结前往收听)。但是当时我还没有读过《
精准提问》,所以是用我原本的提问方法在问问题。而这本书中附有“主持人与访谈者的
提问引导力”的应用章节,用来引导对话者说出好观点与好故事,我在下一次的访谈就会
用书中方法来提问看看。
最后,如同作者所说,我们要解决的不一定是外在世界的大哉问或大挑战,而是要把视角
拉回到我们的个人层面。我们渴望的事被了解、希望能过更好的人生、拥有更好的社交关
系、追求工作上的意义和成就感。学会提问和重新定义问题,我们才能解决真正重要的问
题。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2-07-28 17:35:00
感谢导读推荐
作者: emile1224   2022-07-28 20:28:00
感谢分享
作者: bigjm ( 欲说还休 )   2022-07-29 00:12: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