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破框能力》先行动后思考

楼主: wackynoteis (Wacky)   2020-10-21 22:41:14
《破框能力》拓展舒适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动后思考”
突破专业框架,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一个更好的自己
图文好读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你知道吗?当你越擅长自己做的事情,就会一直去做。做得越多、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
。这样的循环让你获得大量专业经验,却容易让你受限于专业框架,落入能力陷阱。如何
跳脱这种舒适的状态,朝向拥有更大影响力的“领导者”迈进呢?
为什么想读这本书?
在我今年读过的书里面,我特别喜欢《跨能致胜》这本谈论跨领域通才的书。尤其是书中
的这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人是透过实际行动发觉可行性,例如不断尝试新鲜事物、建立
崭新网络、寻觅全新典范”我们是从实践认识自我,而不是透过理论。
《跨能致胜》的作者在书中也提到全球Top50的管理思想家艾米妮亚.伊贝拉(Herminia
Ibarra)的观点:“与其打造好高骛远的计画,不如找出可以迅速实践的实验。”这种先
行动、后思考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接着去寻找了她曾经写过的书。
伊贝拉在前一本著作《职业身分》(暂译)里面谈到,她认为“了解自己”这件事,虽然
常被大家当作改善工作和生活的关键,但实际上,“了解自己”是旅程结束时的奖励,而
不是旅程开始时的曙光。我们却常常把这个顺序搞反了。
很巧的是,伊贝拉的最新作品《破框能力》在今年被翻译成了中文版,我当然是第一时间
就去找来读。
这本书在说什么?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突破自己既有的专业框架,《破框能力》这本书就是
为你而写。作者透过这本书说明“先行动、后思考”的做法,才是促成真正“改变”的关
键。重点在于,你必须先改变自己的“外在行为”,然后才会改变自己的“内在认知”。
大多数的书,标榜著教你如何从起点(现在的自己)达到终点(未来的自己),但它们常
常只是很简单地,写出了终点——理想中的优秀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貌,然后教你一
些很简单的策略去计算差距,然后怎么样拉近距离。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作者认为最重
要的,其实是这段转变的“过程”。
在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之前,你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疑惑,甚至产生自我矛盾的心情。我
们如何不被这些问题难倒?可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克服?就是这本书在探讨的主题。
我的读后心得整理
我很认同作者说的,如果你光是待在原地思考,只是不停地反省自己为什么没办法踏出舒
适圈,你反而会永远踏不出舒适圈。由于你现在能够反省的,只是用自己“以前的经验”
在想事情,而且也只能用“现在的观点”去思考未来的事情。所以,光是用旧的想法去思
考,并不会造成任何改变。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说出这本书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作者在书中用“由外而内”的概念来说明,如果你想要像一个领导者一
样思考,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像一个领导者一样行动。
我试着用一张图把作者要传达的核心讯息整理出来:从“现在的你”到“未来的你”之间
,会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转变”。进行这个转变,需要三种由外而内的具体行动。然后,
你可以在过程中,应用五种方法度过这段转变。最后,接受未来的你可能跟原本自己期待
的不太一样。
图解“先行动后思考” https://imgur.com/tmAJI5h
由外而内的具体行动
当人们停留在原本的舒适圈的时候,会很难察觉哪些旧的习惯已经不再适用了。也很容易
掉入一个陷阱,那就是自以为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忠于自我的表现。在这个阶段的你,
无论怎么思考,都很难跳出旧的框架。
因此,你必须直接采取行动,去体验还有挑战这个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想法才会被
激发出来。然后你就能用这些新的想法,去修正自己的步调,思考未来的目标该如何调整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三种具体的行动,可以促成自己开始转变:(1) 重新定义工作内容、
(2) 发展人际关系网络、(3) 探索各面向的自己。以下,我特别挑出每个行动里面,对我
自己最具有启发的观念。
启发1:重新定义工作内容
过去的成功会造成能力陷阱,你喜欢你的工作内容,就会做很多这样的工作,然后越来越
擅长。当你越把时间分配在擅长的事情上,就会花越少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久而久之
,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去学习原本自己不擅长的东西。
研究指出,效率高的领导者行事历上有大量的闲置时间,还有未安排的行程。效率低的领
导者,反而让自己的行事历挤满各种会议、出差与报告。然而,真正的领导者该做这四件
事情:(1) 与不同的仁和团队建立桥梁、(2) 做有远见的事、(3) 提升影响力、(4) 将想
法和个人经历结合。
这也让我意识到最近忙碌的状态,该如何让自己从行事历中释放更多的时间出来,重新聚
焦在团队策略性的事务上面。
启发2:发展人际关系网络
如果你认为发展人际网络可以“自然而然”地发生,那你可能就落入了两种盲点:(1) “
自恋的”:只喜欢与自己相似、意见相同的人相处;(2) “懒惰的”:只想与同一部门和
楼层的人相处,对于要花多一点心力才能接触到的人们,显得提不起劲。
另一种阻止你主动建立人际网络的障碍是来自内心。研究指出,越是成功的领导者,乐于
主动建立人脉,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本身能“提供价值”给别人。相反的,处于低职位的人
,比较容易怀疑自己能贡献的价值,在互利互惠的交流中,它们感觉更像“乞求者”,而
非平行地位。
我也曾经觉得那些主动建立人脉的动作,看起来很像在利用他人,而且感觉不太真诚。但
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情境下,人脉的重要性远大于专业能力。我后来调整自己心态,
在出击的时候秉持着一种“从我的观点提供资讯”以及“真诚表达感谢”的态度,就不会
这么不自在了。
启发3:探索各面向的自己
作者给了我一个很棒的启发,那就是我们时常自以为的“忠于自我”,往往只是“忠于以
前的自己”。这也是让许多人一直待在舒适圈,用这个理由安慰自己的原因。但是,真正
的自我其实还包含了“未来的自己”,那个未来的模样和可能性,是现在的你还无法预测
到的。
也就是说,自以为忠于自我的陷阱,会阻碍你成为优秀的领导者。因为你觉得那个真实的
“你”只是一个过去的自己。如果要拓展舒适圈、获得进步,就必须摆脱这个过去的你。
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原本觉得不自然的新事情,在过程中,那个“真实”的自己才会崭
露出来。
我曾经在《安静,就是力量》的书评分享过自己是个内向者,但我在结论里写到:“肯定
且忠于自己的内向特质,但为了核心信念和志业,必须主动学习并运用舒适圈以外的技巧
。”我仍不停尝试着那些,让内向的自己浑身不自在的事情:演讲、主动攀谈、分享故事
。至于未来的自己会成为什么模样,以及还有哪些尚未发挥的潜力,就是最让我着迷的事
情。
|你的身分——你是谁——不仅仅是有关于过去,而且还关乎未来的你会成为谁。
转变的循环阶段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具体的行动和策略,也强调了这个拓展舒适圈迈向转变的过程,并非一
夜之间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过程,在过程中你会遭遇许多困难,碰
到自我怀疑的复杂情绪,甚至会感觉整个生活陷入一团混乱。我们可以藉著认识这些转变
的阶段,让自己知道有没有偏离轨道,该如何重新把焦点拉回来。
1. 发现差异:
“感受到你是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异,加强第一步行动的紧迫感。
2. 只加不减:
增加新的角色和行为,但保持旧的。察觉新旧之间的差异,获得进步的成就感。
3. 混乱迷茫:
你可能会退步,甚至恢复原状。身边的人可能会觉得“原本的你”就够好了。
4. 修正方向:
回头检视旧目标,用这段期间的经验进行反思,提出新目标。
5. 内在化:
继续坚持改变,这些外在的改变就你的新身分,也代表你已经转变成你想成为的样子。
这个循环可以一直套用在不同的转变上面。而且,每一次的转变,都让你渐渐地从别人眼
里“原本的你应该是这样”的看法中释放出来,这就是改变的过程让人最有成就感的部分

后记:出一张嘴
读完《破框能力》这本书之后,让我回想起,以前还是工程师的我,也曾经有过一种疑惑
:“在我还不是一个主管的时候,我该表现得像一个主管的样子吗?”原本做技术、学专
业,过得挺舒适的,那些做主管的嘴砲技能,看起来不好学、也不是我的本性。
直到有一位前辈提点了我,公司在乎的是你能提供的价值,如果你能提供的是一整个团队
的能量,才是真的了不起。因此,如果想要往上晋升管理职,就必须用主管的角度想事情
,去练习那些主管该做的工作内容,而不是成天只钻研技术,除非你未来完全不想走管理
路线。
他接着说道:“一个主管有多成功,就是看他能用一张嘴巴,完成多少事情。”当初我还
只是似懂非懂的样子,也很怀疑这种说法,不就像是大家都很讨厌的“出一张嘴”吗?但
是,透过跟这本书的对话,我产生了新的体会。
优秀领导者的工作内容,在于建立外部资源与内部团队的桥梁,挪出时间培养远见和拟定
策略。主动建立人际网络,聆听来自各领域不同的声音,也贡献自己的观点和价值。将想
法和个人经验结合,传达给更多的利害关系人。这一切,都需要动“嘴”。
原来,这张嘴,指的就是“影响力”。一个领导者有多成功,就是他能发挥的影响力有多
大。让我们弄假直到成真,突破既有的专业框架,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一个更好的自
己。
|如何知道我在想什么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了什么以后。
|心理学与管理学家卡尔.维克(Karl Weick)
作者: viaggiatore (▁音)   2020-10-21 22:54:00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20-10-22 06:01:00
谢谢分享
作者: ezstyle1982 (阿圣仔)   2020-10-23 08:36:00
好文!谢谢分享!
作者: spiriter (吉娃娃)   2020-10-23 08:59:00
推~谢谢分享!
作者: marho541 (marss祥天 )   2020-10-23 23:23:00
谢谢分享~
作者: koalaq (忘了)   2020-10-25 11:31:00
作者: habodaha (零食)   2020-10-25 12:16:00
谢谢分享
作者: emile1224   2020-10-26 00:14: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