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给自己的10堂外语课

楼主: sailly (人间好时节)   2020-05-18 23:08:43
网志版:https://blog.xuite.net/vivisaylove/wretch/589139047
拿到褚先生的书,很开心,前阵子读完哲学课,呈现思辨的精采,
这阵子在架上看到了这本马上拿下,褚先生的书很好读,
文字流入一种善良与关怀人的贴心。
在异地工作的他,似乎抱着一种浪漫的情怀
,希望透过语言,让这世界更友善美好
书本分成十章节
一开始,第一堂从印尼话说起,
第一堂
《一个人有多少语言,就有多少种生活。》
原来人生来到某个阶段,
都可能跟来自外地的异乡人有生命的羁绊,
褚先生因为一句话都不会说的susi,
开始动了学印尼语的念头。
想学印尼话的作者,被朋友打枪,
很自然的认为外籍看护学中文会更快。
看到朋友的反应,作者马上回馈他的见解
“学语言最重要的,已经不是语言的本身,而是养成学习的习惯。”
1,因为需要
2.因为好奇-
透过语言,进入另一种文化,
是开启世界的另一把钥匙
作者在书中分享好几位精通多国语言的人,阐明他对学语言的见解,
他认为语言学习不该被当成学科看待,更不应该从语言的出路来决定价值。
这阵子的我,也开始因为需要,
开始学习几句简单的印尼语,
需求果然是学语言的最大动机
作者甚至认为
《不学习语言,对人生是极大的浪费》
(此话曾让编辑感到不舒服)
但说也奇怪,看完这句话,尔后我在看日剧,韩剧时,
我会很认真一下,看有没有办法听懂几句。
这本书分享了很多关于语言的趣味知识
诸如 历史上的语言天才:红衣教主
这个世界有6500种语言,
96%的人说著4%的语言
最有才能的语言天才是德国外交家,
学习超过120种语言,精通68种。
最让我有感的是这一句:
主动学习多国语言的人,
往往是社会上比较弱势的族群
,基于需要而学习,而不是特别聪明。
书中每个章节,
都是作者与各种学习语言的回忆,
这些回忆集结成一本书,一个证明。
证明学习任何外语,基本上跟天赋无关,
而是是热情与动机相关。
作者: jij61029 (小白狮)   2020-05-21 08:35:00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