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incereBob (诚实老包)》之铭言:
: 网络突然断线,刚打的内容都没了,只好很简单回文,请见谅。
: 类似的话题,每一两年在版上就会讨论一次。
: 看了许多,小弟的看法是:“怨恨说”是基础,其他说法可能同时并存。
: 为何主张“怨恨说”是基础?
: 一、如果是出于权位争夺的理性计算,光秀跟你我一样是凡人,动得都是大脑理智区块,
: 得出结论应该都类似:成功机率不大,但失败代价却很高。
: 何况光秀已有子嗣,为了家族,冲动行事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你的说法比较接近经济心理学上的损失趋避(Loss Aversion),
一般凡人的思维尽管成功会有获利,但一旦失败就会有相当甚至更大的损失时,
会选择比较没有损失的那个选项,
其实大抵一些人之所以成功,大多都必须经历一场豪赌,
这些赌注都是以成王败寇为前途的。
成功则荣华富贵,失败则下场悽惨(通常是连一族都受影响),
当然在已经还算稳定的状态下(例如稳稳当官),
是比较少人愿意做出会有风险的选择的。
如果明智光秀本身是在已经不稳定的考量下,
例如看了林与佐久间被流放,深怕自己是下一个目标,甚至会比他们更惨,
是有可能做出一个较高风险的选择,来解决目前的困境。
: 二、光秀带的是一大帮子人,如果只是出于当主主观计算,就要为渺茫的希望赌上身家,
: 根据战国时代其他先例,一伙人鸟兽散的机率很高,甚至倒戈都算正常。
: 可是光秀的直属部队一直到最后都算团结,还在山崎以整个编制对上两倍up的敌军。
在封建制度底下,
对明智直属家臣来说,织田右府虽然崇高,
但是长啥样子连声音都不一定有听过,
一整个离生活太过遥远,真的是天高皇帝远,
比起至少有看过脸跟听过声音,还直接直属的上司明智光秀,
说不定还蛮常有机会一起吃饭喝酒,聊天打屁,
当然无论在形式上或情感上,
都是明智光秀>>>>>织田信长。
: 三、朝廷黑幕说有其说服力,但如果光秀原本没有强烈的动机,单凭朝廷私下劝说,
: 而且是一个无兵无将的朝廷,就要老练的光秀赌上身家性命,也太容易了些。
: 因此,从个人、集体的心理,明智系统必定有强力的动机,来维持集体的行动一致。
: 而当理性损益计算在常理下不足以支持这样的集体心理,就必须往更深层挖掘。
: 这也是小弟认为,所谓“长宗我部黑幕说”、“朝廷黑幕说”、“恐惧移封说”,
: 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都可归结到“怨恨说”,成为主要的行动动机。
: 尤其当光秀讨伐成功后,后续举措不像经过缜密规划,甚至出现wishful thinking倾向。
: 非常类似典型高度精神压力释放后的状态。
: 最可能的情况是:
: 信长晚期对老臣的清算、对部属的威压、彻底征服的作法、三职推任事件等,
: 使光秀及其部属对信长产生恐惧、憎恶的心理,构成集体行动的基础。
: 更贴身的一些事情,譬如尚待证实的甲州征伐争论、光秀生/养母死亡事件、或移封等,
: 甚至毁约计画攻打长宗我部、招待家康事件等,使原本只是负面的心理,
: 快速转化成感到生存被威胁、必须要采取行动的集体盼望。
: 这时,朝廷若有似无的劝诱、局势的陡然有利,甚至部分同僚的私下鼓励,
: 让光秀及其部属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又是典型高度压力症候群),
: 终于集体干下这票惊天动地的大案。
: 结论:没有大多数部属的支持,光秀根本无法叛变。本能寺之变是明智系统的集体选择。
: 最传统的怨恨说,或许还是最有力的解答。
对明智光秀的情报来说,能袭击织田信长的时间点,只有那天了,
再来的机会,说不定年纪已经 55 的明智光秀也没把握一定有,
这个机会摆在眼前,能决定的时间只有一下子,错过很难再有,
有点类似饥饿行销(Hunger Marketing)的概念,
能首杀织田信长的机会,是无法有太多理性思考的时间,
就是要限时抢购,鼠标点下去,刷了卡,才搞清楚自己到底买了啥,
只是这个商品不适用于 7 天鉴赏期,当然也不能按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