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轴心与同盟(7)战略:美国

楼主: artyman (another arty)   2012-05-13 12:18:07
※ [本文转录自 BoardGame 看板 #1Fhi0JbN ]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站内: BoardGame
标题: Re: [心得] 轴心与同盟(7)战略:美国
时间: Sun May 13 03:54:56 2012
  其实在正式回文前,我想请教一下,作者在玩到“除接下来连续出现异常
极端骰运,否则可以直接判定某方获胜。”,例如德国在不可能两回合内失去
首都的情况下拿下莫斯科并完全或几乎全灭苏军;或是在德军未能对莫斯科有
绝对胜算前,英美就已经进军到首都西侧且美军环状运输完成,可以每轮补上
兵力,而德国无力反攻等。
  如果阁下要花到十回合或以上,那我想我们两个玩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游戏
,因为时间长度是完全不同的。(请注意,对AI固定的电脑是不算的。)
  另外其实很有趣的一点是:1942年版本是没有额外IPC规则的....而作者所
使用的地图则是2004年出品的1942年版本无误,但于2009年出的并不同,而除此
之外也没有额外IPC规则....虽然这只是一点小暇疵,并不影响全文就是了。
※ 引述《eyt9050 (eyt9050)》之铭言:
(与欲回部分无关,故删,底下有删除部分亦同)
: 诺曼地威胁法是将你的运输船直接通通编上满编步砲丢到这边来,这方式战略上
: 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同时日本攻破莫斯科依然可以用完整的大集团一搏,而整体来说最
: 大的好处是,非常有历史感。缺点就是实在太慢,而且就一开始的集团军而言,有一半的
: IC变成运输船,导致工业力转换强度在前期只有0.5,攻破之后四回合(回国再运)以后虽
: 然永远是1,但是太慢了,这种作法其实打久了就知道问题,大概只比把战机丢去俄罗斯
: 帮忙防守,这种为了合理化某些东西的存在而硬是生出来的奇怪玩意(简单的计算就能发
: 现这种作法完全是莫名其妙,美国能用下述的打法,英国北开局就好,这样搞每元现赔
: 0.54),只能协防没办法共同进攻,单独进攻就是没肉盾的方式好上那么一点。
  首先,既然是既然是1942版本,又有科研与国家优势,那么怎么会遗忘租借
法案呢?有了租借法案,俄国可以很快的靠着美国不停提供的空军,加上自己堆
出的大量步兵,就可以正面硬扛德军的单一大部队,并且有着小规模绞肉的能力
,至于怎么绞,后叙。
  即便没有租借法案,跟苏军主力站在一起,也足够挡住德军进攻,加上美-
苏间不会被德国阻挠,也没有苏军后撤会抛下美军战机的问题,只要苏方有先跟
美方沟通即可。
: 这论点我已经重复很多次了,我就再重复一次也无妨,纯空军勉强进攻纯步砲要
: 33:40才能占优势(只用32台的结果是胜率大约只有41%左右),工业力转换强度只有低得可
: 怕的0.42,而防守的状况下,工业力转换强度刚好达到0.5,比美国应有的还低,总之你
: 生一台空军就是亏掉一半以上的钱,也不用想什么空军会越打越多,会让空军越打越多的
: 情况下就是对手兵力分散,在兵力合理调配下绝无此问题(呃,好累,还不知道所谓兵力
: 合理调配的请移驾轴心与同盟(3)正确的兵种选择下)
  至于所谓的飞机越打越多,我想你完全没看懂我在说什么。
  简单来说,对于一步或是极少量部队的区域,与其拿步砲去撞,让对方下次
行动把步砲都消灭,还不如用步兵加飞机,打完后飞机后撤,只留下步兵当砲灰
即可。
  以两步一砲进攻一步,然后被消灭,损失$10,以两步一飞机进攻一步,
然后两步被消灭,损失$6;诚然飞机起始较贵,但在不损失的情况下,常久下
来,就是比较有利的状况。
  更何况起始配置就有战斗机,不用额外花钱去生,或是在确认守得住的情况
下,再补即可。
: 在对手已经布好阵的情况下,空军只能选择:
: 1.单独去撞大兵团:找死。
: 2.配合步兵去撞大兵团:那何必生空军。
: 3.单独飞去敌后撞运兵炼:我们都知道部队越多打越少的一方越有利,假设有无限台战机
: 去打一支步兵就好,步兵被秒杀但是让战机方掉了0.33台战机等于损了3.3元,在如此无
: 比偏袒战机方的模拟中还是吃亏,可见这打法有多差劲。
: 4.幻想中的对手没集中的X只兵,自己也是大概X只兵,然后多了两台飞机配合把对手X只
: 兵打光自己还剩一些兵和飞机无损:此情况不存在。
  你忘记第五个选择,把主力堆在你的主力旁,然后拿飞机+少量步兵吞掉你
的一兵。
  以原文这张图为例:http://tinyurl.com/83vhnnt
  先不论怎样的行动会导致这么“完美”的配置,毕竟这是范例;但假定苏军
以两步一飞机或三步一飞机拿下南北两个一兵区域,而主力还在西俄罗斯,德军
主力强攻胜算很低,那么轮到德国,德军会如何反推?
  不拿出点东西,简单收复,那么那两块地就是德苏都会拿到收入,一直换边
,但德军实际上经济毫无长进,对盟军有利。
  使用后方部队去收复,苏军就有了“幻想中的对手没集中的X只兵”可打。
  把主力散开,同上。
  放著不管,在后面再放一兵,或是放空。前者苏军可以每轮多派一两只兵,
反正本来那些兵就是要消耗去交换领土,迟滞德军进度,等堆了一些再配合飞机
前进,德军还是要处理;放空的话就是一兵前进占地,不赚白不赚,后面再让兵
跟上,继续添麻烦。
  而在作者认为没必要进攻非洲与中东的情况下,德方的经济要怎么能成长?
毕竟这是个起手轴心兵力较多但经济较差,而盟军刚好相反的游戏。虽然我同意
作者所言的两件事:一个40胜过两个25(一般情况来说确实如此);美军有严重
的工业转换能力低下的问题。
  但钱比较多就是比较多,而美军如果采用堆飞机给苏军的方式,也就没有了
多少转换率的问题,虽说比纯生步兵防守亏,但算上运输舰及护航部队之后,就
没差很多了,而美国大兵并不会飞,所以在计算时并不能单纯比较单一个单位的
性价比。
: 空军会占优势的情况下就是在对手没有布好阵的情况一点一点的吃掉对手(实际
: 上我也不认为这样能占到什么优势,看起来是很爽啦,对手只能打不还手,步砲走得慢得
: 要死让人第一印象就很差,实际上对上阵又乱又生其他兵的人,直接推掉首都更快,一点
: 一点吃还嫌太慢),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让人认为空军是有用的,因为前述正确
: 阵型并非显而易见,A&A通常来说也很少人能够连续开开到足够让你研发到这种阵型。
  我是不知道要开多少场才可以这样研发啦,50场够吗?100场够吗?若
是单就2004的1942revised打100场不够的话,那也太过强人所难了点。而我们
并非没有尝试过这种打法。
  总之,步砲平推的问题就是慢,而轴心至少在前几回合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除非你有一套规划熟练,且对方‘不管怎样应对’,你都可以对付,否则越拖延
就是让英美准备越充份,而就算美军使用作者所称最慢的四回合轮转战术(四组
运输船队分别在以下地区并往下一点移动:Zone10-12-7-9,且在12有少量护卫,
海军主力在7)成形后,西边也要开始面对永无止尽的登陆战。
  而作者似乎宣称放弃海权才是最好的策略?我倒是很好奇在作者认为空军陆
战无用,只要步砲即可的理论,可以拿出多少空军?而遇上空母加战机与战舰等
的英美联合舰队又有多少威胁性呢?
  在陆战宣称抛弃空军以纯步砲可取胜,在海战宣称舰队无用,空军+潜舰即
可,那么最终的生产究竟是只要步砲,还是其实还是要生空军呢?
: 火炬打法是我中期使用的方式,用法就是每回合生运输船+满编步砲往这边走,
: 然后沿着北非一直往高加索,这方法稍稍解决了诺曼地威胁法早期拿不到IC的问题,速度
: 上大致就是快一回合,后来我还是觉得有点缓不济急。
  这个连所谓的诺曼地威胁一起回。
  说实话,不管打不打诺曼地登陆,火炬都是一定先登的,前文写的Zone12就
是,然后再看要堆一波进入地中海,还是堆一波玩诺曼地登陆,或是开始轮转地
每回合登陆一次诺曼地消耗德军(对,这样美军比较亏,不过德军就是要在西线
补兵,而西线每必须补一只兵,东线就少一只,而如果德军放弃,英美可以在短
时间堆出英国先全力一波,再换美国一波,就可以让德军不回防守不太下的攻击
,毕竟登陆部队恰巧就是以步砲组合为主,但德军主力此时,嗯,走不回来的,
只有飞机有这个机会,坦克说不定可以。
  事实上正因为看到了所谓的“诺曼地威胁法”竟然是直冲诺曼地,而“火炬
作战”竟然是下船后“走”到高加索(四回合),而用这种缓慢且全线都会受到
来自海上威胁的运兵线,让我好奇作者一场都打几回合....
: 太平洋进攻在50周年版难用无比,这剧本是日本先动的,不能像旧版一样英国帮
: 你先消掉一堆部队,要不要跟英国兑掉的权力掌握在日本手中,夏威夷外的海军还会再被
: 打一次像这样。
: 1战机1轰炸机来自日本本土,其他海军来自菲律宾外海,所罗门群岛外海以及卡
: 罗林群岛外海,基本上海军会全灭,然后轮到美国的时候美国能打到的海军加上能打到的
: 本土空军能赢(不换白不换),但是会剩不到3只,基本上就等于海军要重盖了,而日本这
: 时还有一支主力在东印度群岛。
: 这等于是要追回日本海军的IC要多花1回合左右,而日本的IC其实根本没比美国
: 少到哪去,尤其日本触发IC+5的奖励很容易。
  说实话,在1942Reised这版本,美国打太平洋线基本上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毕竟海战获胜,还是要占地才有收入,才会真的挫伤日本,但又要海战获胜又要
能够不停登陆,是很大的一笔支出,特别是这是会随着日本追加舰队而上浮,永
无止尽的一笔庞大支出。
  但是这样的海军交换有一个用处,日本就是要拿钱生海军,钱拿去生海军就
是会影响陆军军费,而陆军少了,中英等就更有存活机会。
  当然,这需要美国能够两边兼顾,且英苏要能以两国之力(最多加上美国一
点点协助)撑住德国,所以并非是个好的策略。
: 说了那么多,终于该来介绍美国的神之打法了,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全部生轰炸
: 机战略轰炸就好,这战术生效快,风险可计算,转换强度高,而且还是齐头式的削弱(一
: 个40IC的国强于两个25IC的国),假设今天你有6台轰炸机去炸某地,先被射掉一台,5台
: 可以打掉17.5的IC(我知道有上限,这只是个方便计算的例子而已),也就是说你花掉12元
: (或15元)掉了一台轰炸机换来的是对手工厂地IC被炸干(或者要修到干,规则总是改些不
: 重要的地方结果还不是一样),反正美国本土安全得很,根本不需要像其他国家一样生步
: 砲,正常情况下的工业转换又烂,轰炸机飞得快一回合就能到英国,还有一堆科技跟国家
: 优势能支援(科技篇述),管其他人干嘛反正炸就对了。
  战略轰炸是个值得称道的作法,但是原作者的叙述有一些问题。
  首先,在这个版本,战略轰炸能够炸掉的IPC上限是该地价值,以最有价值
的德国本土来说,是$10上限,当然这很都,但每次只要掉了一架,就是亏本
,虽说美军亏这几块不怕,但其他的就亏更多了。
  (如果是要修理的版本多半会上限高一些,但对方可以选择修或不修,比起
强制掉钱来说,比较有弹性,虽然大多数时候是非修起来不可的。)
  再者,如果美军只有轰炸机,单靠英军很难短时间内对德国西线作出有效力
的威胁(登个挪威差不多了),那德军至少可以忽略西线一阵子,一来一回,其
实并不能说特别划算。
  还有,这版本在移经有防空砲区域时,是会被攻击的,所以打德国本土以外
的工厂,在以英国为出发点的情况下,除去轰炸德国本土可以全走海域以外,是
有可能被打两次以上的。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准备个四架轰炸德国本土,掉一架就补一架,剩下
的钱还是拿去作别的事吧,不是什么东西单看此单位性价比最高,就可以无穷尽
的使用它,而忽略了大环境的各种状况限制了。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2-05-13 04:18:00
错字好多....大家多包涵 Orz
作者: Esca   2012-05-13 04:21:00
原PO是用50周年版的1942剧本,所以可以炸到20伤害不过美军从头到尾只轰炸而不组织登陆武力确实很难取胜
作者: Enrik (Nothing left to do)   2012-05-13 06:11:00
感谢说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