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明郑与中部平埔族的冲突

楼主: leon4287 (左边的一阵风)   2022-09-24 20:48:01
虽然说该文后来有发现地图上的一些错误
所以有进行一些修改
但现在几个月后再看一次
依然发现文章有不少需要补充与修正的地方
因此用回文的方式补充与修正
※ 引述《leon4287 (芝加哥的芭乐栩栩如生)》之铭言:
: 阿德狗让为大肚王国的一位将领或战士,亦有学者认为这并非人名,而是大肚番的别名,
: 但不论如何,一般来说阿德狗让都是代表着与明郑对抗的大肚方。
: 只是大肚王国自1648年以后,在臣服荷兰人、阿拉米甘仔辖去世后,辖下部落就大多脱离
: 大肚王治下,就连大肚溪南岸的阿束社也都脱离,剩余三、四社处于新王的统治下。
: 这样几乎解体的大肚王国,能够在1661年抵抗明郑军队吗?
: 根据几个文献的相关纪录
: 台湾外记:“七月明张志黄明纵营中杨高凌削土番,大肚番阿德狗让杀高反,成功令杨祖
: 征之,祖与让战中标鎗死,其锋基炽,欲出援荷兰,功复令黄安陈瑞二镇往征,安设伏诱
: 战,遂斩阿德狗让,抚绥余党,班师。”
: 海上见闻录:“张志黄招等激变大肚社土番。杨祖与战。中梁鎗死。土番围张志营。黄安
: 、陈瑞等攻破之。”
: 从征实录:“援勦后镇、后冲镇官兵激变大肚土番叛,冲杀左先锋镇营,杨祖与战,被伤
: 败回,至省病,死之。围援剿后镇张志营,右虎卫、英兵镇、智武镇□□,差兵都事李胤
: 监制各□,不准搅扰土社,调后冲镇等移札南社”
: 都直指大肚番与屯垦的援勦后镇、后冲镇发生冲突,且大肚番将从竹堑前来征讨的左先锋
: 部将杨祖杀死,并包围张志的援剿后镇,最后明郑再派右虎卫镇黄安、英兵镇陈瑞增援,
: 终将大肚番击败,但是事后并没有占领当地,而是原本的屯垦军队撤至南社(云林麦寮)。
: 然而这些征讨大肚番的部队,约有六个镇,调动至少三千人以上才平定大肚番,但是当时
: 平埔族部落平均一社才100~300人,已经衰落的大肚王国统治的人口最多应该也才不过
: 1000~2000人,要将约千人的左先锋镇歼灭似乎不太可能,有可能是中部平埔族各社一同
: 反抗,最后才被明郑援军击败。
: 而在巴达维亚城日记的报告中,也有记录说从鹿港、大肚到中港社(竹南头份)一带的原住
: 民皆与明郑军队有所冲突。
一、
热兰遮城日记亦有提到约500人的明郑军队与二林、虎尾垅的原住民发生冲突,但中方史
料并未提及。
: 因此1661年明郑军队或许不是直接与大肚番产生冲突,而是和原本较为服从荷兰人的部落
: 发生冲突,最后演变成中部的众多平埔族连同反抗明郑,大肚社可能只是这些平埔族的主
: 要领导者而已,也因此在击杀阿德狗让之后,郑军才会撤至云林麦寮南社,因为当前的明
: 郑大军仍然包围在热兰遮城,无暇中部地区,且兵粮也是一大问题。
: 从征实录:“二十二日,遣户都事杨英押米船前往二林南社,接给兵粮,并同李胤察访兵
: 心何如,回报时,粮米不接,官兵日只二餐,多有病没,兵心嗷嗷。”
: 但至少可以确定明郑控制彰化二林以南的地区,也代表荷兰时期当局中部的统治中心“虎
: 尾垄社”应该也被占领。
二、
此段所指的二林与南社可能不单指“二林社”与“南社”。
因为荷兰人在1651年进行了政务区与教区的划分,在中部就划分了二林、虎尾垅,而二林
与南社就是这两区的统治中心,东印度公司的政务员与牧师皆驻于此。
而虽然政务区与教区这两种的分区相似,但所管辖的村社并不一定相同。
如二林政务区管辖二林、大突、马芝遴、阿束、半线、大武郡、猫罗、南投、北投、Saka
r Sakaley、Touso Bato等社,不只涵盖大半的彰化平原,还有八卦山以东的南投地区。
而二林教区则管辖二林、大突、马芝遴、阿束、半线等五社。
不过不管是哪个二林区,在从征实录中提到二林,有可能代表着明郑其实至少已经控制彰
化平原。
三、
在地图中同时标示南社与虎尾垅社应该是我个人的理解错误,因为实际上南社可能就是虎
尾垅社。
因为“虎尾垅社”只存在于荷治时期的纪录,从明郑以后就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南社
”,而地图上所标示的虎尾垅社之位置,则应该是三次虎尾垅战争前的位置。
由于三次的虎尾垅战争,荷军皆攻破了本社,并且都有烧毁、破坏房屋的纪录,这或许让
原本有繁荣市街的虎尾垅社不得不迁移,也就是到“南社”的所在位置。
至于为何有“南社”与“虎尾垅社”两种不同的称呼,前者应是汉人的称法,后者则是荷
兰人的称法,而虎尾垅一词则又应该是来自于西拉雅人,这在当时很常见,例如二林社的
原住民有对自己的称呼,“二林”是来自于汉人的称呼,荷兰人沿用汉人的说法,但像是
北边的马芝遴社,“马芝遴”源自汉人,应是“北二林”的近音,不过荷兰人并无沿用,
而是使用当地的自称“Taurinap”来称呼。
顺带一提,“虎尾垅”在西拉雅语可能是“猪人”的意思,两族的关系可想而知。
: 不过在此之后要有与台湾中部相关的记录,除在半线设立安抚司之外,就是1670年,潮文
: 王郑经率领大军征讨中部部落的时候了。
: 这次郑经亲征的部落算是有较为清楚的记录,至少包含了大肚、沙辘、水里、斗尾龙岸,
: 这些部落都在大肚溪以北的台中地区,而根据《台湾最早汉庄“白沙”之研究》一文,“
: 白沙”应是郑氏为纪念郑鸿逵而广泛出现的菜市场地名,并指出明郑的半线安抚司可能设
: 在花坛乡白沙坑,此地位于北彰化的八卦山脚下,因此在1670年,当时的明郑应该至少控
: 制了整个彰化平原,在各社附近屯垦与监控,并可能以大肚溪与敌对部落对峙著。
: 不过这场战争的战斗经过似乎没有详尽描述,可能是因为郑经率领的明郑主力直接辗压台
: 中各部落,大肚、水里社民被击溃后逃散原居地,沙辘社遭刘国轩屠杀,大肚王国或许就
: 是在1670年灭亡,斗尾龙岸番则是被郑经击败,房舍被毁,逃入山中,一直要到1699年的
: 吞霄社事变后,斗尾龙岸社才归顺清廷,并成为后世熟悉的“岸里大社”。
: 此后明郑势力控制台中海线与屯区,但兵屯区直到降清最终只扩散到大肚溪北岸沿岸一带
: ,而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原住民反郑,在澎湖海战发生前夕,道卡斯族的竹堑社就发生起
: 义,被郑军征讨而遁入山中,直到改朝换代后才回到原居地。
四、
后垅社群的道卡斯族可能也有参与。
: https://i.imgur.com/19PIhH6.jpg
: 参考资料
: 《环境、空间与区域: 地理学观点下十七世纪中叶 “大肚王”统治的消长》康培德
: 《台湾最早汉庄“白沙”之研究》蒋敏全
: 《台湾原住民教育史研究〈1624-1895〉》张耀宗
: 中研院台湾历史文化地图 https://thcts.ascc.net
参考资料
《荷据时代华武垅社消失的原因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2-09-25 02:20:00
作者: GTHO (多龙少将)   2022-09-25 07:47:00
好用心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22-09-25 09:43:00
作者: Mbyd (轩辕过客)   2022-09-25 19:16:00
用心推y
作者: hedgehogs (刺猬)   2022-09-26 13:08:00
作者: gogogygy (开心过日子)   2022-09-26 20:45:00
赞欸
作者: ct13579 (张纳兰)   2022-09-27 11:06:00
后期大肚社的人口,统治这样的土地算很大了耶?
作者: bcs (= ="frailty..gggg XD)   2022-09-28 07:20:00
没水利,冬少雨,夏偶有台风,平原能产多少粮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