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T26战车是否适用于中华民国战场?

楼主: cjol (勤朴)   2022-09-22 21:48:24
节录自:
https://blog.xuite.net/liben/history/40246913
而这批军援在往后的3年半之中,将成为国府抗战唯一的可靠外援。其中,空军装备占有
大宗;而陆军装备方面包括大批步枪、机枪、76野砲、45与37战防砲之外,最重要的当属
83辆T-26b型步兵战车。此型战车1939年初运抵国门,随即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于湖南湘
潭装备训练国军。不久后,即编入陆军第5军200师,并陆续参加1940年桂南昆仑关战役、
1942年第一次缅北作战、1944年独山作战。战后此型战车编入战车第二团,继续转战华东
、苏北、上海、海南岛等地。最后一批T-26战车确信是在台湾的土地上除役。
作者: loser1 (拍嘎爪得白酱)   2022-09-22 21:57:00
若有T34那就太好了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9-22 22:40:00
关键还是补保,有美国支援,M3轻战车和M4一样用的顺手,没后勤支援,英制维克斯这种迷你战车也很快没用啦。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2-09-22 23:51:00
如果之后能引进T-34产线应该有助益,虽然当年中国生产力不确定能不能支持
作者: Oswyn (Oswyn)   2022-09-23 00:27:00
太重,路难行
作者: jetzake (加菲猫)   2022-09-23 03:18:00
当年老蒋的中华民国能生出一条履带吗? 还战车产线勒...
作者: ja23072008   2022-09-23 03:18:00
其实把50机枪跟子弹量产普及,就会让日军非常痛苦。美国愿意授权生产支援的话,M2轻战车就足够打完整场抗战。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07:23:00
后勤要汽油,还有很多零件要保修不如给中国更多的迫击炮,zb26,反战车步枪,还有更多的弹药
作者: flingcould (载雨拾乘三)   2022-09-23 08:08:00
那个年代虽然有人可以驾坦克开无双,但,那是在欧陆,中国战场要的不是坦克,足量枪弹、炮弹,可以缠斗陆航的战机,才适合当时的中国军队。
作者: tc203816 (TcYu)   2022-09-23 08:30:00
中国当时应该比较需要重型火炮,无论是阵地战或攻坚都好用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2-09-23 08:54:00
当时国统区的工艺...你给一般汽车的技术也造不出来...上海武汉一带丢了之后国统区连步枪的制造精度都出现问题...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09:02:00
重火炮有运输及弹药的问题,当初上海南京失利的时候,国府丢了很多德国150mm重炮,所以还是120mm迫击炮好
作者: CODDDD (决胜屎刻)   2022-09-23 11:24:00
中国当时尚未工业化,不可能维持战车生产维护链的飞机、零件当时国府也只能向欧美采购来保住空中战力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9-23 11:44:00
当时工业能力作汽车都差太多,别说战车了。列强里工业能力稍次的意大利和日本战车,就可怜的不得了
作者: qppq (爽到睡不着)   2022-09-23 12:44:00
可是宋家皇朝有一幕 中国人自己能制造飞机了耶宋庆龄还反呛孙文:难道你对中国制造没有信心吗?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12:52:00
雍正王朝还演雍正老牛吃嫩草,跟乔引娣.....
作者: AkaiSola (AkaiSola)   2022-09-23 13:36:00
意大利的CV33应该还行,中国战场足够用了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2-09-23 13:37:00
CV33记得没可动式砲塔?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2-09-23 13:57:00
没有,那是TD型机枪车我觉得机砲车就够用了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2-09-23 13:59:00
FT-17不好嘛?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14:22:00
M2重机枪就能射爆日本的豆战车了,国府不需要高大上武器给反战车步枪就好,37炮都性能过剩
作者: lostkimo (累的不想呼吸)   2022-09-23 15:09:00
我是觉得捷克的LT-38比较适合。至少比T26好。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2-09-23 15:24:00
反敌方战车只是其中一项任务,更多是协助步兵推进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15:30:00
国府步兵也不需要前进,只要zb26的数量与弹药足够,就能歼灭万岁冲锋的皇军,然后用迫击炮反 日本掷弹筒与92式步兵炮
作者: ohwahahaha (ohwahahaha)   2022-09-23 16:10:00
中国战场M2就好,搞不好还会出现德军MG34/42的人肉枪架
作者: CODDDD (决胜屎刻)   2022-09-23 17:07:00
M2或反战车步枪大量装备威胁到日本豆战车的话,日军也绝对会升级成三式、四式战应对当初日本陆军只有豆战车就是看中中国弱轻松欺负好棒棒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3 17:25:00
反战车步枪很适合当时的中国,根本就大抬枪
作者: ja23072008   2022-09-23 19:00:00
普及M2的好处是防空/反甲/反步兵/反轻型掩体/长程曲射/狙击都能胜任愉快。
作者: leo10 (好人的宣判)   2022-09-23 19:30:00
在欧陆被淘汰的马提达,到中国战场几乎可以大杀四方连敲门炮都能变成破门炮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2-09-23 19:39:00
当时整个中国是有能力制造“飞机” 可以去查冯如 但要造出能够抗战的战机...洗洗睡吧中国第一架自制战机是国府主政造的乐士文号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2-09-23 21:45:00
多给点ZB26+中型迫砲 国府就能打得很好了 记得远离舰砲+轰炸就好
作者: pedro0930 (BrotherPedro)   2022-09-24 15:53:00
想太多, 日军不仅有反坦克武器也有反坦克经验T26这种等级的坦克光因可靠度几个月内就会全坏了
作者: bird09 (鸟九)   2022-09-24 20:12:00
日军要在中国战场大量部署四式战车应该有困难,他自己工业能量也被掐住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22-09-24 20:42:00
如果当初中国有能够威胁一二式战车的战车那日本的陆军也不会那么畸形就是 但也可能更早破产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22-09-24 20:59:00
陆军部门要拿到钢铁也没这么简单吧 海军一定是最大宗
作者: ja23072008   2022-09-24 21:19:00
记得日军战车设计限制就是港口普遍起重机只能吊挂到15吨,紧绷就是97式。
作者: vt1009 (古雷)   2022-09-24 21:26:00
战车是种比马大爷更大爷的产物,有源源不断的料件外援才是能用的现实考量。当时苏联在远东就是有大量待淘汰T-26才有可能给国军用电影里出现的国造飞机我记得零件还是外国进口本国拼装一旦被封锁断料本国工厂无法仿造零件久了缺料一样变废铁没有全套的重工业配合还是玩不起高端的军武
作者: daviddogtw (郎心狗吠)   2022-09-25 10:33:00
以日军战车规格和国军的后勤水准,都不如用成本低的战防砲对抗吧
作者: peterlee97 (瑋美絕倫迷)   2022-09-25 18:35:00
当时的国军 只要现代火炮/山砲 战防砲 重机枪还有子弹多一点 就能类似于匪共抗美援朝那样恶心日本了 不需要到战车的...
作者: Anjou (小潔我愛妳)   2022-09-26 15:05:00
我爷爷开这台的, 基本上说好用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6 17:18:00
在二战中国,反战车步枪就与乌克兰战场的标枪同等价值再搭配国府无尽的人力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9-26 17:26:00
波伊斯反战车枪对付日本战车够用了,但数量真的太少。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2-09-26 17:32:00
山炮,105榴弹炮之类的,也不是中国的工业能玩得起,师砲兵之流的,全部改成120迫击炮就好,反战车步枪轻,其实可以全部空运进口
作者: castlewind (城中之风)   2022-09-26 19:38:00
120已经是战后才流行了吧 依当时中国跟对手的状况 80cm附近的迫砲 能普及到营还是排应该就很凶猛了
作者: jetzake (加菲猫)   2022-09-26 21:59:00
75山砲还可以用马拉 勉勉强强算可以用啦
作者: swpoker (swpoker)   2022-09-27 13:29:00
根本就鸡生蛋的无解啦,完全不能从单一面向评估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22-10-06 20:48:00
其实说丢了很多150砲,当时也一个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