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18世纪英国的冶铁才超越汉朝?

楼主: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21-07-13 02:13:08
: 推 hgt: 明朝火炮我觉得已经没啥好战了,14世纪末就出现在欧洲的后膛 07/12 23:29
: → hgt: 装火炮,到了戚继光时代,还被中国当宝XD 07/12 23:30
: → hgt: 基本上还不到明朝中期,中国火炮技术就已经被拉开一段差距了 07/12 23:31
嗯…其实我之前已经提到过欧洲早期的
后膛装填砲反映的是欧洲早期铸铁(cast iron)
砲技术不行的产物了。藉著机会讲清楚一点
好了。
铸铁技术在中国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
相当发达了,但在欧洲能够大规模生产铸铁
的高炉是到14世纪才开始普及。这也意谓著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能生产的铸铁砲很少,也
铸不了太大的铁砲。相对来说,洪武十年(1377)
铁砲就重达450公斤左右,是同时期欧洲铸铁
砲重量的一百倍。
因为砲模一次将铁砲铸成形的铸铁技术
不行,所以欧洲人转而求助于锻铁(wrought
iron)。早期的造砲方式是锻打出大片铁板然
后逐步卷成圆筒,后来则锻打出成片纵向铁
条与横向铁箍,将铁箍加热后箍住铁片条,
冷却收缩后便能紧紧箍住。最后再把封住底
座的砲尾用插栓等方式封口。
换言之,因为锻铁砲的制造过程中砲尾
本来就是另外装上去的,所以子砲与母砲分
离的构想其实说不上什么发明,制造方式已
经把发展的方向给框住了。
因为这种箍木桶式的造砲法看起来很难
解决气密的问题,早先欧洲人还以为内层的
长条铁片是有灌注铅浆或者有再加工锻打锻
接过的。但是比较晚近针对实物进行的研究
发现,这些锻铁砲并没有经过这类加工。换
言之,如果把外层的铁箍拆掉,铁片条应该
会散一地。
另外,锻铁含碳量比铸铁低得多,所以
也更容易生锈,这是锻铁砲的另一项缺点。
中世纪欧洲的一些锻铁砲是以涂漆的方式来
防锈。
至于很早就能铸铁砲的中国,尽管佛郎
机传来了一种新构想,但佛狼机那种箍木桶
式的造砲法中国从来就没采用过。明代后期
受西方影响也开始以锻铁造砲,但从来都是
将锻铁片一边锻打一边加入锻接剂接成砲桶
,锻接面合为一体,欧洲那种只是箍起来的
造砲法是不采用的。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07-13 02:28:00
唉!! 我没提到铸砲技术呀!! 我说的是火砲运用技术!!连我随便推文都要急着回,到底多在意我呀XD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7-13 03:51:00
hgt党国风骨转战千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作者: carsen (carsen)   2021-07-13 08:57:00
^^^^^^^^ 警告gary76板友请注意板规4
作者: goodrain (mr.fu)   2021-07-13 14:24:0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ns_Meg爱丁堡的巨砲直径510mm怎么做的?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1-07-13 15:33:00
能做大也算早期缎铁砲的优势能做出纵向铁条 就能箍起来锻铁能打掉杂质较稳定性能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1-07-13 18:11:00
分段铸造或锻造,用机床钻内膛,然后用吊装方式塞进炉里熔接中国有大量铸大钟大佛的技术经验,大型火炮生产直接能有参考做法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1-07-13 21:16:00
Faule Grete 是铸铜砲,也有好几吨重,欧洲人真要铸大砲也行!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21-07-13 22:12:00
大推,某督战队以后改叫小丑队或厚脸皮队好了
作者: carsen (carsen)   2021-07-14 10:27:00
提醒Hartmann板友请注意板规2
作者: mikamikan (mikamikan)   2021-07-14 12:45:00
好像战不过跑去政黑取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