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一战的壕沟 当时有破解法吗?

楼主: Reewalker (报告馒头班长不够)   2021-05-12 18:32:15
作者: sam09 (柊镜)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Re: [问卦] 一战的壕沟 当时有破解法吗?
时间: Tue May 11 01:51:32 2021
※ 引述《yoyoflag (伊莉一咻)》之铭言:
: 标题: [问卦] 一战的壕沟 当时有破解法吗?
: 时间: Mon May 10 03:50:35 2021
:
: 一战的壕沟战术 僵持很久 拖了很久
: 难道当时的武器与科技 没人想出如何破壕沟战术吗?
: 有没有八卦
其实一开始根本没人料到这一仗会打四年多,法军和德军高层都觉得他们会顺利杀进
对方首都开圣诞节Party,结果却是在壕沟里提心吊胆蹲四年。
从拿破仑战争以来,19世纪欧洲各国军队规模都在扩张,单兵火力也变得更强,新型
枪砲更是与时俱进,但战术演进却相对迟缓一些。步兵密集队形冲锋和骑兵突击在战场
上依然十分常见,尽管有克里米亚战争和南北战争的经验,火力掩护和散兵队形的效果
获得验证,但不少指挥官依然认为上述改良只是传统大部队平A战术的注脚,战壕铁丝
网之类的玩意只会出现在围城和大型会战之中,而不是遍布整个战场。
当德、法双方在1914年秋季相互踢到铁板之后,才开始挖掘战壕。这些战壕原本只作
为临时驻防之用,但为了防止敌军渗透侧翼便越挖越长,从瑞士边境拉到北海海边,战
壕本体也越挖越复杂,平行的多重纵深战壕只是基本,许多战壕隐藏在地下,甚至挖到
山丘内部,将整座山头要塞化;当然也少不了挖地道到敌方阵地奇袭或引爆地雷之类的
战术。由于空中侦察技术尚未发达,双方还刻意制造不少假战壕和假碉堡,作为欺敌和
诱敌之用。
面对防御完善的壕沟系统,双方想出的战术其实都差不多,先用重型火砲密集轰炸对
方阵地,平射的加农砲用以击毁障碍物或用破片弹切断铁丝网(效果有限),曲射的榴弹
砲则射入壕沟杀伤士兵并破坏壕沟本体;连续轰炸数小时到数天后才派遣步兵突入对方
的战壕,清理残余的敌军;后来通讯技术改善,步兵甚至可以跟在火砲弹幕后方前进,
在砲击结束时马上占领对方的战壕。
当然防守方也不是智障,平时越接近无人区的战壕守军越稀疏,可能只有哨兵和狙击
手会在第一线出没,后方相对安全的战壕才会布署大量官兵和火砲。察觉到大规模砲击
开始时,士兵会在安全区的战壕中集结,砲兵则推算敌军火砲位置展开反砲击;当对方
砲击结束时代表敌军将开始推进,守方士兵也会抢时间进入尚未被破坏的战壕,迎击即
将涌上来的敌军步兵。夺取被破坏的战壕通常很简单,但要守住却十分困难,这是造成
战斗胶着的主要因素。
在一次大战的前半段,双方高层都认为他们可以打出一场决定性会战来终结没完没了
壕沟战,但每次打到最后都是无意义的消耗人命,战线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久了之后
总是有些脑袋比较清楚的军官会想出新的花招,兵器的改良比较明显:毒气和坦克。组
织术的改良则没那么有名但依然有效:德军的“风暴突击队”(Sturmbattailion)。
毒气刚开始指的是催泪弹,双方本来就有这项装备而且十分常见。在1914年底的战事
中,德国化学家能斯特(Walther Nernst)正好在前方服役,他向上级提议应该集中使用
催泪弹压制敌军从而突破战壕,参谋官鲍尔(Max Bauer)将他的意见上呈,德国参谋本
部便委托化学家哈伯(Fritz Haber)研发新型毒气弹。
哈伯本来不想接这任务,但他觉得若能尽早结束战争,也是好事一件,于是他研制了
氯气弹,在1915年第二次伊普尔战役中首度亮相,杀伤数千名协约国官兵,但战役本身
仍是平手坐收。哈伯的死对头、法国化学家格林尼亚(Victor Grignard)也不落人后,
他负责监制法军的毒气生产,连希特勒也吃过他的芥子气。一战的毒气大战被戏称为化
学界内战,能斯特、哈伯、格林尼亚都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居中穿针引线的鲍尔则在
另一个地方大出风头:蒋介石的军事顾问。
毒气弹虽然能够迅速杀伤大批士兵,但实际效果有限,一来毒气威胁不分敌我,使用
时还得考量天气和风向问题,偶尔会发生毒气被风吹回来的惨事。二来是毒气制造门槛
低,防毒设备也很快普及,大家习惯后就不像一开始那么有效。再加上这玩意让各国都
觉得胜之不武,最后就被禁了。
大约19世纪末就有人提出把火砲装到车辆上的构想,结果没人在乎,到一次大战爆发
时都是如此。法军军官埃斯蒂安(Jean Baptiste Estienne)在1914年时曾提议要在装甲
车上安放火砲,但轮型车辆在凹凸不平的战场上容易卡住,反而成了活靶,埃斯蒂安的
建议并未得到采用。
英国工程师史温顿(Ernest Swinton)则提议将火砲装在拖拉机履带底盘上,大幅提高
越障能力,他花了近两年完成设计图并说服英国军方采用他的设计。英军高层刚开始也
没认真理会他,只同意研发新型拖拉机拖曳重型火砲;这时海军的邱吉尔决定跳出来支
持史温顿,让他的新武器可以在1916年中问世,Tank这代号也是史温顿的杰作,后来成
了新武器的名字。
除了英国之外,其他国家也曾尝试设计这类新武器,其中最有创意的莫过于俄国的
“沙皇坦克”:https://tinyurl.com/7n5m3s86
这是俄国工程师列别坚科(Nikolay Lebedenko)的杰作,出现时间略早于英国坦克原
型车“小威利”(Little Willie),号称可以用两个巨大的前轮辗过各种障碍,但最终
因为重量不平均容易故障,加上体积过于庞大会被集火,只做出一台原型机。
奥匈帝国工程师布尔斯汀(Gunther Burstyn)则早在1911年便提出了他的战车设计构
想,他是第一位设计出砲塔的工程师,但奥匈和德国军方都对他的设计不感兴趣,因此
从未有实机诞生,只剩下后人为他打造的模型留下。
布尔斯汀的战车:https://tinyurl.com/bhp8n3h6 (Motorgeschütz)
澳洲工程师德‧摩尔(Lancelot de Mole)是另一位被遗忘的角色,他本身是位农场主
,自己会开会修拖拉机,他从1912年起便向英国政府提出“履带装甲车”的设计,但不
知为何他的建议每次都石沉大海,一直到一战结束后才被发现。
摩尔的履带装甲车模型:https://tinyurl.com/22nfej2u
1916年参战的Mark I.坦克可以越过约3公尺宽的战壕,轻易辗过铁丝网和大多数的障
碍,视机枪与步枪子弹如无物,对首次见到这怪物的德军官兵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但
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东西绝非坚不可摧,早期坦克的故障率高得惊人、速度比步兵还慢,
俘虏抛锚的坦克比跟他硬拼容易得多,而火砲直击、集束手榴弹、地雷甚至反坦克步枪
都能有效杀伤对方坦克。专门对付坦克的反坦克战壕马上应运而生,其实也不过把战壕
挖深挖陡一些,就能让对方的坦克栽进去出不来了。
除了器械上的较量外,德军方面也着手进行组织调整,抽调出精锐官兵组成突击部队
,装备最好的武器,包含当时仍少见的冲锋枪、火焰喷射器、防弹背心等。在突击队行
动前也会先用火砲轰炸目标阵地周边,接着分成小组接近,但避免与敌方主力交战,而
是寻找防线脆弱之处,用强大火力迅速压制并进行渗透,破坏对方的防御节点,以最小
的代价造成最大的损失。
1918年,在东线战功彪炳的胡提尔将军(Oskar von Hutier)调到西线,他进一步改良
了渗透战术,让突击队、砲兵、大部队甚至空军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胡提尔战术的要
点在于空中侦察引导大规模火砲轰炸,但砲击目标不是前方的战壕,而是后方的联络道
路和补给线,用以隔断前线与指挥部之间的联系;突击队紧随着弹幕前进,小组指挥官
拥有很高的决策弹性,让他们可以临机应变,渗透破坏对方的防线。突击队突入阵地后
,大部队才会倾巢而出,一鼓作气攻城掠地。
渗透突击战术几乎各国都曾采用,但最成功的仍是将其系统化的胡提尔,然而胡提尔
战术大放异彩时,德国的战争力量已经捉襟见肘,精锐的突击队员每次行动都伤亡惨重
且无法补充,同样的战术自然难以为继。后来的闪电战学说很大一部份受到胡提尔战术
的启发,只是主角改成了装甲部队。
后来航空技术发展成熟,加上欧陆各国采用多兵种配合作战,大规模壕沟战的效果便
大打折扣,反正不管挖到哪,头上都会有炸弹扔下来,或是挖到一半,对方的坦克已经
绕过去了,那么自然就不会有人想用这种堆尸战术。只剩下城镇战和一些缺乏多兵种协
同作战能力的地方才能见到比较复杂的战壕。
: 推 Sianan: 有 火砲弹幕徐进压制阵地加上风暴突击营 也是德国后来二 05/10 04:00
: → Sianan: 战闪电战的雏形 05/10 04:00
理论上最有效的解法,但大家想到时已经打到没力了。
: → A6: 坦克不就是用来解决这问题的... 05/10 04:00
坦克原先是拿来破机枪阵地和铁丝网,掩护步兵攻击用的,早期坦克越障能力没那么好。
: 推 jeffrey0929: 火焰喷射器 05/10 04:03
仇恨值超高的武器,得先想办法冲进对方战壕才能大杀四方。
: 推 asiaking5566: 刺刀冲锋 05/10 04:12
1914年的法军欢迎你的加入。
: 推 akko76815: 莫洛托夫鸡尾酒 丢一丢自己就跳出来给你练打移动靶了 05/10 04:20
先别提这东西1940年才出现,双方战壕通常距离约1km,半路上应该就被狙击手爆头了。
: 推 niniko: 霰弹枪啊,跳进去左右各一发清洁溜溜 05/10 05:41
: → niniko: 战壕清道夫,打的德国哀哀叫 05/10 05:46
: → niniko: https://bit.ly/3uArsaP 05/10 05:46
Winchester M1897,美国人拿霰弹枪杀进去的时候还被德国人抗议QQ
: → dovepacket: 水攻 05/10 06:19
有效,一堆人得了香港脚。
: 推 a25785885: 之前看美军影片 还有东欧战争影片 壕沟还是现役战术啊 05/10 08:10
: → a25785885: 没有壕沟 你要步兵怎么打原野战 05/10 08:11
现在还是会挖,当作临时性防御工事,躲砲击还是很好用,
只是不会挖个几百公里或盖好几层了。
: 推 k258610: 现在的飞弹已经能钻洞了…现在讲究的是速度快作战单位但 05/10 09:14
: → k258610: 小功能多,壕沟没那么好用了 05/10 09:14
: → k258610: *行军速度快、作战单位小、有复合功能 05/10 09:16
钻地飞弹很贵的,拿来打小兵CP值太低了吧。
作者: grant790110 (历史的过客)   2020-05-11 01:52:00
先推再看这一篇文章值 859 Ptt币 你发八卦版太可惜了
作者: yadogdog (叶豆豆)   2020-05-11 01:54:00
一战王
作者: kent00216 (碰碰巧克貍)   2020-05-11 01:54:00
有点
作者: showdoggy (土司包)   2020-05-11 01:56:00
太晚了 看一半想睡
作者: zszsdd (平民蚂蚁)   2020-05-11 01:57:00
长知识
作者: ncdonalds123 (benben)   2020-05-11 01:58:00
作者: dan5120 (别乱Q 屾(゚皿゚メ))   2020-05-11 02:00:00
859纯手工 好猛
作者: c26535166 (RH8)   2020-05-11 02:01:00
好文都没人回
作者: doomhammer (流浪大酋长)   2020-05-11 02:01:00
战争果然会推动(杀人)科技发展
作者: ruby00514 (黑夜的星空)   2020-05-11 02:04:00
太晚了 不过平时也不有人看就是 都马变成网军大战
作者: kps1247 (我的妹妹才没有那么少)   2020-05-11 02:04:00
这篇很赞
作者: soulboy330 (soulboy)   2020-05-11 02:06:00
好文先推早上再看
作者: Bird890813   2020-05-11 02:08:00
作者: khastw (khas)   2020-05-11 02:09:00
值得推!
作者: jump693 (梦想追寻者)   2020-05-11 02:12:00
太猛
作者: polestar0505 (notmolester)   2020-05-11 02:13:00
战争真的是科技发展的主因 只是对经济太伤
作者: CGSBN (成功键盘侠)   2020-05-11 02:13:00
太好看了 推
作者: katori (云淡风轻)   2020-05-11 02:14:00
专业好文
作者: iampig951753 (姆沙咪猪)   2020-05-11 02:16:00
我比较好奇这时候中国军队有火器了吗ww
作者: tfoxboy (香蕉大象皇)   2020-05-11 02:16:00
挖 要发兵打回南京城么
作者: magic1104 (美雞客)   2020-05-11 02:18:00
太厉害了
作者: m122e (m122e)   2020-05-11 02:19:00
风暴突击队就德二最后的烟花 在皇帝会战这把德国最锋利的长枪断折后 德二就GG惹
作者: dkfs789 (我有妹妹)   2020-05-11 02:20:00
作者: jasonpig (柑仔人)   2020-05-11 02:21:00
作者: chungb (阿强一号)   2020-05-11 02:22:00
作者: DH3020 (ckcloud)   2020-05-11 02:22:00
太可怕了吧,一堆人得香港脚,这没立国际法禁止吗?
作者: xru03 (KCC)   2020-05-11 02:23:00
作者: deathslipkno (Soloist)   2020-05-11 02:23:00
看完了给推
作者: cerberi (cerberi)   2020-05-11 02:23:00
作者: g60710 (yuchen)   2020-05-11 02:23:00
推 半夜涨知识
作者: zxcasd848 (墨竹)   2020-05-11 02:31:00
推 写得很好 能再多说一下一战相关的知识吗?
作者: perytech (Eric)   2020-05-11 02:32:00
好文推
作者: hank61204 (荒城月)   2020-05-11 02:33:00
好文推
作者: wes32670h6 (Andy)   2020-05-11 02:33:00
现在看到这种知识文都很怕胡歌老公跑出来
作者: qwe04687 (国一臭宅)   2020-05-11 02:36:00
优文
作者: sx4152 (呵呵)   2020-05-11 02:37:00
这一篇文章值 859 Ptt币
作者: micotosai (日本语が半人前の俺様)   2020-05-11 02:37:00
一战的结果让法国all in 地下堡垒,地铁移动化,结果德国的装甲部队战略无视化破甲,一整个浪费钱
作者: Mood10207 (夏啦啦啦啦)   2020-05-11 02:40:00
作者: hi5705 (CSW)   2020-05-11 02:40:00
专业推
作者: a58524andy (a58524andy)   2020-05-11 02:43:00
push
作者: Karlsland (Erica)   2020-05-11 02:44:00
优文 起床在看
作者: allenc38 (爆)   2020-05-11 02:44:00
为什么总是德国在战术思想上领先? (闪电战,弹幕+突袭兵)
作者: adi5566 (阿滴5566)   2020-05-11 02:47:00
超猛
作者: noname22 (noname)   2020-05-11 02:48:00
涨姿势推
作者: liuedd (~柳橙~)   2020-05-11 02:48:00
如果空战还没发达时,所以结论要怎么对抗壕沟战?
作者: junki8957 (王子)   2020-05-11 02:51:00
战争系
作者: reexamor (gtc)   2020-05-11 02:55:00
U文!还好后面胡歌老公没出现XD
作者: augustus215 (augux215)   2020-05-11 02:57:00
作者: tym7482 (Max)   2020-05-11 02:58:00
长知识了
作者: aioloslin (艾尔菲斯)   2020-05-11 02:58:00
突然想起美国对越共,挖地道作战
作者: antigidu (YaSu)   2020-05-11 02:59:00
你一战系? XDD
作者: wolfgang1113 (SENS)   2020-05-11 02:59:00
我跪着看完了
作者: a313102002 (fhjj)   2020-05-11 03:02:00
作者: dhtsai (tsai dzeng-han)   2021-05-13 00:18:00
当时内燃机刚发展,早期履带车有推土机的影子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1-05-13 01:07:00
作者: celeste53 (ajou)   2021-05-13 07:52:00
作者: ben101068 (ben101068)   2021-05-13 10:33:00
胡提尔的突击队在1918皇帝会战是成名作,但是发明这招的其实要算是俄国1916打爆奥国的勃罗西洛夫攻势
作者: Su22 (装配匠)   2021-05-13 23:13:00
顺便问,水管上的The Great War每周系列是不是有些没中文字幕
作者: HarukaJ (神王川春贺)   2021-05-14 03:11:00
布尔斯汀跟德摩尔的战车设计加起来除以二就跟近代坦克相去无几了的感觉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1-05-14 06:36:00
Great war的字幕本来就是网友自发加注的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1-05-14 18:59:00
作者: goodrain (mr.fu)   2021-05-15 14:00:00
哈伯就是哈伯法制铵的那位
作者: iamoldtwo (目标:单手脚离地拉单杆)   2021-05-15 18:02:00
壕沟脚
作者: immmy (immmy)   2021-05-18 09:49:00
跟这些脑袋有洞的工程师相比,我只服化学家!
作者: rjjq0305 (rjjq0305)   2021-05-20 20:09:00
先推再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