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二战时北非多国作战部队的协调(4)

楼主: puremonk (紫罗九音)   2021-05-07 22:07:46
和同盟军不同,轴心军的德义两国的军事传统一开始便相差极远:虽然一战后共同的死敌
法国让两国最终走到一起,但是其过程也是充满不确定性:直到1939年德国确定放弃南提
洛(South Tyrol, 今北意大利波尔察诺-上阿迪杰自治省)以前,意大利一直将德国视为
可能的假想敌对国之一;即使在两国达成该区的协议之后,无法完全放心的墨索里尼仍下
令在该区边界建筑军事防线及要塞。
诚然,虽然两国陆军的共同敌人是法国,但是在其他军种的战略差别却很大:德国海军以
阻断英法的补给线为主要战略目标,意大利海军则是要维持地中海与北非的殖民帝国交通
线;德国空军以战术密接支援其陆海军为重要目标,身为空军战略理论发祥地之一的义国
空军则是追求以攻击敌国大后方的战略轰炸为主要思想。
虽然在二战爆发后义国在海陆空三方面乏善可陈的表现让其沦为德国的“跟随者”,但是
其地理位置和现有战力仍然是德国在战胜法国规划下一阶段战争时的重要盟友;有时甚至
于可以说是过分的高估其战力:以东线德苏战争为例,虽然德国参谋总部早已清楚义国远
征军无论在训练、装备、后勤组织上都强烈的不足,但是他们在计算战斗力时仍然将义国
步兵师和德国步兵师视为同等并给予明显过长的防线;这些几乎等同自我欺瞒的规划也让
德国的重要盟友在东线战争中伤亡惨重而且分走了原本可以用于北非的重要资源。
然而在北非情况却不太一样:德国高层视北非为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因而不愿意过分干涉(
这点和意大利高层看法一致),一开始计画救援北非的德军其性质也是阻碍部队(
Sperrverband)性质而无代客为主的计划;然而,随着德军的正式涉入北非战事,和义大
利的合作也随着战况有着阶段性的变化,在这里先简介一下北非德军在整个德国大战略中
的起始,再谈到和其盟国磨合的经过:
德意志非洲军的起源和在北非战事时的地位(1941年2-4月):
德军涉入北非战事源于希特勒在1941年2月颁布的第22号战争指导,勾勒出北非德军的任
务范围和权限:在意大利战区的德军部队将归于其相关战区的意大利指挥官作“直接的战
术”指挥;但,在纪律、人员和补给等方面则由其德军指挥官作调度。这乍看之下似乎是
直接让北非德军直接让意大利调度的不合理指令却有其他但书:“…但,如果对德军部队
的调动在其指挥官的意见中将导致失败进而伤害德军的名声,他必须在向义军高层告知后
(经由陆军高层)寻求我的决断。”此但书正是隆美尔在前中期得以获得足够作战自由,
以及遇到大部分争议时得以强渡关山的依据:他有着跳过整个指挥链直达“天听”的特殊
权限。在第三次艾拉敏之役轴心军最后的败退前,隆美尔随时都握著这张王牌,不时加上
迂回的话术达到其目的。
要注意到的是,此权限在德陆军指挥体系内也依然适用:在1939年时,德军派遣专精装甲
部队作战的军事观察员评估在非洲作战的各种需求和限制。其报告中在军队规模方面提到
:“有6个装甲师和机械化部队即可征服埃及;再其之上补给将会出现困难且不必要。”
。在接到任命且实地飞到非洲作第一手的观察后,隆美尔本人显然认为计划中的2个装甲
师(也就是非洲军;此时编制中并无第九十轻装师)确实不足,因此在情势稍稳回国回报
情况时他便直接向时任陆军参谋总长的哈尔德(Franz Halder,1884-1972)提议北非德
军应该要增加2个军(也就是增加到报告中的6个师);在哈尔德告知无增兵打算后,(据
他自己的记载)隆美尔同样向陆军总司令部和最高统帅部力陈己见,但只得到相同的回答
。但这其实也不意外,毕竟此时攻击苏联的作战已经决定,德国并无分兵的余力。
虽然隆美尔从陆军高层方面收到的命令是稳住情势即可,但是遵循德国传统,他手上有着
一定程度行动自由的依据:上述的三个上级再三强调,北非德军的角色并非是“阻碍部队
”而是“机动的打击部队”;的黎波里的防守必须要“机动的防御”才能成功“…扭转局
势”。希特勒在和墨索里尼讨论援军的会议上,(在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的强调下
)甚至提到如果义军仅打算死守的黎波里一带,他将撤回援军。因此在一开始,隆美尔便
有了足够的授权(或者我们可以说是借口)来让非洲德军独立于意大利指挥体系外独立行
动;面对意大利(理论上的)上级对他行动的质疑和不同看法,他只要请对方请示(德国
)最上级即可。而在的黎波里危如累卵的节骨眼上,要其上级请示义军最高统帅部再去和
德方最高层级协商出相关决策显然是在时间空间上都不可行的。
这些决策文化上的冲突马上在轴心军第一次夺回席兰尼加时发生:1941年3月24日隆美尔
从德国返回非洲途中经过罗马,并接到了义军高层包含墨索里尼和利比亚总督加里波底的
指令,说明非洲军不可越过的黎波里坦尼亚和席兰尼加交界的艾阿格海拉,但是在同一天
德军已经超过并推进到其东北方约40公里的梅尔沙艾布里加隘道,隘道外围的洼地和其南
方的绿洲在轻微的交战后被德军占领。德军第五轻装师师长斯图莱赫(Johannes
Streich, 1891 – 1977)请求攻击隘道的许可,隆美尔随即批准其自由行动。在经过一
个星期的准备后,德军于3月31日开始进攻,在短暂的激战后击退英军并进占该隘道。斯
图莱赫随即下令德军跨过交界往东北追击,并于4月2日进一步攻下席兰尼加西南方重镇阿
吉打比亚(Agedabia)。
到达前线的隆美尔请求义军前进并巩固已攻下阵地,但是遭到加里波底的强烈反对,以补
给不足为由要求德军立即撤回。4月3日德军高层的命令也来到,看起来似乎是确认义军高
层的命令:“固守…除非敌军机动部队已经毫无疑问的撤离…”;隆美尔可想而知的解释
为:因为英军已经全面撤离,因此指挥官“…拥有完全的行动自由”。当晚义军高层也传
来更改过的新命令:如果情况许可,“…允许继续(当前的)作战”。于是加里波底也不
再反对,并指派义军机动部队尽快赶到前线;轴心军第一次旋风式的重夺席兰尼加作战也
正式展开。
这段作战前夕的高层小插曲我们可以观察到:首先,北非德军的指挥官处于两个指挥体系
下:一个是其(理论上的)直属长官义军殖民地总督,另一个则是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和陆
军总司令部。除了一开始的过渡时期外,任何北非的作战方案,都必须经过上述部门麾下
参谋群的审核方可执行。再者是德军给予前线指挥官一定作战弹性的传统让北非德军指挥
官和参谋本部的参谋群形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并得以在大部分情况下绕过义军高阶指挥官
进而掌握前线的指挥权:隆美尔显然知道上级的意图是固守该地,但是“…实在是因为机
不可失”。第二是义军指挥高层使用补给作为限制北非德军作战的意图:虽然义军官方战
史记载“…隆美尔和其管辖补给的意大利上级的冲突…”暗示著前者不像后者那样精于后
方补给行政等重要事务,但是并没有回答为何义军最高统帅部一纸允许自由行动的命令便
足以让其放弃先前的强烈反对转而让义军加入作战;处于现场的义军指挥官无疑处于两难
:他们必然比远在罗马的义军高层了解现场情况,但是接到的命令却又不容他们轻易推翻
;此外义军相对低比率的机动化部队让他们自然的倾向于能让一般部队也发挥战力的守势
作战。随着双方合作渐久,这也发展成北非德义两军的一种默契:在义军一般部队能够据
守阵地的前提下,让义军的机动部队参与德军的前线作战,不仅可以保住国家的颜面,也
可以提供德军必要的帮助。这样的默契将会保持到轴心军北非败势明显的1943年才改变。
德义两国对于北非轴心军指挥权的争夺及其对前线指挥作战的影响(1941年4月到6月):
尽管德国高层拒绝了隆美尔的增兵请求,但是随着4到5月在多布鲁克一带的数次作战也让
其了解到北非德军有必要加强。此时在前2个月的德军内部指挥系统的小插曲也让事情朝
当事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5月中时隆美尔解除了麾下数个重要幕僚和指挥官的职务并
把他们送回国:包含非洲军参谋长、军作战处长、第五轻装师师长斯图莱赫、师作战处长
、装甲旅旅长、步兵团团长以及其他数名军官,等于是要求上级替换这些人。陆军总司令
部可以理解的暴怒并且向最高统帅部抗议,但是并无结果。当时大多参谋本部的参谋群们
的看法是认为隆美尔此举显示其难以合作的个性缺陷,而在哈尔德眼中,其受到“最上层
”的青睐因此难以动摇其位置让他成为手中的烫手山芋。
然而,撰写相关人物传记的历史学家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何隆美尔和其下属在这个时期有
过如此激烈的冲突?他们认为此次冲突可能是源于陆军总司令部(哈尔德)和最高统帅部
冲突的延伸:隆美尔并不是陆军一开始选择的北非德军指挥官,其任命毫无疑问有受到希
特勒个人偏好影响;但是选择斯图莱赫作为第五轻装师师长也同样的有争议:首先,他原
本任第五装甲师麾下第十五战车团团长,但是第五装甲师在法国战役的表现并不出色,以
至于其直属长官第十五摩托化军军长霍斯(Hermann Hoth, 1885-1971)在作战进行中便
解除了第五装甲师师长职务,并将该战车团归于其麾下的第七装甲师指挥(当时师长即是
隆美尔);即使如此,斯图莱赫却在1941年1到2月连续升级3阶为装甲师师长(究竟是不
是在知道北非援军将会扩编成一个装甲军而且军长将会是隆美尔之后接受的晋升则因为时
间点过近而难以确认)。再者,当其归属于第七装甲师麾下指挥时,曾因为渡桥用具的所
属问题而和其上级隆美尔有过摩擦:根据记载,虽然渡桥工具确实属于该部队所有,但是
第十五战车团动作太慢,而隆美尔因为分秒必争因而直接命令将其用于第七装甲师渡桥。
在有过这样争议的情况下,其是否适合作为一场长距离机动战当中重要角色装甲部队的指
挥官,且与曾有过争论的上级共同作战,是要打上问号的。
很快的,两人的争端在轴心军的追击时期再度被点燃:根据隆美尔自己的记载,4月3日(
收到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并且解释为可以全面追击的当日)时斯图莱赫向他回报车辆状态需
要休息整补,他随即因“机不可失”拒绝;下午时又收到第五轻装师的报告说需要四天来
运补该师所需的燃油,认为此等效率“骇人听闻”的他随即命令该师冒险用所有的车辆回
到后方装载完一切需要的补给再运回前线来快速解决此问题。这些行动也许在瞬息万变的
作战途中是必要的,但是这毫无疑问的无助于两人之间的关系;根据隆美尔当时一位副官
的回忆,之后隆美尔几乎可以说是鸡蛋里挑骨头的开始找斯图莱赫的麻烦。
5天后的4月8日,轴心军已经横跨超过220哩,包围并攻下了席兰尼加中部重要据点米奇里
,并俘获了英军席兰尼加司令部、第二装甲师以及印度第三步兵旅,并且整补准备下一波
的攻击。4月10日早上,轴心军的机动部队已经追击到距离多布鲁克要塞10哩远的地区,
并且在要塞防线前暂停了进攻;由于看起来英军打算放弃所有外围阵地并固守要塞,隆美
尔随之命令和义军交接完防务的第五轻装师沿着滨海大道前进到要塞以东以完成包围圈,
并命令义军的阿里提师前进到要塞东南的艾阿登阵地;虽然受到要塞守军的砲击阻碍,此
一行动在11日完成,更多的部队随之慢慢赶上并且开始准备对要塞的进攻。11日德军第一
次对要塞南方阵地发动攻击,但是在英军强大的砲火和装甲部队反击面前没能越雷池一步
。12日席兰尼加最东边的港口巴尔地亚被德军侦察营占领,同一时间隆美尔从要塞东南方
发动一次试图攻下要塞的攻击;由于主攻的德军对于要塞结构一无所知,攻击在要塞外围
反战车壕前便停滞下来。
更多部队赶上后,轴心军在13-14日之间的夜晚对南方阵地发动奇袭:德军步兵部队在义
军砲兵部队的掩护下跨过反战车壕并在和守军激战之后成功在外围阵地撕开并守住一道缺
口;德军装甲部队早上从缺口往要塞内部挺进,但是义军砲兵部队没能跟上,随后在国王
十字路口以南约2-3哩处遭遇守军的伏击和反击,损失了38辆战车中的17辆并被迫撤出;
根据隆美尔自己的记载,由于装甲部队不顾巩固阵地的步兵部队擅自撤退并且让守军补上
阵地缺口,让步兵被截断在要塞防线内。震怒的隆美尔命令第五轻装师重新突破防线并救
出友军,但是该师已经无力进攻;隔日弹尽援绝的德军第八机枪营残部投降,轴心军蒙受
了280名死亡或被俘的损失。
要塞守军在要塞西南方的拉斯艾马道尔山地布置了强大的砲兵并且不时威胁到重要的滨海
公路补给线甚至于其西方4哩的艾克罗马,隆美尔打算用仍可作战的阿里提师搭配少量的
德军部队在17日攻下此山地。然而义军明显并无攻坚的战力,因此在英军的反击下反而被
俘了近千人。至此,隆美尔只能承认当前兵力不足以取得有意义的战果,转而防守并等待
更多部队到达。虽然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进一步的进攻可行,但是陆军总司令部强力反对
,指出接下来的对苏作战在即,陆军方面并无余力派出多余部队支援,接下来的一周轴心
军转为包围要塞并巩固周围到边境阵地的策略。
22日时要塞守军发动了一次最具威胁的反击:澳洲部队由拉斯艾马道尔山地居高临下发动
攻击,攻下了其西方约1哩由义军据守的高地;同一时间另一波澳洲部队由滨海公路展开
攻击,往西推进了约2哩并直接威胁到轴心军的后方补给线。隆美尔急派德军驰援,但澳
洲部队满足于其战果而主动退回要塞,轴心军没能反击取得战果。此次奇袭虽然澳军成果
丰硕,但也提醒了隆美尔要塞西南方高地的危险性,并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其下一步的攻击
计划。
23日时战火在与埃及的边境地区再度展开:英军试图攻击巴尔地亚以南的卡普左,但被已
经加强的德军击退;但是此攻击已经威胁到边境一带的后方安全,于是隆美尔强化边境一
带的德军部队,并对边境区域展开威力侦查。加强了的德军在26日攻下极具重要战略位置
的哈法亚隘道;隆美尔留下少量部队固守,大部分机动部队撤回要塞一带担任反击预备队
的角色。
感觉到多布鲁克到边境一带兵力不足且敌军增援似乎在增加,陆军总司令部派出包拉斯为
代表在27日到达前线和隆美尔讨论进一步作战的方案以及交换双方对于当前情势的意见。
仍然打算尝试攻下要塞的隆美尔提议在30日集合已经休整完的第五轻装师(斯图莱赫此时
已经被解除职务;该师由另一位指挥官代理指挥)、第十五装甲师的步兵前导部队和义军
的阿里提师,联合对要塞西南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击。隆美尔回报当前补给情况充足,加上
加里波底于28日批准此攻击计划,于是包拉斯在29日也批准了隆美尔的攻击计划;但是会
议中他提醒,身为陆军总司令代表,他有权随时终止此攻击行动。
30日夜幕低垂的下午6时15分,攻击如计划在空军和砲兵的一波前导攻击后发动。担任攻
击左翼的第十五装甲师步兵由于缺乏装备且对敌方阵地缺乏了解,因而陷入苦战且伤亡惨
重;但是担任正面攻击的第五轻装师战斗群成功突破并攻占山地的外围阵地,在防线上撕
开一个约2公里的缺口。隆美尔这次显然保守稳重的多:在前线监看整个攻击行动的他命
令已经深入防线3公里的部份第五轻装师战斗群转为守势,并命令其中一个装甲部队在隔
日早上8时往东北协助左翼步兵的进攻;同时另外一股装甲部队则是前往协助右翼同样无
法突破外围阵地的阿里提师。这让整个防线的缺口得以扩大为约4公里宽3公里深,并且占
领了整个山地的阵地;但这同时也分散了进攻的兵力并且失去了一开始的奇袭效果。
包拉斯认为需要更多兵力才能突破重重阻碍的港口要塞,隆美尔也随之在下午命令部队固
守占领阵地,基本上等于放弃整个攻击计划。要塞守军在1日晚上到3日数次发动反攻试图
夺回山地阵地,但是都遭到击退。此时德军弹药开始吃紧,于是包拉斯在和非洲军军需处
长及意大利高层讨论后回报陆军总司令部,说明非洲德军的补给组织需要强化,轴心军第
一次对席兰尼加的反击作战也到此告一段落。
整场作战是德义两国第一次的合作,可以理解的问题多多:在现场指挥方面,隆美尔理所
当然的运用手中资源和话柄来无视理论上的意大利上级,但其上级也很清楚作战成功与否
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补给情况是否能够维持,而补给在高层制定北非整体战略时便已经定
调为由意大利提供(甚至于提供德国士兵并不习惯的食物),因此意大利方面也随时有可
以制肘的后勤王牌;虽然战史学家对于隆美尔初期对于多布鲁克要塞躁进的进攻以及对于
意大利军队过份的高估多有合理的批判,但是这里也要注意的是这场战斗是两国陆军第一
次合作,双方对于彼此的训练、教范、武器甚至于通讯等等都有许多磨合的空间;此外如
果看同时间德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对于对苏作战的规划,我们可以发现另外一条
平行线:同样的理解到义军缺失却同时高估其战力、给予超出其能力界限的作战目标,以
及在补给达到极限时订立超出极限的作战计划(台风作战,其实这样比较不太公平,因为
隆美尔最后成功的封锁住要塞守军);讽刺的是,造成1941年冬天时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
一正是在5个月前狂批隆美尔的哈尔德。我们由1942年的战事可以看到,德军高层并没有
学到太多教训,仍然维持着近乎一厢情愿的作战计划;相对的,北非德军理解到两国在北
非的处境,在与义军高层沟通之后强化了义军机动部队,较成功的将其运用于作战当中。
德义双方的磨合不止在陆军方面,海空军方面亦同:1941年1月北非战线崩溃在即的紧急
时刻,德国紧急指派了空军第十军到西西里岛并对英国海军和运补马耳他岛的补给船队展
开攻击。虽然其结果只有重伤一艘战列舰和轻巡洋舰(后者被迫自沉),但是其宣示著战
争初期对英国海军相对安全的地中海区域已经过去,接下来的每次运补都必须格外小心轴
心军的海空军袭击(一开始相对安全是因为意大利空军开战之时并无设计专门攻击船舰的
飞机)。但是由于意大利空军各方面的问题,德国空军需要涵盖多重的任务:除了支援北
非德军外,还需要保持地中海东西部的警戒或攻击、保护利比亚航线船队的安全、侦察或
攻击英军大后方的埃及以及护航意大利海军的行动,不可避免的分散了其兵力而无法兼顾
每一方面:北非德军反攻席兰尼加时,其空军直到4月30日攻击多布鲁克时才得以提供较
强力的空袭支援即为一例。
随着3月英国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希腊时,来自德国方面压迫义军海军出击的压力也越来越
大;德国海军参谋本部甚至荒谬的提议说德国应该派出参谋军官直接参与前线的船舰指挥
,以让义国海军能够更有效的对抗英国地中海舰队。然而,即使德国空军已经承诺支援并
派出联络官登舰协调行动,3月27到29日的马塔潘角海战仍然是意大利海军的一场灾难性
挫败;缺乏航空母舰的意大利海军在协调空军方面是无法胜过有航空母舰在场的英国海军
的。分散的德国空军兵力在护航利比亚船队上同样出现窘境:1月时空军第十军成功压制
马耳他岛并迫使英国空军暂时撤离其轰炸机队;然而,随着空军兵力分散到希腊和其他地
区再加上英军高层决心强化马耳他岛,不论补给总量或是德军分到的量都开始下降:
德军 德军 轴心军 轴心军 (单位:吨)
(自意大利出发) (到达北非) (自意大利出发) (到达北非)
1941年2月 25,276 24,102 80,352 79,183
1941年3月 43,424 41,149 101,800 92,753
1941年4月 33,808 28,504 88,597 81,472
1941年5月 24,294 24,294 75,367 69,331
1941年6月 37,848 37,848 133,331 125,076
虽然就百分比来看超过8成成功卸载(资料来源的意大利海军官方战史也持此看法,其他
战史学家也有据此数据认为整个北非航运战意大利军是胜利的看法),但是只看成功率却
不能了解全面的问题和轴心军在北非的运补处境:举1941年5月为例,该月德军第十五装
甲师经由班加西到达北非并前往前线,理应增加的德军吨数却不增反降,理所当然的当月
也是德军补给最吃紧的时刻。其背后的原因自然和轴心军在地中海地区活动的海空军有关
:在战事开始升温后,意大利海空军终于认识到彼此以及和德空军合作的必要性,尤其是
后者对于马耳他岛以及英国海军的压制更是运航船队得以安全到达的重要前提;在德空军
分兵希腊等地后,小心为上的义国海军自然不愿意在没有空军护航的情况下轻易冒险组织
船团运补,其结果便是和支援兵力不成比例的补给总量下降,以及前线部队补给弹药出现
捉襟见肘的窘境了。
1941年2到5月双方一连串在北非和地中海的冲突,就轴心国来看问题很明显:文化差异过
大和信任度仍然有待加强的双方仍有许多需要协调磨合的,而这也是接下来双方军政高层
协商的重点项目,只是一如往常的,其结果通常也都是折衷且充满妥协的。
作者: roseritter (满城皆带闪光弹)   2021-05-07 22:19:00
push
作者: windpeter (风之夜月影)   2021-05-08 01:27:00
记得之前有看过德义高层还不希望双方基层太亲近
作者: ajqk (天冷)   2021-05-08 01:41:00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21-05-08 03:54:00
作者: saberr33 (creeps)   2021-05-08 11:40:00
作者: a420360 (岭月)   2021-05-08 16:45:00
作者: hanfstangel (小野妹子)   2021-05-08 22:23:00
推 英美和盟国好歹还有最高统帅部化解争歧协同战略轴心国能扮演类似艾森豪角色的宅希每次造访罗马几乎都在法西斯总部大谈特谈他独到的地缘战略见解义方自墨索里尼以下也没人敢打断他的兴致要求谈公事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21-05-10 01:49: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