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20-10-10 21:39:16
https://fatisuya.pixnet.net/blog/post/47375463
在知名的瑞典公司Paradox 的作品里面,有一款以二战为背景为主的游戏〈Heart of
Iron〉,一般译为〈钢铁雄心〉。在里面对于各国军事理论学说有着详细的设定,并将之
分成四种,在最新的一代分别是:机动作战学说(德国)、优势火力学说(美国)、决战计画
学说(英、法、日)、大规模作战学说(苏),都有其特色属性跟对应的玩法;不过游戏中并
不会解释说明这些学说的内容,玩久了也是会想了解一下这些设定从何而来,是什么样的
意义。前阵子简体市场最大的军事出版社指文出了本书:《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
役层级发展史》,翻阅了一下,发现是讲述自二战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对于战役层级的作战
学说,正好符合需求,于是深感兴趣,唯一妨碍我立刻买它的原因就是价钱了。
本书作者罗伯特‧M.奇蒂诺(Robert M. Citino)是美国著名的军事历史作家,专长是二
战跟德军的作战理论及其影响。《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是他关于战争学说理论研究的第
二部作品(第一部是《寻求决定性的胜利》,目前没有翻译),讲述从二战到波斯湾战争这
段二十世纪后半的各大国的研究与实践。
任何一位顶尖指挥官,对于其战争艺术的追求,无非是以最少的损失,获取最大的战果。
而要达成这种成就,作者指出,自古以来的名将都是把握一个原则,随时保持机动,切忌
强攻,寻求在战场上的突破口,从弱点给予敌人重大打击,形成决定性的胜利。从古代的
《孙子兵法》到近代的《战略论:间接路线》,无不是强调这种概念。
‧一战的遗产
自从机关枪的发明,加上壕沟跟铁丝网及各种大砲,战场上的优势越来越向防守方倾斜,
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的几场陆上会战即已有这种现象萌芽,亦即,运动战越来越难施展,
最终消耗战化。不过施里芬依然计划著透过运动战来打出一场“坎尼式的胜利”。作者指
出,概念是对的,但他忽略了汉尼拔是在一个小区域打出的会战,而一战德军却要在将近
半个西欧运动,两者需要的运输力量跟通讯难度差之何止千里。当小毛奇在后方指挥部面
对上百份混乱且各自矛盾的电报索性放弃干脆凭直觉下令,我们也不难体谅了。
‧德国先制
基于容易四面受敌的地理位置,从普鲁士时代开始,德国就注定了必须在有限的人力、资
源跟纵深的情况下,打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坦克的出现成为各国利用来恢复运动战的一
种工具,但具体该怎么做,列强们都在摸索。德国本来受制于和约在进度上是落后的,他
们最终在二战以装甲机动为核心打出的“闪电战”震惊世人却是历史的某种偶然。事实上
苏联人在以图哈切夫斯基为主的一派在装甲作战上走得更远,“大纵深战略”讲求以多兵
种协同正面打击出缺口,装甲机械做为第二波、第三波深入追击扩大战果,辅以空中力量
不断投射确认胜利。这种学说虽然最后因为史达林的大清洗而没有成真,但一度吸引了许
多敏锐的外国观察家的注意。
德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在二零年代跟苏联秘密的军事合作学到很多经验,以古德林为
首等新锐派全都认识到了多兵种混合作战的重要性,还有坚持对战役层面的运动战的追求
,赋予底层军士官极大的临战自主权限的“任务式战术”(Auftragstaktik)的成功,构成
了其在二战初期的优势。而无线电的发明跟机械化则缓解了过去在一战中出现的通讯与运
输的两大噩梦。
战争最终输掉了,作者认为除了主要是政治方面的问题外,德军有个大弱点就是,他们并
没有思考如果“闪电战”失败了的备案,特别是在二战中期,对手们都已经孰悉其战法并
各自发展对应之道之后。
‧红军的不可模仿性
大清洗导致苏联原本领先的优势地位的丧失,他们得用血跟时间去换回。红军大致上恢复
了“大纵深战略”作战方式,利用出色的情报欺瞒敌军,短期内在某段战线集中力量然遂
行其作战,随着其越来越熟练跟物资与人力上的优势,让敌人难以招架。
当然,红军也是有弱点,他们的灵活性的不足,在面对德军的弹性防御始终拿不出好的应
对方法,而在伤亡数字上的轻忽也都令许多外国观察家目瞪口呆。作者于此时强调,每个
国家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条件,去找出最适合的战争学说。他指出,美国军事学者虽然于战
争结束后研究红军时感到敬佩,但他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国家不可能学习,光是这种伤亡数
字就简直难以想像。
‧美国的成长史
美国在两次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们的战役层面的学说却是发展的异常迟缓。
一战中主要是来自法国的指导,结束之后,美国人在坦克的研究上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
们没有像英国陷入步坦谁主谁副的争执,而是直接把这种新式武器定位成协助步兵突破跟
扩大战果的工具,而把敌方装甲交给坦克歼击车去处理。这种思路导致在战争初期美军战
车在虎式、豹式面前毫无优势,而事实上坦克歼击车也无法真正有效对付对手,美国的战
争学说在实际应用上失败的一蹋糊涂。以至于战争初期表现奇差,甚至被英军嘲笑为:“
我们的意大利人。”(两个一起嘲讽也是绝了)
美军真正的开窍要等到布拉德利、巴顿这些指挥官的发挥,他们在盟军于诺曼底陷入僵局
后寻找突破的机会,“眼镜蛇行动”是一场仿制德、苏学说要点的作战,简单来说,就是
于敌方防线薄弱处,用大批的坦克跟战机支援于狭窄正面达成突破,再投入大军扩展战果
。一种结合了大规模物资优势,从正面推进转向运动战的“美国战争方式”。
不过,二战结束后,美军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准备一场实际上未曾发生的战争:与苏联红军
的对抗。这是一场对双方都尴尬的状况。美国不可能在欧洲大陆驻扎足以跟红军对抗的兵
力,他们只能期待友军尽可能拖延到援军到来,而这又取决于第三方的状况而非自己。反
观苏联,实际上只要一集结大军就会被察觉而丧失突袭性,且这也跟他们的学说相违背,
但如果正面对抗实际上在北约的空袭跟核武威胁情况下,红军能占多少优势是可以打上一
个大问号的。
值得庆幸的是战争始终没有发生。考验美军的反而是另外两场区域战争。朝鲜战争是在一
个狭长半岛展开的,它的运动战只在初期人民军突袭跟麦帅仁川登陆后的反击上。而越战
的对手则从头到尾都是想跟美国打一场不一样型态的作战。
美军在这两场战争中的表现都差强人意,但好处是,至少在七、八零年代,陆军展开了革
新运动,他们允许了对于新作战学说的激辩,各种意见浮上台面,但最后定型的是一种集
过去半个世纪学说之大成的“空陆一体战”。简单来说,四个原则:主动、灵敏、纵深跟
协调。首先,指挥官应该抢夺战场主动权,设法让对方措手不及,以全面的行动让敌人所
有力量都遭到攻击,不知何处才是主攻分散其力量,装甲部队趁机寻找薄弱处突破点,用
导弹打击敌后,战机遮断敌援,并使用空中机动力量破坏对方的指挥与通信系统,瓦解其
反抗可能。这种作战需要全兵种的协同,如何保持一致将是作战成功的关键。
很快的,波斯湾战争对付伊拉克成为了试金石。盟军先对伊拉克进行全面的空袭,破坏了
所有防空系统,指挥部乃至总统府,彻底的夺取了制空权。之后再轰炸地面上的各大桥梁
、要道,断绝伊军跟本土的联络及援军的可能。陆军则是先进行佯攻,用偏师跟海上登陆
部队吸引在科威特重兵防御的伊拉克军的注意,然后主力装甲部队从西面较不设防的沙漠
干谷大胆迂回绕后,配合空降部队彻底的完成了一场单翼包围的作战。伊拉克陆军就这么
成为美国“空陆一体战”的第一个牺牲者。不过,作者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学说,只
是把过往的原则重新整,并通过现代更先进的科技再发挥。而且,目前看来似乎只有美国
人玩得起,再次印证了他一再强调每个国家都应该针对自己的条件,去找出最适合的战争
学说的见解。
除了这上述案例外,作者还赞扬了两个小国:以色列跟印度。说来有点讽刺,这个新生的
国家处境是最像德国的。四面楚歌,人力跟资源奇缺,导致他们除了速战速决别无其他生
存方法。以色列军队非常重视战役层面的运动战,而且他们也跟德军一样,放手让底层军
官临场判断,随时把握机会。虽然他们一度因为装甲部队的连战连胜而过度迷信,忽略了
兵种协同惨遭痛击,但很快就又修正回来,继续成为一支保持活力并在实战中得到检证的
军队。另外一个印度比较不那么典型,但同样是运动战的极致发挥,它在孟加拉独立战时
,先耐心确认等中国无法介入,美国鞭长莫及后,不动声色的调集部队,利用机械化部队
跟空降师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陷各大战略要地,在不到的两周内逼巴基斯坦军投降,
完成支解宿敌的任务。
总的来说,作者以流畅的文笔,搭配轻松易懂的战史,向读者展现了德国、苏联、美国、
英国、以色列等各国的学说发展经过。本书理论跟史实并重,可读性高,是部雅俗共赏的
作品。要说缺点的话,一是地图匮乏,读者可能还是要自行去搜寻一下;二是中译本虽然
流畅,但把注解引用的文献也都翻译,可这些本身几乎都没有引进,只是加深读者研究的
困难,多此一举。(听说是政策的关系)
作者更知名的作品是他描述二战德国国防军的三部曲,目前已经有一本翻译面市,有兴趣
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9-05-29 11:20:00
感谢介绍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05-29 11:37:00
感觉非常强大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国の调べ)   2019-05-29 12:39:00
感谢版大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分享书单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9-05-30 05:02:00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19-05-30 07:56:00
作者: chenfm (chenfm)   2019-05-30 14:48:00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20-10-10 22:12:00
推 请问是这本Blitzkrieg to Desert Storm: The EvolutiThe Evolution of Operational Warfare 吗? 我也要找来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10-10 22:57:00
不就跟我讲同一本吗
楼主: fatisuya (伊达枫)   2020-10-11 09:28:00
看你贴了我才想到转过来…哈哈
作者: hsinhanchu (hsinhanchu)   2020-10-11 13:32:00
作者: Uber (Uber)   2020-10-11 16:4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