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gt (皇元界朝)》之铭言:
: 最近在研究马拉战车,发现古中国的马拉战车和古埃及古西台的马拉战车
: 有些不一样。
: 古埃及古西台的战车轮子比较小,也比较轻便(西台的好像比埃及的重一些)
: 轮轴在车厢偏后端,人的重量比较会压在马匹身上
: 而中国的战车轮子很大(比埃及西台的大30%以上),轮轴在车厢正中央。
: 轮子较小似乎机动性较佳,而轮子大似乎稳定性较佳,但转向不易。
: 所以到底哪种设计比较适合战争???
: 如果是以骑兵角度来说,埃及的设计才是体现骑兵的优势,
: 但如果是要冲击敌阵,又好像是需要稳定性佳的战车。
: 埃及战车:
: https://cs6.livemaster.ru/storage/3d/ef/b9a6e4d042e0d699f63c2d1dcano.jpg
: 中国战车:
: https://reurl.cc/mnkKxA
中国跟欧亚草原的体系比较接近
像亚美尼亚塞凡湖鲁查森11号墓出土的双轮车跟中国安阳孝民屯M7墓出土的车很雷同
亚美尼亚出土的双轮车复原图
中国晚商时期的双轮车复原图
两者有许多相同处
1.均为辐条式车轮
车轮皆为多辐条,晚商车轮辐条大多在18~22根,目前出土最多为26根
鲁查森的辐条为28根
2.车轮制程接近
两者车轮直径相仿,辐、毂、牙的结合方式相同,皆是辐的两端分别插嵌入毂与牙
3.车舆形式相同
均为箱形,周壁皆有小立柱
所以大多考古学者认为是由中西亚向外围文化辐射此种辐条式双轮马车
西台的跟中国很接近,稍小一点,不过亚述就跟中国的差异不大了
无敌宫壁画
埃及则走向轻量化路线
图坦卡门墓出土马车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