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z5566 (只剩协志和仁甫的5566)》之铭言:
: 看了上面某一篇突然有感而发
: 汉尼拔的坎尼会战和亚历山大的高加米拉会战应该是我读过的战史里面
: 最依靠指挥官本身的天才/灵光一闪/上帝视角/开外挂(以上形容词请择一)
: 才有办法打赢的战斗
: 反倒是装备技术/士兵素质/战略规划/后勤能力,这些优势才是比较有办法复制的吧
: 假想某天撞到头,醒来发现自己人在两千多年前,不小心替换掉汉尼拔/亚历山大的灵魂
: 根本不可能有办法在战场上抓到步兵佯退(汉)/骑兵冲锋(亚)的时间点
: 所以到底是为什么会说将帅都想重现一次坎尼?
坎尼最大的特点在于把战场上敌军的优势兵力消灭到几乎殆尽,这是大多数名将在颠峰之
作也没能达成的。
亚历山大虽然大破波斯军队数次,但是以寡击众通常仍是击溃而不是歼灭。
南北战争中,罗伯特李将军的“完美战役”Chancellorsville战役虽已是难得的经典策略
,但是也只是将两倍于己的北军逐退并取得较佳的交换比,石墙杰克森还阵亡。企图用劣
势兵力将敌方主力近乎全歼实在太困难、太少有了。
即使是拿破仑和腓特烈大帝,几次重大胜利也多是击溃战,还没有坎尼那样将敌方战场上
主力一次全灭的(就我印象所及,有误请指教)。
坎尼在古代可能只是代表战况惨烈以及取得关键胜利,所以1636年的Wittstock战役被时
人比喻为坎尼再现,但是这场战役虽然出现了以寡击众(有争议)以及侧翼包抄,但是新教
军队并未成功歼灭天主教军主力,战术上也不够压倒性。
就我先前阅读一些书籍文章的感想,坎尼战役真正被提高到军事策略上的最高标准,或许
是18、19世纪以后的事情。
越到近代,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终于成为巨人之间的绞肉,从中诞生的是消耗与歼灭两条
道路,而数度兴起的堡垒与防线构筑技术更加深了突破僵局的难度,让透过消耗战取得攻
势上的胜利变得代价太过高昂,但是又似乎难以避免,成为军事理论的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将领为了回避惨烈的消耗,都寄望于一举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尤其
是若能以劣势兵力将敌方主力包围歼灭,那就能够回避现代化征兵制以及列强经营既设防
线造就的泥淖消耗战局。
是以一战爆发之初,德、法、俄、奥匈等各方都意图以决定性的会战,将敌军陈列于边境
的主力重创乃至于全歼,以避免敌方退守天然或人造的阵线以遂行持久战。时至二战初期
,德军更是透过较他国更早一步开发出成熟的新一代机动战能力,达成数度包围歼灭大量
敌军的案例。
换言之,坎尼会被推崇至极,主要是因为许多人都在思考有没有总体战时代下仍可行的捷
径,所以会希望能够有这种极端的决定性歼灭战,来回避持久性的资源消耗。
以上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