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兵力
明末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记载的明军兵力为“以上各路除丽兵外,主客出塞
官军共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员名……阵亡……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名……阵亡军丁
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失马、骡、驼共二万八千六百余匹头只,今阵回见在
并招集官军共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员名。”[1]
依据这则记载,明军兵力大约为官兵88,550名,包含阵亡官员310名、阵亡军丁
45,870名,以及生还官兵42,360名。
有学者认为王在晋此一记载未必可靠[2],不过依据《筹辽硕画》,这组数字来源,
实际是由前线的辽东监军御史山东巡按陈王庭所呈报,“据辽东监军陈御史查报疏
内阵亡文武等官共三百一十余员,阵亡军丁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阵亡马、骡
共四万八千六百余匹,阵亡战车一千余辆,阵亡火器一万三千一百五十余具……”
[3],“按臣报,阵亡者四万五千余名,见存四万二千三百六十余名”[4],这两则
记载的阵亡人数与见在人数均与《三朝辽事实录》相同。因此王在晋大约是抄录自
陈王庭,并非随意编造[5]。
在报告中也可以看到明军损失了大量的马骡、战车[6]与火器,显示明军有相当数量
的骑兵与车营。
《筹辽硕画》收录了许多官员于出兵前担忧明军训练未齐的奏疏,辽东经略杨镐
于出兵前三个月报告调兵状况不如预期,各地派遣部队有些以“尪羸疲弱充数”,
举出马林经过极力争取才能调到较有战力的人马“尚得其十之七八”,有部队甚至
“十无三四之强者”[7]。明军帐面数字虽有近9万官兵,但实际战力要打些折扣。
▌明军阵亡官员
《三朝辽事实录》[8]与方孔炤《全边略记》[9]分别收录了阵亡官员名单,配合
《筹辽硕画》的杨镐出兵报告[10],能够整理明军各路官员的阵亡情况,武官包含
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李如栢一路没有官员阵亡,就不列出。
北路 开原、铁岭 列表官员14位,阵亡9位
│筹辽硕画 │三朝辽事实录 │全边略记
──┼─────────────┼──────────┼─────────
│原任 总兵 马林 │一 马林 │
阵亡│ │原任 副将 黄钺 │副将 黄钺
阵亡│ │宋得龙 │裨将 宋德隆
阵亡│开原管副总兵事 游击 麻岩 │一 麻岩 │开原 副将 麻岩
阵亡│管铁岭游击事 都司 郑国良 │一 郑国良 │铁岭 裨将 郑国良
│管海州参将事 游击 丁碧 │(一)丁碧 │
│原任 佐击(游击) 葛世凤 │ │
│管新兵右营原任 游击 赵启祯│一 赵启祯 │
│管新兵中营原任 参将 李应选│一 陆应选 │
阵亡│原任 守备 江万春 │原任 守备 江万春 │(海州)江万春
阵亡│ │黄瑷 │(海州)黄靉
阵亡│开原兵备道 佥事 潘宗颜 │潘宗颜 │佥事 潘宗颜
阵亡│岫岩 通判 董原砺 │董尔砺 │通判 董尔厉
阵亡│庆云管游击事 都司 窦永澄 │一 窦永澄 │庆云堡 裨将 窦永澄
西路 沈阳 列表官员21位,阵亡15位
│筹辽硕画 │三朝辽事实录 │全边略记
──┼─────────────┼──────────┼─────────
阵亡│山海 总兵 杜松 │一 杜松 │大将 杜松
阵亡│保定 总兵 王宣 │一 王宣 │保定 大将 王宣
阵亡│原任 总兵 赵梦麟 │一 赵梦麟 │大将 赵梦麟
│右翼营管游击事 都司 刘遇节│一 右营 游击 刘遇节 │
阵亡│原任 参将 龚念遂 │一 车营 龚念遂 │(龚会遂)
阵亡│原任 参将 柴国栋 │一 柴国栋 │固原 裨将 柴国栋
阵亡│原任 游击 王浩 │一 王诰 │裨将 王诰
阵亡│原任 参将 张大纪 │一 张大纪 │甘州 裨将 张大纪
阵亡│原任 游击 杨钦 │一 杨钦 │裨将 杨钦
阵亡│原任 游击 汪海龙 │一 汪海龙 │甘州 裨将 汪海龙
阵亡│ │一 江万仞 参将 │裨将 江万仞
阵亡│ │一 李希泌 留守 │裨将 李希泌
阵亡│ │一 李永芳 宁镇参将 │陕西 裨将 李永芳
阵亡│ │延绥 游击 李鸣凤 │延绥 裨将 李鸣凤
阵亡│ │李天培 │裨将 李天培
阵亡│ │都司 吴光先 │裨将 吴光先
│ │一 天津 都司 李为栋 │
│ │一 沈阳 游击 栢世爵 │
│管抚顺游击事 备御 杨汝达 │ │
│分巡道 兵备副使 张铨 │ │
│按察司 经历 左之似 │ │
东路 宽奠 列表官员10位,阵亡7位
│筹辽硕画 │三朝辽事实录 │全边略记
──┼─────────────┼──────────┼─────────
阵亡│总兵 刘綎 │一 刘綎 │大将 刘綎
阵亡│管宽奠游击事 都司 祖天定 │一 祖天定 │宽奠 裨将 祖天定
阵亡│南京陆兵营 都司 姚国辅 │一 姚国辅 │南京 裨将 姚国辅
│山东营 都司 周义 │ │
阵亡│原任 副总兵 江万化 │一 江万化 │镇先 裨将 江万化
阵亡│靉阳 守备 徐九思 │一 靉阳 守备 徐九思 │靉阳 裨将 徐九思
阵亡│浙兵营 备御 周冀明 │一 浙兵 守备 周翌明 │
│海盖兵备道 副使 康应干 │ │
│同知 黄宗周 │ │
阵亡│管镇江游击事 都司 乔一琦 │一 乔一琦 │镇江 裨将 乔一琦
▌朝鲜兵力
《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朝鲜出兵一万三千人[11];《栅中日录》列出各部队的兵力
合计为12,830名[12],另外调派了400名铳手加入杜松的部队。
▌估算明军行军长径
明军兵力为官兵88,550名,朝鲜兵力为13,230名(其中400名加入杜松的部队),
两军合计人数为101,780名。参考前面的行军长径、通过时间、速度距离等数据,
10万人这样的兵力规模,若使用单独一条道路行军,队伍排列会太长,每日行军
距离有限,也严重拖慢速度。
以下约略估算明军若使用单独一条道路行军,队伍可能会排列多长。
假设明军行军时的人马间距整齐固定、各营之间毫无间隔,并且没有火炮、战车、
辎重等等。
明军损失包含了28,600匹马骡,则全军的马骡应超出此数。假设这些损失马骡全部
都是供骑兵骑乘而非驮运辎重,骑兵排列为每排4马,每排距离为3公尺,那么这样
一支假设的队伍,其行军长径即为:
28,600名骑兵 / 每排4马 * 3公尺 = 21,450公尺 = 21.45公里
假设其余的明军还有59,950名步兵,也同样排列行军,步兵排列为每排6人,每排
距离为1.5公尺,那么这样一支假设的队伍,其行军长径即为:
59,950名步兵 / 每排6人 * 1.5公尺 = 14,988公尺 = 14.99公里
则此一假设的明军行军长径将达到36公里以上,即前军走到萨尔浒、而后军尚在
抚顺城。作为对照,台北车站到中坜车站的路程是34公里。
https://goo.gl/maps/ahpzRjG46B42
▌参考资料
[1]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卷1,页12,Internet Archive提供书影。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81866.cn#page/n24/mode/2up
[2] 孙文良、李治亭、邱莲梅著,《明清战争史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页49。
[3] 程开祜,《筹辽硕画》,卷21,页26。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1004&page=51
[4] 《筹辽硕画》,卷34,页59。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1017&page=117
[5] 王在晋与孙承宗曾讨论山海关修城之事,收录在《三朝辽事实录》卷10
页33-34,内文所述与《明史》〈孙承宗传〉和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孙公行状〉
有所不同。而《孙承宗集》于2014年点校出版之后,可查得两人讨论山海关修城
之事的段落,实际出自孙承宗《阅关奏稿》的〈以守修战疏〉页762,王在晋将
该段原文照录。
[6] 明军战车运用可以参见周维强《明代战车研究》第七章第四节
〈萨尔浒决战与明军战车军团的覆灭〉。
https://www.academia.edu/8400167/
[7] 《筹辽硕画》,卷14,页22-23 。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998&page=43
[8] 《三朝辽事实录》,卷1,页7-12。
https://archive.org/stream/02081866.cn#page/n14/mode/2up
[9] 方孔炤,《全边略记》,卷10,页76-78。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image/M2016090614401652800
比对两份名单有200余个名字相同。
[10] 《筹辽硕画》,卷16,页26-28。
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00999&page=51
[11] 《光海君日记》,卷137,11年2月21日。
http://sillok.history.go.kr/id/koa_11102021_004
[12] 《栅中日录》“元帅定议出师……”。
http://db.itkc.or.kr/dir/item?itemId=MO#/dir/node?dataId=
ITKC_MO_0309A_0060_010_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