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arsen (carsen)
2018-11-03 13:10:46▌通过时间
“假使十万人成一个单一的纵队在一条道路上连续的行军,则尾部永远不可能和
先头部队在同一天之内达到其目的地。”--克劳塞维茨《战争论》[18]
在现实的物理情况下,人/马/车都会占用道路空间,因此一支部队的行军长距,
会影响行军经过某地点的通过时间,行军长距愈长、通过时间也愈久。
假设一支部队有6万名步兵,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队伍,排列为每排4人,每排距离
为1.5公尺,那么这样一支假设的队伍,其行军长径即为:
60,000名步兵 / 每排4人 * 1.5公尺 = 22,500公尺 = 22.5公里
如果这支步兵部队完全不休息,以每小时5公里的常行军速度前进,则从头到尾经过
某地点的通过时间即为:
队伍长度22.5公里 / 时速5公里 = 4.5个小时
也就是说,如果这支部队从上午7点启程出发,那么到了上午10点,仍有三分之一的
队伍在出发地原地等待。
上面的假设是连、营等各单位之间毫无间隔,并且不计火炮、辎重等等其余部队,
人马也无须休息用餐。现实世界的部队行军需要考虑这些情况,队伍会更长、更缓
慢,难以指挥协调,也无法即时抵达目的地。
▌行军速度与距离
“凡军行在道,十里齐整休息,三十里会干粮,六十里食宿。古法三十里为一舍,
倍道兼行一日再舍,今六十里为食宿,亦量军士急缓为节。”--《武经总要》[19]
宋代《武经总要》叙述的行军制度为每10里休息一次、30里用餐、60里扎营,宋、
明、清的一里为180丈,大约为现代的576公尺,每日行军60里换算大约为34.6公里。
英军少校George Pomeroy Colley于1873年在军事刊物发表行军相关的论文,提到
各国的行军速度,步兵时速大约4.4~4.8公里(2.75~3英里)、骑兵时速大约
8公里(5英里)。规模越大的单位越慢,一个步兵师会降到4公里(2.5英里)、
一个军则不到3.2公里(2英里)。每日常行军距离平均为19~24公里(12~15英里)
,每日行军距离超过32公里(20英里)应视为强行军[20]。
普鲁士的《各兵种军官参谋事务手册》列举一个步兵营在良好道路上行军22公里
需6个小时、在普通道路上需8个小时;一个一万人左右的步兵师在良好道路上行军
22公里需7个小时、在普通道路上需9个小时[21]。(中国拿破仑论坛的装甲掷弹熊
网友在“陆军大部队行军速度”讨论串翻译了该表格[22]。)换算起来步兵常行军
时速大约接近4公里,并且规模较大的部队走的较慢。
日军《阵中要务令》条列大部队在良好条件下行军,1公里大约要13分钟,并建议
每小时应略作休息[23]。换算起来常行军时速大约4.6公里以下。
美军《参谋官战场手册》列举行军参考速度,步兵以道路行军,白天时速为4公里
(2.5英里);每日一个师大约走19~24公里(12~15英里),较小规模的单位
大约走24~32公里(15~20英里)。骑兵以道路行军,白天时速为9.7公里(6英里)
;每日大约走56公里(35英里)。另外,步兵若强行军53公里(33英里),则大约
需要22.5个小时(包含一段长达6小时的休息)[24]。
解放军陆军军官手册的“行军平均时速参照表”列举步兵白天时速为4~5公里,
一昼夜行军距离,常行军为25~35公里,强行军可达50公里。骑兵白天时速为
7公里,一昼夜行军距离,常行军为50公里,强行军可达75公里[25]。
步兵 │每日行军距离 │强行军距离 │时速
────┼─────────┼────────┼──────
武经总要│ 60里(34.6公里)│ │
Colley │ 19~24公里│ 每日超过32公里│4.4~4.8公里
│ │ │ (师)4公里
│ │ │ (军)3.2公里
日军 │ │ │ 4.6公里以下
美军 │ (师)19~24公里│ 22.5小时53公里│ 白天4公里
│(小单位)24~32公里│ │
解放军 │ 一昼夜25~35公里│一昼夜可达50公里│白天4~5公里
骑兵 │每日行军距离 │强行军距离 │时速
────┼─────────┼────────┼──────
美军 │ 56公里│ │ 白天9.7公里
解放军 │ 一昼夜50公里│一昼夜可达75公里│ 白天7公里
▌参考资料
[1] 约米尼著;钮先钟译,《战争艺术》(台北:麦田,2014),页222-223。
[2] 《战争论》第二卷第五篇第十章至第十二章。
[3] Hubert von Boehn, Generalstabsgeschäfte : ein Handbuch für
Offiziere aller Waffen (Potsdam: Döring, 1876), pp. 90-91, 312.
http://reader.digitale-sammlungen.de/en/fs1/object/display/
bsb11337861_00330.html
[4] Edward S. Farrow, Farrow's Military Encyclopedia, vol III
(New York, 1885), p. 587.
https://archive.org/stream/farrowsmilitarye03farr#page/586/mode/2up
法军资料引述自《Conférence sur la marche d'un corps d'armée》
(军行军讨论)页40、119,原文估算的长度为54,133公尺。
https://gallica.bnf.fr/ark:/12148/bpt6k5526603x/f106.item
[5] Edward Bruce Hamley, The Operations of War (Edinburgh: Blackwood,
1886), pp. 473-475.
https://archive.org/stream/operationsofware00hamlrich#page/474
本书1866年初版尚无附录;清末上海制造局曾将1869年第二版译为《行军指要》。
http://bit.ly/2JbsnYr
[6] 杜佑,《通典》(乾隆摛澡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卷157〈兵十〉,页7-8。
https://archive.org/stream/06077850.cn#page/n116
[7] 戚继光,《纪效新书》(明万历甲辰三十二年孙成泰刊本),卷8〈行营〉,
页5-7。(系统页231-234)。
http://bit.ly/2OFoBML
[8] War Department, Field Service Pocket Book, United States Army, 1917
(Washington, D.C. : The Dept. , 1918), p. 33.
https://archive.org/stream/fieldservicepoc00deptgoog#page/n43/mode/1up
[9] War Department, FM 101-10 Staff Officer's Field Manual:
Organization, Technical, and Logistical Data, 1941 (Washington, D.C. :
The Dept. , 1941), p. 79.
https://archive.org/stream/FM101-10#page/n83/mode/2up
[10] War Office, Field Service Regulations (Felddienst Ordnung, 1908)
of the German army, 1908 (London: The Dept. , 1909), p. 189.
https://archive.org/stream/fieldserviceregu00prusrich#page/189/mode/1up
[11] レーネルト著;荒井宗道译,《军队指挥官之手簿》(东京:偕行社,1889)
,页10-14。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42977/11
民间出版的《新式兵棋详解》收录了一组“行军长径计算基准数”,参见研究会编,
《新式兵棋详解》(东京:兵事杂志社,1911),页190-191。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844096/110
[12] 陆军省编,《阵中要务令》(陆军省,1914),附录第4。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906611/194
依据JACAR Ref.C12121285500,该表为战时编制。
部队编制表参考JACAR Ref.C12121240100、C121212402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855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40100
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image_C12121240200
[13] 广东陆军速成学校编,《宣统二年改订战术学笔记三卷》
(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影印上海图书馆藏本),第358册,页387。
[14] 奕劻、袁世凯等编,《奏定陆军营制饷章》,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 v.84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页283-287。《奏定陆军营制饷章》规定步队营制
为官兵659名,配备4辆随营车与骡,行军时随营车、骡、驾车兵、喂养夫加两倍,
为官兵675名。步兵标的指挥部编制为27名官兵,每标为三个步兵营。
[15] 许乃章编,《战术作业之参考》四版(南京:许乃章,1937),页7-17。
[16] 戴坚编,《中美合璧兵学研究纲要》(上海:同仇学社发行,1947),
页21(III)。
http://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9900013509
[1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运输部,《汽车运输手册》(北京:中国人民
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3),页204,“计算行军纵队长径有关数据表”。
[18] 克劳塞维茨著;钮先钟译,《战争论》(台北:军事译粹社,1980),页493。
[19] 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前集》(明万历己亥二十七年金陵富春堂刻本),
卷5〈军行次第〉,页11。(系统页第2册页25)。
http://www.library.yonezawa.yamagata.jp/dg/AA040_view.html
[20] G. Pomeroy Colley, "Marches", Journal of the Royal United Service
Institution, 17 (1874), pp. 49-50.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kZ0EAAAAQAAJ&pg=PA49
[21] Generalstabsgeschäfte, p. 311.
https://reader.digitale-sammlungen.de/en/fs1/object/display/
bsb11337861_00329.html
[22] http://bbs.napolu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288
[23] 《阵中要务令》,页157、168。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906611/90
[24] FM 101-10 Staff Officer's Field Manual, p. 82-84.
https://archive.org/stream/FM101-10#page/n85/mode/2up
[25] 向旭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手册(陆军分册)》(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1),页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