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滑铁卢会战的一个疑点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7-09-17 00:29:28
“滑铁卢战役本身─与卡托鲁・布拉相反─是一场精密计画过的战役,
战场是威灵顿自己挑选的。”~~Huw J. Davies, 2015
: → Schopenhauer: 你要神化威灵顿,我没意见。但学术上主流看法乃滑铁 09/16 21:09
: → Schopenhauer: 卢会战是在比谁犯的错比较少。 09/16 21:10
: → Stabberlol: 请问哪场战争不是看谁的失误少? 09/16 21:16
: → Stabberlol: 而且我看不出哪里神话,威灵顿本身就有战略优势,而且 09/16 21:22
: → Stabberlol: 人家可是有提出实际的学术佐证,你那神话孙子的意淫 09/16 21:23
: → Stabberlol: 论我才觉得奇怪....还能拿其他不同时代情况大不相同 09/16 21:23
: → Stabberlol: 的将领断定他们绝对不会这样? 你是军神那我就没意见 09/16 21:23
: → Schopenhauer: 楼上该不会认为学术佐证就不会搞神化吧? 09/16 21:44
首先,你得证明我在神话威灵顿─描述他进行教科书式的保守防御,能够称之为神话吗?
何况威灵顿连大幅的机动防御都不需要,仅是协调各单位实施不同地段上的防御和反击,
他的布阵难道可以说是有显著的错误?
如果以结果论,威灵顿的首要目标─不败,或至少保存战力─完全是成功的;次要目标─
与普军联手击退法军─也是成功的;未定之天的展望─重创法军─同样是成功的。换言之
,在所有层次的目标上威灵顿都取得了成功,我看不懂这有什么好批评的。
威灵顿在西侧的部署兵力不但多─“其兵力达到东翼的几乎两倍”─且延展甚远,所以你
批评他未注重西侧是不对的。同时,这些兵力的主要目标─虽然六月十八日当天很幸运的
没有派上用场─是抵御法军自西侧迂回侧翼的包抄攻击,以及如果威灵顿吃下败仗,他想
往滨海地区后撤,有大约一万七千人要当殿后部队。所以威灵顿并非没有设想过西翼兵力
的运用,只是他的思维与你的观点完全相反,他想的是保存实力,反正奥俄普的大军正在
持续赶来,如果他想蛮干结果出了状况,那才是个大问题。
详见:Bernard Cornwell, Waterloo,第六章与第八章
更何况,荷兰第三师最后不还是加入了反击吗?把拿皇的老卫队辗下山坡的可是他们啊,
威灵顿可没有让他们一整天白白浪费在西边,只是他不打算让他们走西南侧的开阔地,去
和法军炮兵正面决斗,而是让他们绕上反向坡罢了─一个明智的选择。
威灵顿在六月上旬确实是抓不住情报,只好骗队友去送死来帮自己争取点时间,这个我已
经有写了,但是六月十八日的滑铁卢战役本身是他在事先勘查过的战场上打的防御战役,
他不但准备好阻击法军,也在开始接战后确认普军的增援─布吕歇尔在当天清晨说他至少
会有一个军及时参战。以十八日本身来说,威灵顿几乎没犯下什么错误。
详见:John Franklin, Waterloo 1815 (3), P27, P80-81
附注:Cornwell写说威灵顿有一万七千人没发挥任何作用,这句话是错误的
或许你该做的是像前面我们讨论时那样,举出你所谓的学术主流看法,看看有没有学者去
批评威灵顿布阵失当,或者直接告诉我威灵顿要从哪里搬出更多兵力和火力来打正面决战
,否则这样讨论太乏味了─法军在滑铁卢有两百四十八门炮,威灵顿只有一百五十六门啊
大哥。我可真没看过有哪本书说威灵顿应该要从Braine L'Alleud直攻Plaiser的,如果让
法军在下午两点前就把荷兰第三师和英军第二师扫出战场,英军第一师大概也完蛋了,接
著是英军第三师和第五师,然后普军就可以赶快逃走了。
别忘记,上面的两本书都提到英荷联军的炮火在当天傍晚已经被削弱到无法有效压制法军
步兵的前进,而法军在拿下拉艾圣之后把炮兵拉上去猛轰联军防线,是荷兰第三师赶到才
彻底摧毁了老卫队。你把这支最后的预备队直接拉到坡前,就只是送死而已。
“偕同著布吕歇尔与格奈森瑙,威灵顿完全智取了拿破仑。”
~~John Franklin, Waterloo 1815 (3), P27
补充回应:
滑铁卢和博罗季诺不用打,说得很容易,其实没有那么简单。政治、经济、外交,乃至于
战略本身的细节,导致了这两场仗的发生,反法联军的将领可不是什么都没考虑过。
俄军正面不要打,退到内陆之后用侧翼进行合围,听起来很好很棒,实际上根本就是无法
达成的任务。事实上,在博罗季诺迎战是俄军所有前线高层都同意的作战,不要相信那是
单纯的政治影响。
详见:Phlip Haythornthwaite, Borodino 1812, P29, P39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7-09-17 01:58:00
作者: Swallow43 (绝对领域命者)   2017-09-17 02:13:00
作者: Stabberlol (Stabberlol)   2017-09-17 02:35:00
纸上谈兵知识又不足就是这样,谢谢又一次的科普
作者: a7v333 (蠢与穷)   2017-09-17 09:02:00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9-17 10:24:00
作者: twVent (三叶我老婆)   2017-09-17 12:11:00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7-09-17 12:33:00
推,这正是良将所为。而不是鲁莽的祇看眼前战场而已
作者: uruzu007 (放荡的约翰)   2017-09-18 13:18:00
作者: abigailxxx   2017-10-01 15:33:00
精彩!有凭有据!谢谢J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