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med (战史版国共内战篇小天使)
2016-09-12 12:55:24※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标题: Re: [闲聊] 如何快速且有效的重建部队战力?
: 时间: Sun Sep 11 17:01:52 2016
:
: ※ 引述《armed (奚我后 其后来苏)》之铭言:
: : : (一)当时中国方面的军队,不能以今日的观点来类比:
: : 当然也有不那么一样的,比如说抗战中后期与内战初期八路(新四)军,
: : 采取三级军区三级武装逐步提升的方式.区分为
^^^^^^^
: : 大军区-野战军 二级军区-地方部队 军分区-保安部队/民兵大队.
: 以上这个流程国军也有用,在共党的文宣理面叫作拉军伕、抓壮丁....
军区制度国军只有建立11个一级战区,并没有中共从上到下三四级层层隶属
与地方行政当局相对应的军区,这当然差得非常大.军区是土地,部队是作物,
离开军区部队当然战力不会很健全.
:
: 其次这只有在战斗强度不高的地方有用,没错战斗强度不高....
:
: 有人会问我那什么叫作战斗强度高?
:
: 三个月内补充五次,整个战场平均一个月伤亡十万人这个才叫作战斗强度高
:
: 我讲的是淞沪会战讲的是88师
:
: 当时补充是一个个地方保安团,也就是二三线的部队直接补充进入战场
:
: 一个个团被解决掉...比中央军更次点的杂鱼自己也半身不岁也没办法补充
:
: 就算可以补充也被讲并吞他人部队云云
:
: 补保安团的后果就是因为战斗强度太高部队尚未磨合就消灭殆尽
:
: 到后面打南京时就真的团灭了
:
幸亏天佑中华,当时战斗强度高成这样的战场,只可能发生在最高统帅非得
要部下死磕给外国人看的沿海大城市.在大舰巨砲与强大航空兵都无法直接
密切支援到地面部队进攻的内陆战场,不可能有全面长时间这样高强度火力.
所以当时小学生都知道中国必须得要放弃沿海退守三阳线以西的内陆,这
抗战才能打下去.
除了淞沪外还比较勉强能出现这种情况的,历次会战只想到了出动到百万
国军的武汉会战,因为很不幸长江水运有利于日本的火力与补充,即使是这样
武汉的外围还是打出了万家岭与南浔路作战等个别很漂亮的大捷,战果都能
达到重创一个师团以上的兵力规模.
李宗仁白崇禧的台儿庄,薛岳的长沙三次会战,怎么都没看到日军出现这种
足以毁灭全部国军的战斗强度太高的火力密度?
要达成战斗强度太高足以消耗完全部中国军,先要能达到的是对战场的持续
补给能力,而这点愈深入内陆就愈困难.所以是最高统帅本身观念有问题,淞沪
会战非要打成这样,是不利于长期抗战的.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4.43.207.105
: ※ 文章网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73584514.A.8F2.html
: 推 lazyming: 另外一边正在七分发展 一分抗日 当然没得比 09/11 18:22
人家就能细胞分裂发展能力好,不要忌妒人哪.XDD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