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英美远征军的一战洗礼 [3]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9-10 23:00:06
走入堑壕
1914年十月二十二日开始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不但摧残了英国的正规军成员,也让英军第
一次见识到什么是战壕之间的对抗。英军在维多利亚时期虽然以擅长防守城池和要塞闻名
,实际上多半是面对欠缺重武器的部落民兵,并没有碰到过真正的堑壕战。
英军在1914年十一月碰上堑壕战的时候享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在波耳战争后建立的
步兵战术高度符合堑壕战的需求,其步兵讲求小组独立行动,阵型分散、尽量寻求掩蔽,
并且以自由狙击为主;相对来说,德军在1914年的时候,师级以下的战术其实很平庸甚至
落后,都是靠军级的调度来取胜。
由于伊普尔战线的地形非常破碎,德军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发挥大兵团运动的优势,所以
在第一次伊普尔战役中被英军硬生生的挡了下来,德军称之为“伊普尔的赤诚者屠杀”,
描绘大量德军志愿兵在攻击中被撂倒的惨况。
问题在于,随着第一次伊普尔战争和冬季攻防过去,英军的基层素质已经开始下滑,而高
层级的调度还不太熟练;更重要的是火炮和弹药的补给也还没有大幅的提升,这在堑壕战
的环境下是很严重的问题。
新沙佩勒:好的开始,未必是成功的一半
在1915年的西线,英军依然仅居次要地位,当法军进攻努瓦永突出部的时候,英军会进攻
自己负责的北段阵线,其战略目标是牵制德军的兵力,在战术上则企图冲破德军的防线,
一方面抢占有利地形,一方面迫使德军把珍贵的预备兵力分配到北翼,使法军有更大的机
会取胜。
191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已经大为扩编的BEF决定组成两个集团军以利指挥;从战争开始
之后BEF的人数就持续提升,必须分割指挥。
1915年三月十日,BEF第一集团军向新沙佩勒(Neuve Chapelle)这座城镇的周边进攻,他
们希望可以突破此地的德军防线,攻占位于新沙佩勒东侧的奥贝尔岭(Aubers Ridge),然
后透过制高点的优势迫使德军退出周边区域。
虽然BEF为了攻击新沙佩勒已经尽可能集结了手边的火炮,但是火力仍颇显不足,所以他
们精心计画分成两阶段攻击,并实施了四十八个小时的猛烈预备砲击,务要粉碎德军防御

即使如此第一批突击的八个步兵营仍只有五个达成目标,另外三个因为指挥困难和预备炮
击精准度不足,蒙受惨烈伤亡后被挡下,直到当天下午在持续的增援下才完成整个第一道
战壕的占领。
由于第一天早晨的突袭效果减弱,并且随着战役进展联络越来越困难,英军在十日傍晚到
十二日中午之间向奥贝尔岭发起的三次攻击都失败,最后在十三日下令取消攻击,新沙佩
勒战役告终。英军伤亡一万三,德军伤亡一万。
虽然英军没有成功突破德军防线和攻占奥贝尔岭,而且伤亡比德军稍多,他们仍取得了一
些进展,并且吸引了德军的增援,相较于法军在第一次阿图瓦战役和第一次香槟战役中近
乎徒劳的浴血,可以说是表现得相当不错。
不过这场战役消耗了英军大部分的弹药库存,埋下英军之后苦战的远因,好的开始毕竟未
必是成功的一半。
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炼狱
1914年十、十一月的第一次伊普尔战役着实是一场血腥的战斗,但是此地的悲剧远远没有
结束。
1915年四月二十二日,德军在伊普尔战线施放了大量的氯气,这是德军在西线第一次使用
大规模的毒气攻击,成千上万的法军和英军士兵受创或死亡。
然而,德军没有预期到毒气能有如此的成功,也没有准备趁机发起决定性的攻势,而协约
国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却仍有非常多人坚守到底,因此虽然协约国的伤亡异常惨重,德军
的攻击却没有很大的进展。
五月二十五日,第二次伊普尔战役结束时,德军虽然压缩了伊普尔突出部,却没能将其完
全攻占。协约国伤亡约八万七千人,德军伤亡约三万五千人。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部队在这场战役中曾击败了部分德军部队,这是历史上首次有来自
前殖民地的部队(加拿大是自治领)在欧洲土地上击败欧洲军队。
面对德军违反国际条约的毒气攻击,英国举国譁然,在此之前西线双方虽然曾使用过小规
模的催泪瓦斯,却被认为是游走于国际法的边缘,此次的氯气则真的是完全违反国际条约

英国的决定是,他们也要制作毒气武器。
再战奥贝尔岭:重挫
1915年五月九日,作为法军同一天实施的第二次阿图瓦战役的策应,BEF第一集团军向奥
贝尔岭发动第二次重要攻势,被称之为奥贝尔岭战役。
由于BEF对上一次向新沙佩勒攻击时的战术相当满意,他们计画故技重施,但是也做出了
一些调整,比如说用更多兵力去攻击更宽的正面,让中央的部队比较不会受到来自侧翼的
袭击。
这样的计画本来应该要有不错的效果,但是英军打算投入更多兵力、加宽攻击正面,火炮
的密度却也因此下滑。虽然英国政府已经在想办法生产更多火炮,但仍然赶不上需求,更
别提弹药在先前的严重消耗后已经很不足。英军甚至向法军借来了一小批重炮,但只是杯
水车薪。
或许更关键的是德军不是棒槌,新沙佩勒战役后德军已经在奥贝尔岭周边大幅加强了防御
,兵力密度提高,战壕和障碍物构筑的防线也变得更复杂、更难突破,不容英军轻易越过

由于火炮和弹药不足,五月九日的英军攻击被轻易挡下,第一波突击的十二个步兵营只有
三个勉强抵达德军的前列战壕,其他的直接被铁丝网和机枪拦下来;后续发动的第二波、
第三波攻击也都毫无效果。
BEF第一集团军司令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眼看战况不利,打算在隔天的第四波
攻击中集中三个军的火力攻击一个军的宽度,但是因为弹药不足且伤亡已经很高,他最后
取消了攻击行动,奥贝尔岭战役以英军的惨败告终。英军伤亡一万一,德军伤亡远低于英
军。
奥贝尔岭战役在完全没有吸引到德军的预备队,毫无战略或战术上的作用;此外,相较于
南方的法军在五月九日取得了相当的进展,英军可以说不只在规模上远逊于法军,如今即
连在素质上也不如法军了。
这样的惨败让英军开始深刻的检讨自己的不足,很多英国军官开始翻译法军内部发行的各
种文章著作,推广法军在1915年一月就已经开始发展的“系统式战术”。
1915年英国炮弹危机
英国在1915年发生了炮弹危机,这个事件并不是什么爆炸或恐怖攻击,而是一个因为战时
体系转换速度太慢而造成的政治危机。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并没有想到现代战争的弹药消耗速度会那么快,各国的火
炮弹药存量大多只有每门炮一千多发。开战后,法军六周后就出现了炮弹短缺,英军和德
军稍晚,但是在十一月也出现了弹药不足。
1915年三月二十七日,约翰˙弗伦奇(John French)以BEF总司令的身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呼吁政府提供更多弹药,当时几乎垄断英伦媒体的诺思克利夫子爵(Lord Northcliffe)将
亲戚的阵亡归咎于政府无能,因此挟著私怨趁机大力批判现任内阁。
虽然英国首相阿斯奎斯(H. H. Asquith)在四月二十日的一场演讲中公开宣称陆军弹药充
足,五月九日的奥贝尔岭战役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弗伦奇在战役结束后指使部分军
官进一步向媒体提供弹药库存量的资料,更派人秘密把资料送给一些政治家和官员,以
揭露执政党的无能。
由于刚好第一海务大臣费舍尔(John Fisher)因为反对加里波利作战而辞职,舆论的声浪
汹涌异常,阿斯奎斯受迫于“炮弹丑闻”和舆论的施压而解散了内阁,和在野势力成立了
新的联合政府。
除了重新组阁之外,英国政府也建立了新的部门“弹药部”,由劳合˙乔治(Lloyd
George)担任部长,负责改善火炮和弹药不足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也在1915年五月任命阿尔伯特˙汤玛士(Albert Thomas)担任战争部次
长,掌管法国境内的火炮与弹药生产;隔年更独立出去变成武装部。可以说法国和英国的
解决方法完全相同,也分别取得了很高的成效。
从1915年六月至今,英国再也没有完全由自由党成员组成的内阁。劳合˙乔治挟著弹药部
部长任上的功绩,后来进一步成为了首相,他会成为英国最伟大的首相之一,也是自由党
至今最后一任首相。
三战奥贝尔岭:不得不为的调整
1915年五月十五日,英军发起费斯蒂贝尔战役(Festubert),目标仍是奥贝尔岭一带,此
时法军在英军南侧的第二次阿图瓦攻势尚未结束,英军的此次作战也有继续响应法军的用
意。
由于前一次的攻击惨败,英军这次向法军学习,决定每一波攻击都只针对非常有限的目标
,不再尝试直接突破德军防线,同时也要改变炮击的方法,新的战术会用比较长时间且节
约的预备炮击来削弱敌军的防线,步兵接着会尝试攻占一小块地区;如此反复实施,一步
一步往前挺进,积小胜为大胜。
英军和法军会开始改用这个方式,主要是因为弹药不足,无法有效实施“飓风”式的预备
炮击来粉碎一切,只好做出调整以平衡弹药不足的缺陷。
由于火炮密度和弹药水平的严重不足,这种战术能提供给英军和法军的依然只是微小而代
价高昂的战术性胜利,在战略上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已经是英、法两国目前最好的攻击
选择了。
1915年法军和英军面对的问题在于,他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打败德军需要的武装和训练,
但是俄军正承受着莫大的压力,西线必须展示作战决心,并试图强迫德国调兵回西线。
在费斯蒂贝尔战役开始时,英军实施了长达六十个小时的预备砲击,任务包含摧毁铁丝网
、击垮防御工事、反炮兵和压制德军补给。这波预备炮击在其四个任务中只完成了清除铁
丝网,其他三项都成效甚微,主要因为德军的第二道战壕位于反向坡,难以观测和瞄准。
英军此时已开始部署步兵炮,也就是让炮兵紧密跟随步兵、提供直接射击的掩护火力,这
个战术让英军在第一天取得一些有限的进展;随着战斗持续下去,虽然英军在重炮持续的
火力支援下奋力攻占一些前端的战壕,德军却已经建构新的防线,而英军的弹药逐渐不足
、火炮磨损严重,调度越来越混乱,兵力也蒙受高昂的伤亡,攻势渐渐减缓。
费斯蒂贝尔战役在五月二十五日结束,BEF的高层认为继续攻击没有意义,总司令约翰˙
弗伦奇更向伦敦当局表示眼下弹药不济,贸然攻击和自杀没两样,必须等到弹药存量达到
更高的水准才能发起大规模的攻势。
英军在这十一天内伤亡约一万六,德军的伤亡不到英军的一半。
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攻击,BEF仍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内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攻击,全都只
有非常微小的进展,攻占第一道德军战壕后就无法继续挺进。
1915年的夏天于是就在BEF暂缓攻击的情况下结束了,真正的危难即将前来。
(待续)
附录:英军重榴弹炮数量与消耗弹药数比较
新沙佩勒 奥贝尔岭 费斯蒂贝尔
Neuve Chapelle Aubers Ridge Festubert
1915/3/10-13 1915/5/9 1915/5/15-25
6吋榴弹炮 24 36 36
消耗弹药
˙首日 3,364 3,767 2,848
˙后续 2,440 - 3,056
平均消耗
˙首日 140 105 79
˙后续 102 - 85
码/弹药
˙首日 2.3 1.3 1
˙后续 1.7 - 1
9.2吋榴弹炮 3 9 9
消耗弹药
˙首日 243 619 443
˙后续 515 - 394
平均消耗
˙首日 81 69 49
˙后续 172 - 44
码/弹药
˙首日 0.2 0.2 0.1
˙后续 0.4 - 0.1
重榴弹炮总数 27 45 45
正面宽度 1,450码 3,000码 3,000码
码/榴弹炮 54 67 67
码/6吋榴弹炮 60 80 80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16-09-10 23:22:00
英军练等练的好痛苦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09-10 23:40:00
感觉上加.澳的士兵和将领对这场战争的适应程度优于英国,不晓得是不是错觉?
作者: ImprovingMe (改善自己)   2016-09-11 09:33:00
一系列的好文,推
作者: magicqw (为人正直)   2016-09-11 18:38:00
德国好强
作者: HcaS (今日今事是不够的!!)   2016-09-12 01:43:00
推~~这系列文好看.完全不熟1战的我也看得很有趣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9-12 20:4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