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战争型态的转捩点

楼主: jimmy5680 (不太会飞的企鹅)   2016-01-07 01:54:40
※ 引述《eno4022 (钢手指分身)》之铭言:
: 之前看电影,看到以前打仗都是步兵排兵布阵
: 然后就双方对射,射输了就开始溃逃,然后胜方就追杀这样
: 然后好像有一定的规矩在
: 到后来好像战争就不搞这一套了,挖战壕推沙包的什么的样样来
: 总之就是尽量不要露出来给对方打
: 可以问一下这种转变的转捩点是大概什么时候吗?
: 是什么促成这种战争型态的转变?
: 是否有最有交接的象征性的一场战争存在?
: (旧时代战争型态被新型态战争方式屌打而惨败)
我回答仔细一点好了。
其实所谓战争型态的演变是个很多层次的发展,原po提及的密集横队列射属于
旧制度时期(注)前半段的步兵战术核心,当时轻步兵仍未成熟,火炮和其他的
重武装也还有待加强,因此密集集团式的战法还是主流。
注:旧制度原指法国的15~18世纪,后来有时候泛指15~18世纪的西欧。
然而,早在旧制度时期以前,野战工事就已在文艺复兴乃至于中世纪开始发展
,虽然较早的时候工事主要还是修筑于包围城镇、要塞的时候,野战中也很常
看到木桩、马拉战车和壕沟所构成的简单防线,这是近现代壕沟战的滥觞。
到了十七世纪初,随着军事技术的发扬,据传瑞典的古斯塔夫大帝发明了天鹅
绒这种装备,这是一种拼组式的轻拒马,有些学者称之为铁丝网的雏形,同时
期的东方也有类似的发明;瑞典也在当时发展出所谓的瑞典式野战工事,那是
结构与棱堡相近的简易防线,足以有效抵御敌军的砲火和冲击。
但,这些被誉为滥觞的东西都仍远未达近现代的标准,轻步兵在西欧开始受到
瞩目得等到十八世纪中叶,约略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与七年战争的时候,当
时轻步兵从许多军事家眼中的杂牌单位、砲灰逐步跃升为值得信赖且运用灵活
的优秀部队,也因为十八世纪中叶那几场战争的影响,线列步兵开始转变。
线列步兵战术的转变可于十八世纪的七零、八零年代看到,当时各国开始重新
订制战术规范,让线列步兵在战斗时派遣部分单位到前方构成散兵线,至此先
前一度式微的散兵战术被重新发扬光大,特别是当时又有美国独立战争等冲突
,让军事家验证了散兵的重要性。散兵最后终于在大革命战争与拿破仑战争时
完全显示出威力。
榴弹砲的发展也是一个同时期的重点,在七年战争时,榴弹砲在各国火炮之中
的比例仍不高(俄国砲兵是例外),如法军装备的榴弹砲就少得可怜;到了十八
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时期,榴弹砲已是各国重要的火力,如英军的野
战炮旅(名为旅,实为连级单位)十二门野战砲就包含四门榴弹砲。
接着开始走向工业革命之后的工业时代战争,十九世纪中叶线膛枪、后膛枪与
后膛火炮等装备的发展使得战场火力加强,并改变了士兵的战斗能力,比如说
装备后膛枪的士兵可以匍匐战斗,不需要用跪姿或站姿装填弹药。
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冲击有克里米亚战争、南北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
但其实一些细节颇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当时无烟火药的技术还不成熟,而从
数据和实验来分析,枪枝的战斗效果和拿破仑时期差异有限,也就是说,虽然
我们经常拿普奥战争和南北战争当作战争型态的转折点,但这值得商榷。
事实上,有些研究和论点指出南北战争时发展出的壕沟战等战略战术与同时期
先进兵器技术的发展并无必然性,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回避火力是自经验得来的
教训,而火力与相应的策略自更早期就已出现。或许,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一段
激烈战争的空窗期导致了这些演变没有更早出现。
无论如何,普奥战争是这四次重要冲突中象征性最强的一次冲突,装备后膛枪
的普鲁士军队最后打垮了主要使用前膛枪的奥军,其关键就在于更有效的散兵
战术以及密集的近距火力─枪枝射程并非普军获胜的原因,当时后膛枪的射程
因为技术问题并无优势。
到了日俄战争时,俄军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机枪与火炮,导致日军进攻旅顺等据
点的时候蒙受沉重的伤亡,一般认为是对一战有重要的启示;土耳其和俄罗斯
的冲突也同样出现了攻坚困难的状况。
一战时,据称有七成的伤亡来自于榴弹砲,而大量的士兵进攻时又遭机枪火力
封锁去路,最后催生出的就是以小队进行渗透、突破的现代化步兵战术,以及
善用砲兵和新出现的装甲单位来掩护步兵推进,至此战争的形态已经改变。
总结来说,单就“象征性”而言,普奥战争只打了七周,奥军战败的速度令人
吃惊,可谓最符合你提的新式打败旧式的象征案例;而整体战争的蜕变则要到
一战才算是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antry_in_the_American_Civil_War
http://www.dtic.mil/dtic/tr/fulltext/u2/a227467.pdf
作者: Clarkliu (noname)   2016-01-07 07:11:00
203日军死的惨兮兮,为啥二战还是那样打?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6-01-07 08:28:00
因为他们死的惨兮兮却赢了,中间没有认真打过一战接下来又面对‘带着步枪上刺刀喊杀就会崩溃’的中国军(不是全部,但国军各单位杂鱼比例很高),这样的部队会想其他的法子才有鬼WWW黄埔军北伐会成功,很大原因是不知死,但详究下去都是基层军士官敢带队冲锋又会选择时机,一般军阀的部队遇到可能要打肉搏战的场合就垮了。。。这点一直持续到中日战争面对番号是重庆军但组成是前军阀部队的国军,一样冲锋就散也难怪日军的宣传总是上刺刀啦,冲锋啦,拿着扫把喊乓乓敌人就会死(这是VIVA梗啦)之类的精神战力宣传慈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1-07 13:24:00
拳四郎:啪啪啪啪啪啪啪! 你已经死了!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卡)   2016-01-07 22:56:00
1楼的问题可以由 #1FSP-zbR (Warfare) 这篇获得解答我贴错了,#1FSV-QJi (Warfare) 这篇才对
作者: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1-07 23:29:00
现代战术起源大都可追溯到WW1 步兵班跟飞机战车都是WW1发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