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1-06 07:27:28※ 引述《adm123 (Administrator)》之铭言:
: 标题: [问题] 原来雷恩大兵的登陆场面是不该出现的....
: 时间: Wed Jan 6 05:53:44 2016
:
: 该在水管看“决战诺曼第”上、下集。国家地理频道拍的。
: 没看这影片以前,我以为登陆时,就是一定会像电影演的那样。
: 但其实会导致电影的那样的场面,是几个无能的美军指挥官所造的...
: 个人很好奇这些无能的美军指挥官,没因此判刑或重惩吗?
抢救雷恩大兵跟美国知识频道狂播奥马哈特辑骗了很多人啊
其实进入1944年战争后期的几场盟军登陆战都相当成功
受阻主要是突破滩头后进入海军支援不到的纯粹陆战时才受阻
诺曼地是规模最大的 计画主持人是蒙哥马利
发挥他机车的特质将整个计画发展的很完善
有战略诈骗 空降奇袭 海军支援 特种部队攻击 空中准备轰炸
各式各样的海滩破障设施 人工港设备 等等等等
除开奥马哈滩头算德军意外防务坚强外
登陆作战的其他部分都堪称成功 倒楣的除澳马哈外
还有些伞兵散得太开 快要一个月以后才跟友军会合
这些失败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部分
真的要说 其实在太平洋初期登陆战状况更糟
只是登陆战规模比诺曼地小
陆战队登陆塔拉瓦环礁 当时对登陆战研究尚不完全
日军防务坚强 陆战队使用的水陆两栖车又没有防弹装甲
陆战队被日军火力钉死在滩头就被关了一整天
天黑了都还没突破第一线
血战三天总算因为岛很小全面加以占领
但死伤惨重让塔拉瓦在陆战队战史中被称为
"恐怖的塔拉瓦 Terrible Tarawa "
"血腥的塔拉瓦 Bloody Tarawa"
后来陆战队检讨教训学乖了
登陆前的海军准备砲击跟空中轰炸更彻底
两栖运兵车安装了装甲 还开发了有火砲的支援型
陆战队下车改从两栖运兵车的侧面后面跳车
因此像澳马哈那样登陆艇一开门就被机关枪扫倒的状况就不会出现
之后突破日军的滩头防线就容易很多
这个突破战术其实也就是一次世界大战最后期的壕沟防线突破战术的滩头版本
砲兵跟空军严密攻击准备砲击 装甲车兼盾牌兼碉堡炸飞砲
然后步兵跟进肃清敌军据点
欧洲方面的登陆战战术发展则跟太平洋方面平行发展搞自己一套
但战术本身差不多 只是没有陆战队那种专用两栖车
而是一些较简单廉价的登陆艇跟改装水陆两栖车车辆
在地中海方面轴心国的海岸防御不强 登陆北非跟意大利
滩头部分都没有受到太多抵抗
盟军登陆战最大的失败是在安其澳
登陆指挥官登陆成功之后没有迅速拓展桥头堡
反而开始准备固守 被德军占据了周边要点
于是战况变成消耗战 盟军无法突破德军防线
德军的逆袭则被盟军的防线跟海军支援砲击打退
诺曼地登陆是挑战法国海岸广告打很大的大西洋长城
但由于德军的防御工事其实设计不良又进度落后
非常的糟糕 多半是中看不中用
反而1944年年初隆美尔上任之后采取的土方法紧急措施之后还被证明
比较有效 带给盟军较大困扰
即时如此 盟军真正辛苦的也是登陆滩头以后的事情
被德军困住 花了一个月才突破滩头附近的防务
比较起来奥马哈虽然死伤颇重但毕竟一天之内就突破
了海岸防线 加上其他三个滩头只受到微弱的抵抗
整体而言诺曼地登陆的滩头部分是大成功的
盟军对战役都有做内部调查跟检讨报告
但奥马哈的损失还不到要撤职查办的程度
被认为是在预定之内的可接受损失
因为原先猜测的德军滩头防御还要更强一些
二战中关于防御战术的一个发展
就是旧型的水泥永久工事由于太过暴露容易遭到空中攻击或舰砲等火力摧毁
或者干脆绕过(马奇诺防线最为有名) 已经很大程度地被弱化
反而是一个月两个月以内用泥土跟木头简单挖出来盖出来的野战工事
加上精心伪装跟布置 能够用很低的成本就造成进攻者极大的困扰
永久工事如果敌军犯傻想打打看 像1940年跟马奇诺线对峙的德军没事干
曾尝试进攻
或者像奥马哈那样是不小心撞上了
还是会造成进攻者很大的死伤
但只要有足够事先调查与准备 还是可在短时间内加以瓦解
或者干脆就绕过不管
这中间一个重要因素是飞机发展
可空投重型炸弹来破坏暴露的地面工事
而不用像过去一样得准备沉重难以运输的攻城砲才能打坏永久工事
在海岸线附近则更有海军重砲支援又更加容易
因此反而化整为零又看不见的野战工事的存活率要比较高
最后还是讲一下报很大的奥马哈
其实美军遇到的困难跟一次大战的壕沟战本质相同
就是如何攻略后有迫击砲前有铁丝网的机关枪碉堡阵地
只是侦察不足加上有偏离登陆点
奥马哈的德军兵力跟火力意外地强
加上原本支援用的改装两栖战车因为当天浪太大沉入水中
登陆初期无线电联络网出问题无法跟海军联络取得砲击支援
只好靠步兵自己去打开防线 才会死伤惨重
否则侦察好一切照SOP来的状况
应该是登陆前德军已经被准备砲击跟空中轰炸打死大半
战斗工兵炸开挡路的障碍之后
两栖战车前导开路一炮一炮干掉机枪碉堡
步兵跟进再用冲锋枪 手榴弹跟火焰放射器将里头
尚有一口气的人送进纳粹推广日尔曼神话中的英灵殿
真有特别顽强的据点就请海军弟兄用8吋砲甚至14 16吋砲来解决
这样就行了
在太平洋陆战队就是这样干的 日军在塞班岛战役之后
发现滩头防御行不通 才改变战术退守内陆躲入地下而且伪装到连妈都认不得
躲避美军火力 等待敌军接近之后拖下来打泥巴战
推,又学习不少知识话说隆美尔也太厉害,军事打得吓吓叫,守防御工事的思想也不差
楼主:
NKN (99%是眼镜与吐槽)
2016-01-06 08:21:00隆美尔在北非特别是艾尔阿拉敏被英军又尤其是蒙哥马利上过课不过德军的头号防御大师应该还是元首救火队摩德尔元帅东西两线好些知名艰困进攻战挡在盟军面前的都是摩德尔
作者:
sdiaa (桂纶镁)
2016-01-06 08:24:00奥玛哈滩头受挫跟诺曼第战役大致顺利不冲突阿~
推一个,记得硫磺岛电影也这样演,日军在岛上硬挖的要塞工事用舰砲轰没太大作用,导致美军伤亡比日军高
作者:
Leooson (吼吼吼)
2016-01-06 09:04:00美国似乎只要一有重大战损就会疯狂检讨改进战术呢
作者: yenyen0403 (彦彦) 2016-01-06 09:22:00
安奇奥登陆那次 德军一度胜利在望直到用虎式跟巡洋舰的203砲对干 ~火力差太大才败阵~但大体算是成功的防御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1-06 09:38:00前面有一个死很惨的迪奥普,这篇似乎漏掉否则英军搞登陆一开始也很难看
蒙哥马利那个是拥有优势军力物资的吧,反而对他来说不像是作战,而像是管理学
也得盟国有足够国力后盾让它囤积管理。换个阵营位置就完蛋了
作者: yenyen0403 (彦彦) 2016-01-06 10:09:00
要换个角度想 整个军团几万人被压在不到一公里的摊头让虎式能跟巡洋舰对干 你看看盟军当时有多惨?
我记得诺曼第原先的预估损失是现实的好几倍,结果才只有这样算很好了蒙哥马利刚接手北非还没有优势军力物资吧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6-01-06 11:01:00
虎式在滩头对干海军的传说不是在西西里?而且好像没证明
作者:
darthv (闲谈莫论国事)
2016-01-06 11:58:00濛哥除了诡计还会什么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1-06 12:14:00蒙哥马利在突出部表现不错他大概很少出险招,最有名的险招是市场花园就算是市场花园也还是有机会赌看看的计画,不像日本天兵搞的那个诺门罕渡河
作者:
SCLPAL (看相的说我一脸被劈样)
2016-01-06 14:31:00想对抗近岸的舰砲,德国有什么可以对抗?鱼雷艇?
作者:
katana89 (æœˆæœˆç«æ°´æœ¨é‡‘金)
2016-01-06 15:55:00蒙帅是专注完美近乎苛求的细心 生涯唯一赌一把大的就是市场花园 结果在美国扬巴顿贬蒙帅的观念下 似乎不少人当他是庸才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蒙帅还是乖乖龟兵到优势时,再大军碾过去吧。其实市场花园也没赌错,靠伞兵根性硬撑很久。只是地面部队推进速度实在慢的超乎预期可是....大胆快速进击真的不是人人都擅长浪费了伞兵发挥的超强韧性。
北非最难过的时期都被奥钦列克撑过了 蒙蒂后来接手算赚到
作者:
MB10 2016-01-06 18:13:00蒙提因为太稳扎稳打,就被当成只会靠物资优势辗压偏偏市场花园又出了差错,就一直被歧视了...还有一点,我记得当初是连续天气,好不容易偷到一天比较好的我相信那种情况下风浪应该会对舰艇造成很大困扰
作者:
hazel0093 (heart-work.info)
2016-01-06 20:29:00我觉得老蒙打仗之前会派亲信去蒐集情报,而不是只听几个负责的军官上的报,光这点就非常不错有的时候,有钱的国家也有适合的将军,不是说拿隆帅那套就能各国通吃所以南北战争的时候,林先生就是看不顺眼的换,就这样换换换,刷将军,终于让他刷到格兰特 XDXD
作者:
a33356 (Slaanesh's Champion赤å¡)
2016-01-06 21:26:00谁叫林桑不玩课金帐号(误
看隆美尔自己写的那本手稿回忆录 他被蒙哥马利教育到"盟军=优势火力跟物资"的程度 然后一直靠北东线将领不懂西线英美军的优势火力玩法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01-06 21:51:00军人某方面很保守的 跟医师差不多 因为改变牵涉人命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6-01-09 14:32:00
医疗科技也有很快就进入临床应用的 不一定都那么古 而且往往是因为法律问题才会延迟普及
作者:
katana89 (æœˆæœˆç«æ°´æœ¨é‡‘金)
2016-01-10 13:48:00医生跟军人相同是在大量患者累积下 技术才会有突破需要这种状况下都是大流行或大量伤患 跟有战争才会有组织改革和新战术出现一样
作者: pathfinder (just enjoy the show) 2016-05-01 17:47:00
医生药厂一被告都是天价赔偿 会选用成熟技术也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