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Gossiping 看板 #1Mw1Vyh7 ]
作者: GETpoint (掷雷爆卦) 看板: Gossiping
标题: [新闻] 以“桶中之脑”实验驳斥《骇客任务》可
时间: Tue Mar 15 22:11:00 2016
1.媒体来源:
风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
以“桶中之脑”实验驳斥《骇客任务》可能性 美国知名哲学家普特南逝世
3.完整新闻内文:
以“桶中之脑”实验驳斥《骇客任务》可能性 美国知名哲学家普特南逝世
国际中心 2016年03月15日 19:41
http://imgur.com/N8oCbX6
美国哲学家普特南(取自推特)
曾提出“桶中之脑”(brain in a vat)及“双生地球”(twin Earth)等思想实验的美
国重要哲学家、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普特南(Hilary Whitehall Putnam),于13日因
癌症逝世,享年89岁。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努斯鲍姆(Martha Nussbaum)描述普特
南不仅具有出众的智慧,也是一名极其慷慨的人。他相信哲学是全人类共有的资产,且是
抵御人类懒惰、松散等劣性的重要工具。
https://twitter.com/onlybooksorg/status/692236972300050432/photo/1
普特南于1926年生于美国芝加哥,幼年居于法国,法文是他的母语。1934年回到美国费城
后,普特南在高中与晚自己一个学年的杭士基(Noam Chomsky, 美国知名语言学家)相识
,此后他们一直是友人及智性上的竞争对手。他在哈佛大学博士班师承美国逻辑学家奎因
(W. V. O. Quine),并于195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
普特南的研究领域遍及形上学、知识论、语言哲学、心灵哲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伦
理学、经济哲学、宗教哲学、政治思想与文学哲学等。努斯鲍姆描述,在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以后,没有一名哲学家曾在所有这些领域中做出可观的贡献;其中语言哲学
与宗教哲学两个领域,就连亚里斯多德也没有深入探究。
Hilary Putnam on Epistemology &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t8kDNF_nEc
普特南采用功能主义的进路,向传统心物问题(mind-body problem, 人类心灵与身体关
联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他反对将心灵状态化约为物理现象,并将焦点从
本质上的问题,转移到心灵事件对整体的作用上。如此我们不会受困于区辨人类的疼痛、
猫的疼痛或蚂蚁的疼痛,因为不论构成的本质,其作用是相同的。
意义不只存在脑中
普特南最知名的贡献,可能是他的语意外在论(semantic externalism);虽然他本人在
建立这项理论的论文〈“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 1975)中并没有
用过“外在论”这个词。
Twin Earth (Thought Experim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8NL9G_Fq8
语意外在论指的是一个词语的意义,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外在因素的决定。普特南曾以“双
生地球”的思想实验来解释这个理论,其中两个完全一样的世界及人脑的思考过程,可能
指涉不同的事物。以一句话归结,普特南主张“意义不只存在脑中”(meanings just
ain't in the head)。
“桶中之脑”思想实验
普特南于1981年著作《理性、真理及历史》(暂译, 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中首
度提出的“桶中之脑”思想实验,常被用以解释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怀疑论。他
以语言哲学的角度,提供一个驳斥的可能途径,因为一个“桶中之脑”无法融贯地称自己
是一个“桶中之脑”。
http://imgur.com/LqQBDvq
桶中之脑示意图(维基百科)
这个思想实验的标准内容是:一个被某个疯狂科学家(或外星人、或人工智能等)移出人
体的大脑,被放在实验室一个连接维生系统的桶子中,精密的电脑系统对其传送各种刺激
,为这颗脑建立虚拟实境的感知。例如,让它相信自己正漫步在迈阿密海滩上,眼前有着
一排树。
这个概念在《骇客任务》(The Matrix)、《全面启动》(Inception)及《启动原始码
》(Source Code)等作品中都可以见到。我们无法肯定自己对外界的感知经验为真,就
像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意识不是来自一个“桶中之脑”。
Episode 5: Do we live in The Matrix?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KqDufg21SI
普特南的论证则主张,一个语词可以指涉一个物体,只在两者具有适当的因果关系(
appropriate causal connection)时才能成立。但当一个桶中之脑说“我的面前有一排
树”时,事实上它的面前并没有树。因为无法建构真实的指涉,所以这个命题必然为假,
就像是“我们是桶中之脑”会是一个矛盾的命题。
普特南以能持续批判、改变自己的立场而知名,这一点在哲学与政治上都是相同的。但他
从未向非理性主义(irrationalism)或怀疑论让步,就像他一直是一名左倾的政治参与
者。普特南相信理性运作的重要性,虽然这基于一个较为悲观的信念:他认为人类有向懒
惰、权威与压力屈服的倾向,而哲学思考是我们对抗这些有害天性的重要工具。
https://twitter.com/prospect_uk/status/709176881292177408/photo/1
努斯鲍姆写道,依循理性而活是困难的。依循教条总是比独立思考来得容易。但普特南为
后人留下了一个永远乐于接受理性批判的模范。普特南在哈佛大学执教35年后,于2000年
退休。身后留有妻子卢丝安娜(Ruth Anna Jacobs)、4名儿女及4名孙儿女。
4.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
http://www.storm.mg/article/88458
5.备注:
同样引述《骇客任务》(The Matrix)桥段:齐泽克对红蓝药丸的探讨↓
http://goo.gl/kgf1Xx
【《变态者电影指南》解读(二) :《廿二世纪杀人网络 / 骇客任务》(Matrix,1999)│
何伟】
男主角面对一个选择 : 吞下蓝色药丸回到原来的幻像(Illusion)世界,或是吞下红色药
丸看见幻像背后的真正现实(Reality)世界。
这幕体现了一种传统想法,"只要拿走蒙蔽我们双眼的幻像,我们就能看到真正的现实!"
,只要拿走母体(Matrix)所产生的虚构(Fiction)幻像,人类就能看到自己被母体控制的
真正现实。但就精神分析对"现实"(这里指"社会现实")的观点而言,如果拿走虚构成份,
现实就会一并被拿走,这是因为现实的构成中包含一些虚构成份 : 文化。
文化包含着语言文字、语法规则、道德律法、风俗习惯、价值观等等,文化不是实物而是
虚构的,但文化却是我们用来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物的必要工具,事物要在我们经过文化
来解读之后才变成了现实,例如"朋友当面撕烂你的信"这件事也许被我们的文化理解成"
我们之间的友谊已经完结了!"这一现实。这也暗示了身处不同文化的人可以对同一件事有
不同的现实,例如刚才的撕信动作可以被理解为"信的内容已永远铭刻在我心间! 我衷心
感谢你的来信!"。
因着这种对"现实"的观点,齐泽克提出第三种药丸 : 不是提供超验主义那种假的、快餐
式的宗教体验,例如 "瞬间失去自我,跟宇宙连成一体",而是使人看见现实本身是被包
含在幻像(这里指文化)之内。
内容取自《变态者电影指南》00:03:28 -> 00:04:5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AJUM2i9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