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oo.gl/GiRcb9
苹中信:学校没收果冻笔是好的教育吗(吕秋远)
2017年06月09日
这两天在台北市的信义区国小,有一场所谓的没收“果冻笔”的争论。起因是有一名教师
,因为担心学生使用高价的果冻笔,引起其他同学的攀比,因此要求学生不得将果冻笔带
至学校使用,否则将会没收至学期末才会发还。这样的措施,引发了赞成与反对的论争。
赞成者认为,这是教育者对于学生的责任,毕竟一枝笔的耗费竟然是200元,对于字体的
优劣也没影响,为何要使用如此价格的笔?况且如果不禁止,可能会导致其他同学因为虚
荣心的原因,要求家长购买,这对于家长来说,也是很大的困扰。
社会丑恶现实不教
反对者则不如此看。论者有以文化创意的观点来看,认为200元的笔固然比一般原子笔的
价位要高,然而这是因为这项产品的优点,只看到价格,却忽略一枝笔何以售价可以标高
,还有市场供需,并无道理。当然也有从去管制的观点来看,认为教师似乎管理过多,毕
竟使用什么文具,这是学生的选择,没有道理仅以威权的手段没收,而扼杀学生对于现实
社会的理解。毕竟,这个社会,就是存在着贫富差距,即便在学校可以蒙上学生的眼睛,
难道步出校门,贫富差距就不存在?
就禁用果冻笔事件来看,恰好反映出部分教师或家长,对于教育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保
持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期待”,而非教会孩子未来的求生技能。对于部分教师与家长
而言,课业大抵是最重要的,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社会的美好,至于其他的丑恶或现实部
分,就留给孩子出社会以后自行探索,这些部分,学校不适合教导孩子。不是这样吗?
否则,这个社会就是存在贫富差距,就是有人会因为功能考量、名牌考量,而选择高价的
产品,为什么学校老师要禁止学生使用高价文具?这位老师,根本就不用担心伤害孩子或
家长的玻璃心,因为纵然真有学童要求父母购买类似产品,这也是父母应该烦恼的事情。
这个社会的歧视与差距,无所不在,难道老师在课堂外,也可以禁止学生在假日的时候使
用名牌包、到国外旅游,或是在学生在课余的时候,三三两两聊天炫富?
其实这件事情,不是单纯的禁止使用果冻笔,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的心态,或许必须要
调整。我们的学校教育,并不是只教导孩子光明面,至于黑暗面,则是全面禁止,当作没
这些事情发生,举例来说,最明显的就是性别教育。部分教师与家长,对于性别教育,或
是性教育,非常反弹,认为不该教导孩子在性交、爱情、同性婚姻等的客观知识,而是应
该要让这些教育退出校园,以免孩子被“污染”,让学校保持“纯洁与干净”。
学校隔离成无菌室
可是,事实胜于雄辩。当学校不教,孩子透过互联网,以及手机上的各种讯息的流传,
或许知道的事情早就比学校老师知道的多,而更可怕的在于,因为部分老师与家长把这些
课题当作禁忌,认为不该教、不用教,小孩长大以后再说,所以衍生出各种法律与社会问
题,毕竟理论已经赶不上实务,而孩子透过私下所学到的“常识”,或许根本就是错误的
,而老师与家长,却因为规避这些问题,而无从指导起。
果冻笔事件,单纯以没收的方式来说,是最好解决争议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却显示出
如同性别教育一样的缺憾,把学校隔离成无菌室,对于教育一点也不好,这只会让我想到
四个字的成语:“掩耳盗铃”而已。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