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en2323 (冷å‡éš)
2016-11-28 02:21:20这是一篇好文章,值得我收起嘻笑怒骂,熬夜慢慢回。
其它屁孩如果可以,学学人家好吗?
※ 引述《csihcs (非天夜翔)》之铭言:
: ※ 引述《chen2323 (冷冻鱼)》之铭言:
: : 哈,看标题再看内容,阁下是反串来着吗?
: : 你全篇不也是抱持着“都是别人的错”的论调吗?
: : 然后推文的是没睡醒还是阅读能力有问题?台湾的教育人员水准
: : 有那么差吗?
: : =========二三十个学生?==============
: : 小弟不才,十几年前一个班里有四十八位学生,然后二十几年前
: : 读书时,一个班有五十几位同学。
: : 对二三十个这个数字大家应该是怵目惊心才对吧?先别提再下去
: : 大家都要失业这件事,你是多菜才敢拿带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很
: : 辛苦这种话出来讨拍?
: : 之前的老师都是拿电击棒带班,家长都是小孩被处分乖乖吞下去
: : ?以前老师都躺着带班?
: : 有没有那么窝在自己世界没走出来过的八卦呀?
: 小弟不才,十几年前读书时,班上同学四十多位学生,
: 当时的多数家长给予老师都有极大的授权,
: 举凡行为表现不佳、课业表现不佳,
: 老师均能够以现在定义的体罚方式来对待学生,
: 多数家长甚至感谢老师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
: 多数家长与老师间是合作联盟关系。
: 如今学业完成后,进入教育环境任职,
: 过去那些被体罚的学生,包含比我再略大的前辈,
: 也已长大成人、结婚生子,
: 同时这些人的学历普遍来说都有高中、大学毕业,甚至于更高,
: 我所教导的是这些人的子女,
: 班上也就约略为二三十位学生。
: 因为这些人过去的经历、媒体的渲染、如今法条的订定等因素,
: 以及人本教育的兴起,产生了无法以体罚的方式作为管教手段,
: 爱的教育一直被无限上纲,再加上少子化的状况逐渐加剧,
: 造就了以下一系列的现象:
: 1、多数家长对于孩子溺爱的偏多,重视原生家庭教育的可能较少。
: 2、经济不景气及媒体负面的渲染,形成不少人对老师这个职业的仇视。
: 甚至有些高学历的家长会有看不起老师的情形,
: 严重干预教学专业,这不胜枚举,不在此赘述。
: 例如:概数教学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98
: 3、现今普世价值仍就注重学历乃至于名校,
: 否则就不会基测不成功,再推出教育会考,
: 而就学方案还可以每年一变,
: 明明就是检定考的标准参照,
: 硬是被弄成像是联考的常模参照。
: 当我们想要严格要求学生课业,
: 又可能会出现部分家长跳出来说,
: “我不在乎小孩的课业,
: 我只要小孩快乐学习,以及要求品德就好,
: 老师你不用管她成绩如何。”
: 当我们如果就放任这一部分的学生,
: 不管他们的课业成绩时,
: 却可能导致破窗效应、模仿效应、同学间的比较,
: 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不学习的学生,
: 我们能够说服原本还愿意认真上课的学生吗?
: 这又可能出现有家长或是人本教育人士跳出来说,
: “这是妳老师的专业耶!
: 你应该要多规划吸引学生感兴趣的课程。”
: 这块没做到,又更加被质疑老师们不专业。
: 然而课程纲要内容要完成的内容,
: 并不全然都能够转换出有趣的课程内容,
: 即便课程内容都设计的有趣了,
: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就够用吗?
: 任何的学习,理解了也是必须要练习,
: 老师通常都会分派回家作业。
: 但孩子回到家花了多少时间去做练习?
: 老师是否能够督促到这个部份?
: 这时又可能发生下列的情形:
: a、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够多了,
: 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尽情放松,
: 亲子间感情其乐融融。
: b、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或是自己没有办法指导,
: 将孩子送到补习班、安亲班,
: 此时,又可能产生几种可能:
: 一、安亲班老师非常善尽职责的,
: 给孩子回家作业的正确答案抄写。
: 导致学校老师看到的就都是完美的答案。
: 二、补习班老师非常善尽职责的,
: 给孩子更多的回家作业。
: 因为补习班通常又对学生会有棒子与萝卜,
: 导致孩子在班上就是非常努力的完成补习班作业。
: 甚至又有家长提出说,
: “老师我知道你非常认真,
: 但是,你出的作业太多了,
: 孩子光写作业就写到晚上十一、二点还不能睡,
: 可以出少一点吗?”
: 如果真的减少了,那些没有补习的学生又当如何?
: 4、对于品德不符合社会期待的学生,
: 我们能做的是反复告诫、写报告书、
: 请家长到校开会研议、提交惩处、
: 以及人本教育最常说的“爱的教育”。
: 然而成效大吗?以自身的观察来说,
: 部分学生有,但多数成效不彰,
: 常把进学务处当作是进自家厨房一样。
: 甚至有些家长会出现部份下列言词或行为:
: a、拒绝到校出席会议
: b、“都是谁谁谁的错,他带坏我家的孩子,
: 学校要请他转学或转班。”
: c、“一定是老师在针对我的孩子”
: d、“老师要是好好的关爱我家小孩,就不会这样了”
: 当然也会有家长像过去的家长一样是挺老师的,可能会说:
: a、“老师你好好教训他就可以了,随便你怎么处置”
: 然而我们现在能这么做吗?当然要依法行事,不能体罚。
: b、“老师放心,我回家一定会狠狠K他的”
: 然而我们能就这样结束吗?(或许内心是拍手叫好)
: 但我们反而还要替学生说好话,安抚家长的情绪。
: 如果出现老师严厉指责家长或是学生,
: 或许又成为了一件让媒体追逐的负面焦点。
: 当然这些现象并非所有家长都会如此,
: 也是有家庭是和谐的、家长的言教身教是令人称羡的。
: 老师也会有各式各样的情形,
: 每一种做法都有其优点与缺点,
: 对于适合的人就是优点,
: 不适合的就是缺点,会有一种毫无缺点的万用方法?
: 老师也是边试边做、边做边调适,
: 能因此说改与过去比较变化较少的人,
: 就是窝在自己世界中没走出来吗?
: 家长对于老师的刻板印象,能套用在所有老师身上吗?
: 那我能不能说“家长也是窝在自己世界中没走出来的人?”
: 现在的社会对于认真的老师真的有给予称赞吗?
: 老师早就被当作是服务业了,
: 不少家长都认为自己是花钱的大爷,
: 对老师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 老师对于这些能发声吗?
: 说了可能又被放大绝“不爽!___!后面排队的人多的是。”
: 或者是被说“又在同温层发言取暖了!”
综合你的论述,我分成三个重点回复我的看法,如果有遗漏,还请推文提
醒。
一、现在的大环境对教师不友善。
同感,你提到的除了因为经济因素,大家对教师、公务人员待遇眼红外,
我觉得都可以与一个因素扯到关系,那就是过去有很多人是对教育制度不
满的,只是这些人当下无力反抗,而当这些人成年了,他们就成为鼓动仇
师的推手。只是他们仇的人大多退休了,剩下我们这些被仇得莫名其妙的
菜鸟。
无奈是一定的,冤有头债有主,但历史共业还是得扛。但如果说怀念过去
的教育环境我倒是持反对立场,因为正因为过去的不当,造成现在的痛苦
,如果我们不思改变,将来也只是复制现况罢了。
环境一直在变化,如果我们只是怀念那个有体罚、民风纯朴、家长对老师
敬畏有加的年代,却无力改变自己去调适,那么被未来淘汰是必然的。或
许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对错不明、政策朝令夕改的环境下,但有些事还是可
以做的,等后面会一起谈,但目标只有一个,我们必须让现在手上的孩子
们不再仇视学校及老师。
二、制度对教师的要求充满矛盾。
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有事钟无
艳,无事夏迎春;这大概就是现在的教育制度吧?我的签名档就是我面对
这样制度的态度。
我每到三年级召开班级升学座谈,就会在介绍完制度后问家长一个问题。
“如果我保証您的孩子可以就读任何你想让他上的科系,然后他这个一年
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学校爱来不来,您可以接受吗?”
可想而知,没有家长能接受。于是我问家长,那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
什么了吗?
那我也要问老师们了,我们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了吗?知道学校
教育要给孩子的是什么了吗?
我们期待的就是孩子将来能够独立处理生活上的问题、能够爱惜自己、能
够追求自己的成就。
但这与文凭主义与重视成绩相冲突吗?我个人的看法是追求文凭及成绩可
以是训练孩子手段的一种,只是千万不要在过程中迷失了,手段及目的不
可混淆。
所以当我的目的是要孩子负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时,我不会拿班级排名来盯
他,我会拿他之前的考试结果来跟他讨论进退步的原因。
当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爱惜自己时,我不会因为他犯错而惩罚他,我会告
诉他是行为错了,处罚是为了提醒你。
当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追求自己的成就时,我不会因他的成绩而否定他的
可能性,我会鼓励他勇敢的筑梦,但不可想一步登天,绕路是理所当然的
事,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能証明自己有实现梦想的能力。
做的事看起来跟文凭挂帅、注重成绩都一样,但我在制度对老师的要求及
坚持正确的事上取得了平衡,我教得心安理得,也获得家长及学生的认同
。
三、部分家长的确令教师束手无策。
世上的职业分成三类:农牧业、制造业、服务业。
服务业分成两大类:
一是希望客户满意自己的服务,不断依赖自己,大部分的服务业属之。
二是希望客户借由自己的服务改善状况,最终不需要别人服务,医生、
老师属之。
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不能接受自己的是服务业?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
学生及家长,我们的工作内容就是借由教育专业,协助客达成他们对自
己或孩子的期望,最终获得自助助人的能力。
既然是服务业,那面对奥客的策略就很明显了,先接受,后说明,无法
沟通就换人沟通,反正奥客不会跟着你一辈子。
虽然服务业里客人永远是对的,但如果一个有道德良知的服务业即使冒
著被客人客诉的风险,我们还是要阻止客人把大便吃下去不是吗?
然后即使最后徒劳无功,但吃下大便的又不是我们,老师为啥要把这样
的客诉当成自己的挫折?然后抱怨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对的,他为什么要
把大便吃下去?这令我很受伤。
这真的很没道理。
: : =========家长失职?===============
: : 当你指责家长失职时,你又是哪里来的信心认为自己可以做得比
: : 他们好?
: : 这些失职的家长要嘛低社经背景,要嘛社会边缘人,要嘛自小生
: : 在价值观扭曲的家庭。对,干我们屁事,凭什么要我们来负责,
: : 又不是我们害的。
: 并非所有有问题的家庭都来自社经背景低的,
: 也有高社经背景却价值观扭曲的家庭。
呃,不好意思我没说清楚,价值观扭曲指的就是这类。
: : 但是,仔细把各位受教育的过程回想一下,我们所谓的学校教育
: : 什么时候教过学生怎么当一个家长?当你生在一个家庭观念薄弱
: : 的原生环境,成长历程又没有人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哪
: : 来的自信你可以成为一个尽责的家长?
: 的确是如此,那这应该要问我们前一辈,反复的递回,追朔从前,
: 谁是第一个指导了晚辈怎么当一个家长、当一个老师?
: 成长历程又没有人告诉第一个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他哪来的自信可以成为一个尽责的家长?
: 哪来的自信可以指导晚辈成为一个尽责的家长?
所以大家都是边做边学,家长指责老师没做好老师的工作或是老师指
责家长失职都是不合理的,因为换成自己处在对方的环境里,未必能
够做得比对方好。
: 另一个问题是学校教育的起源究竟为何?
呃,如果是现代国民义务教育的起源的话,一般教育概论有写。
: : 当你在指责家长失职时,记得,你只不过是个比较幸运的家伙,
: : 你只不过是比较适应这社会的游戏规则,你只不过是用成功者的
: : 傲慢在鄙视弱势而已。
: 你的说法有点一竿子打翻所有的人。
呃,不是很能理解你的意思。你是指我认为指责家长失职的老师有问
题吗?我这篇文章的“你”应该从头到尾都是指发文的原PO,请明鉴
。
: 家长与老师关系究竟是上与下、下与上、还是平等?
我认为是平等的。只是在教育专业上,老师懂得比家长多,经验也比
较丰富。因此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自
信,不更加应该坚持与家长沟通,而非拒绝服务他们不是吗?
: 若为上与下,老师何德何能可以指导家长怎么做?
: 指责不过就成为了宣泄愤怒的方法。何来的傲慢之说?
: 若为下与上,老师对家长提出的看法时,家长又听进去了多少?
: 这样家长是弱势吗?
: 若是,家长就会听进去了,也就不会产生互相指责情形。
: 若否,这样又怎么能说是鄙视弱势。
: 若为平等,当老师所做的努力因为家庭教育出问题而白费,
: 难道不能说出所观察到的事件吗?
可以呀。
: 抑或者是提出部分家庭事件就是傲慢?
不是呀。但是用对方冥顽不灵、执迷不悟当自己不作为的理
由,我认为这真的是种傲慢。设计不出一双下田可以穿的鞋
,不思考鞋子是不是真的需要,反而去责怪农人赤脚下田不
文明,这真的是傲慢无误。
: 当然并非所有家庭都是有问题的,
: 同时也并非所有老师都没有尽责,
: 我们应该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才是,
非常正确。
: 一个做好,另一边出问题能看到好的期望吗?
: 现在的社会对于老师早已剥夺了绝大多数的指导手段,
: 就剩下无限上纲的爱的教育。
: 在家中也用爱的教育,在学校也只有爱的教育,
: 这样有符合‘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 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吗?
完全爱的教育当然不符合孟子的看法呀。所以我们因为解读问题
以为对方想法不同。
: : ==========学生好难教?=============
: : 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学生好教好吧?老师的角度里永远是一届不如
: : 一届,原因两个,第一你太优秀,第二教书是种轮回。
: : 当老师的成长学习的过程大多没有接触过学习底层的班级,很多
: : 时候我们的同学不是法律系就是医科的学霸,班上最不成材的搞
: : 不好就是后来当老师的。你根本很难想像,这世上有学习障碍、
: : 情绪障碍、精神疾患,有各式各样先天不良在艰难中学习的孩子
: : 。有隔代教养、有失亲、有家暴、有贫困,有各式各样后天失调
: : 在不公平条件下学习的孩子。
: : 而当了老师之后,你要学着接受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抱怨
: : 学生很难教。
: : 当你辛辛苦苦把一群孩子好不容易调教成可以配合游戏规则时,
: : 就发觉又要把他们送走,重新迎接一批野蛮人,一切归零重新开
: : 始,这实在很令人沮丧。一年一年,一届一届,我们总是在重复
: : 着相同的工作。然而学生却是不同,他的人生当中只有一次学生
: : 生涯,过了就不再回来,而陪伴他们度过苦闷的学校生活就是我
: : 们的工作。
: : 你要学着看到自己这份工作的价值,而不是抱怨学生很难教。
: : 话说学生不难教,要老师做什么?
: : ==========他们不是抗拒处罚===========
: : 学生及家长不是不能接受处罚,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被贬低、羞辱
: : 的感觉。
: 并非所有家长都如你说的理性。
: 我个人就遇过一个案例:
: 明明老师、同学们,
: 都已经显然与当场看到某位学生作弊多次,
: 老师也告知家长、劝戒学生多次,
: 然而家长却依然的袒护自己的孩子、学生依然故我。
: 甚至家长还提出自己是心理医师的身份,
: 说一定是老师、同学在针对自己的孩子。
: 这多让身为老师感到无力、无可奈何,
: 除了提出校规惩处外,还能有什么作为?
哈哈哈,这我真的遇过,虽然不是自己的班,爸爸是政府局长,妈妈是
学校老师,而且还是同校同事。导师原本处理完了,结果父亲突然暴怒
,相信自己的孩子没有作弊,杀到学校来要为自己的孩子讨公道。
因为那时候担任教师会理事长,所以有参与到。
大家一定没注意,学生奖惩规定里没有作弊要记过这条。会被记过的事
由是“违反考场规则”,所以跟家长通知时要说“违反考场规则”而非
“作弊”。
作弊这种事一接班就要说清楚,把作弊的利弊对孩子分析清楚,会作弊
的孩子代表他要嘛在意成绩,要嘛他承受某种压力。
在意成绩的要让他知道作弊其实会麻痺自己,造成实力退步,最终反而
成绩不佳。承受压力的,平日查觉时,就要与家长保持互动,协助家长
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以免孩子误以为父母只在乎成绩。
差点忘了还有一种怕罚写的,这种没办法预防,遇到就只能跟家长说孩
违反考场规则,依校规要记过,但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他要留心规则,
以免以后大型考试犯错得不偿失,之后会给他销过的机会。至于他怎么
偷看别人,怎么篡改成绩,家长会问孩子的,留点面子给家长,他就不
会牵怒老师。
: : 只要老师能从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向学生说明处罚的对象是行
: : 为不是个人,是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怎么面对自己的错误。处
: : 罚是提醒他不要在同样的地方跌倒,要三思而后行,要类推到社
: : 会的游戏规则,甚至要因看到别人受罚而警醒,不需要自己掉进
: : 洞里才知道那有个洞。
: : 没有孩子会拒绝老师的善意提醒。
: 上述的孩子,有接受老师的善意体醒吗?
因为他不觉得你是善意,他只知道你要处罚他,万一平常又是会盯成
绩、罚写的老师,他会觉得都是你害的,而你还要罚他。就跟开加强
班还被教育部纠正是同样的感觉。
: : 只要老师能从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向家长说明处罚的目的是为
: : 了提醒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为了避免将来发生更严重的
: : 事,是为了以避免家长将来要时常为孩子善后。老师与家长要互
: : 相鼓励、信任,孩子的行为问题才能获得改善。
: : 没有家长会拒绝老师对孩子的关怀。
: 上述的家长,有接受老师对孩子的关怀吗?
因为他不觉得你是关怀,他只知道孩子让他丢人了,如果孩子回家又
撒谎为自己脱罪,他一定选择可以摆脱羞辱感的方式,把错推给别人
。
: : 把话说清楚,不要用自己的角度看事情,不要默认何为常识,何
: : 为理所当然,清空自己的成见,接纳家长及学生乱七八糟的想法
: : 。你要先跟他们站在同一边,你才能引导他从你的角度看事情,
: : 并且接受你的善意。坚持对的事没有错,但是如果不能得到家长
: : 、学生认同,那么“对的事”帮不上任何人。
: 难道这样还该与他们站在同一边吗?
当然要跟他们站在同一边,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跟着你走到对的那
边去,而不是认为他们是对的。
: : ==========自己的孩子是没办法教的========
: : 不要期望家长能导正孩子的行为问题,第一不恰当,第二他真的
: : 做不到。
: : 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
: : 不祥莫大焉。”
: : 孟子认为家庭的功能在于家人间情感的支持,家庭教育应藉长辈
: : 人格和亲情的影响,使晚辈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品格。“知识”的
: : 传授,做长辈的便不宜亲教,因为在教学时,长辈可能因期望过
: : 高,要求过严,以致引起晚辈的反感。造成关系不和,这是家庭
: : 的最大不幸。所以主张“易子而教”,将教正责善的工作,交给
: : 教师代行,以维持亲情,保持家庭的和谐。
: : 而如果家长本身没有足以成为模范的品格,孩子自制能力自然没
: : 办法达到基本标准,但这类型的家长也颇无助,不是他不愿意做
: : ,而是做不到,真要有能力,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标
: : 上顽劣的标签。
: 上述案例中,家长都能够当心理医师了,知识不够吗?
: 仍然感到无助吗?真的没有能力吗?
: 如果真感到无助,为何不听听老师的看法?
: 家长对孩子的袒护,难道我们该视为合理吗?
我只能说这个家长反应真的很正常,只是不合理,他只要冷静下来一
定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但是骑虎难下,他会选择死不认错,下
次再来,而且社经背景越高,做出来的反应越匪夷所思。所以千万预
防胜于治疗,不然光陪他耗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
: 如要主张“易子而教”,难道不用支持老师的做法吗?
: 只要指责老师没做好就可以了?
呃,同样的逻辑,老师知识不够吗?真的没有能力吗?如果感到无助
为何不听听别人想法?老师对家长的敌视,难道我们该视为合理吗?
正因为易子而教才有效果,也一定要家庭支持才有效果,我们一定要
得家长的信任与认同。而方法真的很简单,我新生座谈会就开诚布公
的向家长说明我的带班策略及风格,以及我想要的就是他们的信任,
可以参考我的简报档:
http://goo.gl/pTxIlO
基本上可以收买到一定程度的人心,当然如果是家长不会来座谈会,
或是家长社经背景不是很高,我会利用电话或家访说明。
: : ==========教育需要家庭的协助==========
: : 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支持注定是要失败的,而家庭的功能在于让孩
: : 子知道自己是被关爱、被重视,不论遇到任何事情都有能够回去
: : 的地方。他在意家人的感受,学校的处分才有约束力;他感受到
: : 爱,他才能正向的看待学习及人际上的失败挫折。
: : 把自己当成一块缓冲垫、语言翻译机,协助孩子及家长厘清心中
: : 的想法,把负面的情绪及言语除掉,留下鼓励及正向的语言。今
: : 天你缓和了孩子与家庭的冲突,他的行为问题就少掉一大半。
: : 与其批判家长的失职,不如我们就将教育扩大至家庭,表达我们
: : 的善意,只要谨守不干涉、尊重家长的立场,家长就能被诱导向
: : 正确的观念及作法靠拢。请把家长视为教育现场的重要伙伴,因
: : 为没有他们正确的协助,学校教育往往事倍功半,而我们在处理
: : 学生问题时也会因为无力感而变消极,遑遑终日。
: 这我非常的赞同。
: 但是遇到上面案例的家长,身为老师能如何?
我不认为我的作法可以通用,但我认为每个人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
找到一套适合的作法。
: : ==========坦然面对自己没那么好=========
: : 是人都会犯错,我实在搞不懂为什么老师对家长、学生的投诉那
: : 么敏感?有错就要认,事后反省对学生处置失当就向学生认错道
: : 歉有什么难度?每个老师都是边做边学,哪有可能不犯错?而且
: : 正向面对自己的缺失,这不就是一种身教吗?
: : 面对别人质疑,先否认是本能,先检讨才是智慧。
: : 我没错为什么要道歉?那又是谁说先道歉就代表理亏呢?
: : 道歉可以挪腾出一个让彼此转寰的空间,而且越早道歉,效果越
: : 好,最好随时把抱歉跟对不起当口头禅,即使他是一个孩子,他
: : 也能感受到你是站在平等地位与他沟通,而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侵
: : 犯的权威,不可侵犯也就等于无法沟通,无法沟通,事情就只能
: : 往两败俱伤的路上走。
: 道歉真能挪腾出一个让彼此转寰的空间?
: 这令人存疑。
: 在国外某国家,你如果发生对撞车祸,
: 下车后,你第一句是道歉,
: 那么即便不是你的错,也就真的变成你的错了。
幸好我不是活在那个国家,哈哈。
: 每一种做法都会有可能有其后遗症,
: 并不一定百分之百好的,
: 怎么能说不先道歉就不好。先道歉就比较好。
: 事情没有绝对。
当然这只是我的认知,我只是觉得老师都不太能接受犯错这个概念
,而且没办法接受别人指正,但却又天天需要指正别人,如果我们
不能以身作则示范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犯错这件事,我们就不可能让
孩子了解犯错并没什么不好,不好的是不认错及不改过。
: : 吃烧饼哪有不掉芝麻的?教书哪有不被投诉的?不要把偶尔的失
: : 误当成不可原谅的烙印,坦然面对自己没想像中的那么好,也就
: : 是肯定自己还能更好。更何况根本没有人会记得别人糗掉几次,
: : 大家都忙着看自己好吗?
: 凡事没有绝对。
: : 一个回避学习成长的老师,要如何教育孩子面对学习的挫折,勇
: : 于挑战自己?
: 这我非常赞同。
希望全文没有让你感到我态度随便的地方,认真文我非常乐意交流,
因为这也是让自己成长的方式。很谢谢你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