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太绿、走水、茶园管理
现在每年处理上万斤高山茶,配合三四十位茶农,制茶只能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是我走
访上百家茶厂的心得。
松柏岭茶叶就是绿绿绿是做“数量”而不是做“精致”,大部分茶厂一天茶干上千斤,制
程都在赶时间 室外萎凋 浪菁都大概而已,台湾市场也在变化导致现在茶路绿绿绿,茶厂
不敢做发酵怕失败怕红,客人看到茶水稍微偏红就干干叫。
为什么嫩采的茶会容易涩?
嫩茶茶菁走水非常困难,因为嫩菁的叶子耐受度低 很容易红,翻成白话就是在室外萎凋
晒菁时不能晒太久,不晒久里面水份没走干净导致苦涩,嫩菁只有真正的神人才会做
大部分茶厂都不喜欢嫩采因为失败率非常非常高,合作有一间我认为最会制茶的茶厂都很
嫩采,茶因为嫩非常香 喝起来甜回甘足。
※ 引述《heavybird (重鸟)》之铭言:
: ※ 引述《chuan780920 (元太)》之铭言:
: : Hi 又是我,希望我半途出师近10年的经验能帮助您,如果小弟论述有误也拜托鞭小
力?
: : 点。
: : 首先要先对涩感做一个简单认知:
: : 1.茶会有涩感主要来自茶多酚。
: : 2.茶多酚会因为茶叶成熟度增加而递减。
: : 3.茶多酚会因为氧化程度增加而递减。
: : 4.茶多酚释出与水温温度有正相关。
: : 一般客人不会有这种认知,也不会去记这些东西,所以我们高山茶的部分只能尽量找
采
: : 不要太嫩,发酵度做足一点或萎凋做足一点的茶,然后请客人自己泡不要泡太高温,
只
: : 很难就是了。
: : 至于在制程中哪些环节,我的看法是:
: : 1.采摘不要太嫩(但机采要如何界定我就不知道了)
: : 2.萎凋做足,水走透一点。
: : 3.发酵度做足,如果本来走生路的,试试看走生酵的方式。
: : 以上简单的粗略论述,如有说错还请指教。
: : 小弟茶行在台北,如果您要台中不错的茶行私讯我,我可以介绍给您。
: : 补:还有季节气候温度也会影响茶多酚,我猜会有人说,我就不说了。
: 其实只有一点,就是茶叶在萎凋制程能走水,就不会涩。
: 为什么嫩采的茶会容易涩,就是在萎凋的制程中,机械强度不够的组织已不耐走水,使
得
: 叶片无法再透过蒸散作用把叶子内的水拉出去,叶组织内液胞水分拉的不够多,浓缩不
足
: 所以搅拌制程无法将各细胞内茶多酚均匀且充分的氧化,所以会涩。
: 萎凋做足其实就是青茶类制茶过程,最大的学问。什么叫做"足"?每个师傅有每个师傅
的
: 眉角,但最直观的说法是,在不伤害叶片保卫细胞的情况下,拉走维管束内足够多的水
,
: 创造"走水"的空间。
: 其实,只要水可以在叶片里面"走",PPO(多酚氧化酶)就会作用,多元酚、儿茶素就
会
: 被氧化,就不会涩。
: 如果在走水这个阶段茶叶没有充分走水,即使充足的大浪渥堆发酵,让POD(过氧化酶
)
: 作用,茶叶还是容易菁涩,味道的频谱容易分布在好几段,形成所谓的"杂味",或者味
: 道容易吸附在维管束水中,形成所谓的"闷味"(香气不扬)
: 松柏岭机剪四季春,如果可以剪午菜、不要下重肥、成熟采,制茶时可以不受伤,基本
上
: 是无敌的茶类,又香、又甘、高CP值,但愿意这样做的厂家真的很少,毕竟产量还是决
定
: 成本,一斤四季春多卖你两百块,客人就哀哀叫了,要能喝得懂的客人也不多,重点是
真
: 要这样制茶,体力会是一大考验,最后就..恩,什么样的成本做什么样的茶。
: 类似的问题其实可以再延伸压,例如:老叶茶要怎么做才不会涩、绿茶要怎么做才不会
涩
: 、红茶的涩和青茶的涩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生普为什么很涩、早期老树茶为什么那
么
: 涩、有质的涩跟做不好积水涩怎么分辨,单个涩就学不完了。
: 以上制茶这几年听各方老师说明后,自己的小小心得总结,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