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外交对抗 互蒙其害

楼主: arita1224 (apfel)   2007-07-26 16:19:08
此文出<和平论坛> www.peaceforum.org.tw
政治大学外交学系
教授 李登科
台海两岸外交对抗,互蒙其害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于一九四九年成立之后,台海两岸的外交对抗,即持续不断。从一九五0
年到一九七一年,联合国可说是台海两岸外交对抗的主战场,双方为争夺中国在联合国的
代表权而全力以赴。
一九七一年十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二七五八号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进入联合国并取
得代表中国的席次,但台海两岸的外交对抗仍然持续展开。紧接着取得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
权之后,北京立刻设法排除台北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会、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等联合国
周边组织之席次。在这些重要国际组织的席次之争,北京不断地获胜,台北则节节败退。  
不论是联合国中国代表权之争,或联合国周边组织的席次之角逐,关键性因素都是邦交国的
数目。如果台海两岸任何一方能够在各个国际组织里,掌握比较多的票数,该一方就能取得
在这些组织的席次。因此,争取更多的邦交国或确保既有的邦交国,就成为台海两岸
自一九五0年以来的外交对抗重点。但是台海两岸在争夺邦交国的零和对抗中,都付出相
当大的代价。
譬如为巩固与非洲友邦的外交关系,台湾在一九六0年成立“先锋案执行小组”,推
动“先锋计画”。根据这项计画,台湾派遣数目甚多的农耕队赴非洲友邦,协助发展农业。
一九七二年,台湾成立“海外技术合作委员会”,提供各地友邦相关的生产技术协助。
一九九六年,台湾更进一步成立“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统筹对外援助工作。尽管名称
不同,但援外总需要经费,而且需求日益增加。
在另一方面,北京自一九五三年也开始对友邦提供经济援助。如同台北一样,北京负责执行
援外工作之机构,也经过几次调整。最初系由对外贸易部的对外经济联络局负责,一九六0年
改为对外经济联络总局,一九六四年改设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一九七0年,对外经济联络委
员会被改为对外经济联络部。一九八二年,北京将对外贸易部和对外经济联络部合并,成
立对外经济贸易部,下设对外援助局。一九八八年,对外援助局升格为对外援助司,主管
援外事务。随着邦交国越来越多,而且又大半是开发中国家,北京援外的经费也不断地增
加,并且成为一项庞大的财政负担。
台海两岸为巩固与邦交国的邦谊,每年都不得不编列数额甚大的预算,这当然是双方财政
上的包袱。而双方为拉拢特定的国家,更必需支付高额的代价。例如二00五年十月,北
京以承诺提供塞内加尔六亿美元的援助,达到与塞内加尔建交并迫使该国与台北断交之目的。
今年六月,北京为争取台北在中南美洲的友邦哥斯达黎加,不惜提供高达四亿美元的援助经费。
同样地,当圣卢西亚于今年五月决定与台湾恢复邦交,台北立即对圣国提供经济与技术援助。
北京与台北竞相争取特定国家,其实是互蒙其害,不但付出愈来愈沉重的代价,而且还无法确
保这些国家不会改变对台海两岸的立场。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譬如一九七七年二月,北京与
利比里亚建交的代价是五千万美元。一九八九年十月,利比里亚决定与台湾恢复邦交,台北
为此付出一亿美元的援助。一九九三年八月,利比里亚又与北京恢复邦交,与台湾断交,赖国从北
京获得的援助高达二亿美元。一九九七年九月,利比里亚再度与台湾建交,赖国也立即得到
台湾大量的援助。但利比里亚于二00三年十月,又与北京恢复邦交。利比里亚的例子并
非特例,许多第三世界国家都藉著游走于台海两岸,获得更多的援助。而受害者正是台海
两岸。
事实上,台海两岸的外交对抗除互蒙其害外,还严重地伤害两岸关系,让两岸难以建立互信
与良性互动。但解铃在于系铃人,两岸欲停止这种恶性循环的外交零和游戏,北京就应对台
北释出善意,譬如不再阻挠台北以适当名义与身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不再重金挖走台
湾的邦交国等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