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orilau (IIIIIIII)》之铭言:
: 既然“对于拼音书写文字的人,书写只是附属品”,
: 那么“会区别‘语言’以及‘书写’,语言就是口说语言。”
: 这个观念就是以拼音文字的人为中心去看事情,
: 不能用适当的比重看待使用表义文字这类相对重视书写的语言,
: 将无文字语言、拼音文字语言、表意文字语言用一样条件来比较相互理解性
: 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 以口语当作语言的必要核心当然也不成立,如果是的话,手语就变得不是语言了。
手语当然无法与口语并论,两者使用的是人体不同的器官,表达方法大相迳庭
音韵学中的各种概念:
“音素”、“元音、辅音”、“发音部位”、“sandhi”、“音节”、“语调”等等
没有一个能在手语中适用。
自然而然,手语的演变和口语的演化规则不相同。
换句话说,手语是一类符号系统,可以用来传递意思,但和口语是二种不同的机制。
手语就像文字一样,无法代表口语。
证明书写不影响语言本身的方法很多,我上篇已经给了一些例子。
如果你还是不服,我再讲得更仔细点:
1. 20世纪白话文运动彻底改变了书写,使得日常汉语的口语能真的被写出来,
但不代表白话文运动改变了汉语的结构。
2. 20世纪越南语舍弃字喃改拉丁拼音、韩语舍弃汉字改用韩字,
但语言本身不因为书写改变而产生断层。
3. 前南斯拉夫的语言“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使用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拼写
但普遍被视为一种语言。(虽然各国都以自己国家名字命名,但完全是政治因素)
5. 日语书写可以全面采用汉字、平假名或片假名,但没有人会说日语因此有三种。
6. 闽南语有人用拉丁文书写,有人用汉字书写,但本质上是同一种语言。
7. 没有书写系统的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没有被新港文书的发明改变。
所以,语言不依赖于书写而存在。对于不识字的人来说,书写系统如何根本没差别。
即便退一千万步,承认书写也会影响语言好了,也不能只比较书写就对语言做出结论。
当你说闽、客、粤、吴等与官话(以上都是指口语)书写相似,所以是同一种语言,
这是先混淆了口语与书写,然后以书写的相似性“证明”语言的相似性。
更别说“古时日语和汉语书写相似,所以都是方言”这类论述...
: 如果‘“科学”、“客观”标准界定语言的,哪个不是在唬烂?’是真的,
: 那么上述“汉语系的语言之间的差距明显大于这些罗曼语间的差距”,
: 甚至更前面的“书写对汉语系语言发展也没有太大影响”,
: 这些界定的相关说法变得也是在唬烂了。
: 约定俗成,某方面来说也很方便。
这可就误会了。
当然有各种方法比较语言间的差别,例如词汇、文法、发音。
我们可以比较二个语言之间词汇的来源、型态、音素的发音部位的差距、语序等概念
当然“距离遥远、相近”这只是概略的说法,
实际上指的是经过这些分析比较后,罗曼语间以这些概念为依据衡量后比汉语之间相近。
问题在于,那些假借“语言学知识”的名义来说:
“这二个语言差别如此,所以是不同语言(或者是方言)”,才是唬烂。
因为语言的分类在探讨语言的过程中,是研究方法的假设,
而非基于实证与逻辑推论的获得的“结论”。
更别是说“可互相沟通”这种模糊不确定、又完全主观性的标准,
怎么可能拿来作为“客观依据”界定语言?
我是以批判的观点来发文,并没有假用语言学断定谁是方言谁是不同语言。
: ISO-639现在根本没有给方言编码的空间,
: 以至于许多国家的方言在ISO-639-3都会拿到一个代码。
: 另外ISO-639有一个“大语言”(macrolanguage)的层级,
: 有方言关系的语言们之上会有这个大语言层级。
: 这样的大语言-语言关系比起语言-方言关系可以说是标签名称上的不同,本质还是一样。
: 还有在ISO-639-3的标签下,并没有台语这种说法,所有的闽南语变体都是闽南语。
: 所以记得不要再用台语这个称呼了。如果你要信就要这样全信,
: 不然与你的主张表面相符的就说是主流,
: 根自己主张不符的就说“如果拿掉这个名称就好”,主流自助餐真方便阿。
赞同,ISO-639也只是一小撮人基于科技业需求考量,给语言创造出的编号而已,
岂有语言知识层面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