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还是想探查它原本的字义
于是我发挥研究精神,在不跑实体图书馆翻书,单纯用 Google、百度的条件下
用各种可能关键字 (不成猴 毋成猴 无成猴 不晟猴...) 所能找到的去归纳后
个人的结论是,多种出处都显示
它原本是一句歇后语,完整叫:
【猫爬树,毋成猴】
* 特别是中国的百度,用简体也只查到这句话,
不像台湾有丰富的各种[毋成猴]的应用例子
意思是称赞猫会爬树,虽然没有猴子那么厉害,比不上猴但也很不错
这样解释也符合“毋成”原本的用法
只不过意思是在开玩笑说这猫爬起树来像是 [不像猴子的猴子],所以才叫 [不成猴]
但因为歇后语有时候只需讲一半就够了,就常常把前半部省略
久而久之,后人反而忘记前面本来有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这整件事就是个黑色幽默。。。
生气的人认为自己被当成猴子在比喻,一头热往猴的方向去想、去破译、超译
但其实这句歇后语,原本的主角是“猫”阿!
整句话原本是合起来当成一个 [歇后语][典故] 在使用的
就像“死鸭子嘴硬”,
你可以回说你没有嘴硬,但你若反驳“我又不是鸭子!”就会贻笑大方
因为鸭子只是用来“形容”嘴硬,并不是说你真的是“一只鸭子”
所以,你不能只抽出它其中一个A元素,割裂别的B元素,以及A-B的连结
然后针对A另外能指涉的意象(不像人、不是人、畜生、獐头鼠目)做无限放大,
最后觉得自己是被害者 愤恨不平
...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你是否听到幽暗的角落,有一只 [猫] 正在哭泣?
牠正在傲娇地气你把牠给遗忘了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报导】
部分台湾网页、以及中国闽南地区的网页,写的是
【笨猫爬树,不成猴】
如果是这样用,那就可以说是有贬意,
意思是那笨猫是“半吊子”(魏明水,2003),没有真猴那么[厉害],是一只[假猴子]
或者教育部说的“不像样”
但“整体而言”
大多数时候,仍以用来称赞的正面用法居多
(p.s 话说即使是在笨猫这样的贬意语境之下,猴子在当中也是[正面]的形象阿 XD
一样没有需要 [以为自己被骂猴子不是人而7pupu] 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到原始发问的原PO、以及始终纠结于[褒意/贬意]的人们
我建议干脆就跳脱出来
直接解释为
人不可貌相(国语),或 黑矸仔装豆油(台语)
就可以了,无论是(不喝含糖饮料、拒绝婚介)例子都可通
我觉得这是看到现在最不失意境的翻译
也回避掉褒贬的争议;毕竟这两句谚语也一样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