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请回归学术专业的理性讨论-谈九年一贯课程大纲 …

楼主: Sinchiest (超级Sinchi)   2008-04-03 23:30:32
※ [本文转录自 TW-language 看板]
作者: pektiong (pektiong) 看板: TW-language
标题: 请回归学术专业的理性讨论-谈九年一贯课程大纲闽南语课程调整之必要
时间: Thu Apr 3 19:30:38 2008
http://www.tlh.org.tw/2008/9niLian-su.htm
连署名单请看网页
最近不少媒体与政论节目批评教育部拟修订九年一贯课程大纲语文领域里面的闽南语
课程的基本能力指标。我们认为部分媒体与政客刻意隐藏课程大纲调整的教学理念,
意图扭曲事实来达到攻击特定官员及闽南族群的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取。针对罗马字
的使用,我们在此提出专业理性的看法与呼吁如下:
第一,罗马字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与国际接轨的利器。中华民国的准总统“马英九”
先生以及前美国在台协会官员“金大友”当初在学台语的时候就是使用罗马字来学习
。此外,对岸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罗马拼音(汉语拼音)。罗马字
是全世界使用最广的文字,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地区均使用罗马字。难道我们要下一
代成为罗马字的文盲吗?
第二,“杜正胜”部长上任前学校就已有教罗马字。部分人士刻意误导民众,让人以
为杜部长要趁下台前推行罗马字。事实上,杜部长于2004年8月才上台,在此之前的
台语教材就都会使用罗马拼音。不只如此,台湾早期的报纸譬如《台湾府城教会报
》及学校譬如“牛津学堂”、“台南神学院”、“长荣中学”等均有使用罗马字。
现阶段各大学开设闽南语相关课程时也都会教授罗马字。
第三,课程大纲并没有要废汉字。事实上,在调整案中有分别列出罗马字与汉字的
能力指标。可惜部分人士却刻意扭曲为要用罗马字取代汉字。其实,在课程大纲里
并没有明确限制台湾闽南语终究要用全罗、汉罗或全汉的书写方式,而是保留给使
用者自行决定。
第四,英语、国语、客语、原住民语均有使用罗马字。在这次争议当中,有人误以
为只有台湾闽南语一科使用罗马字。其实,语文领域里头每一科均有使用罗马字来
辅助教学。令人不禁怀疑,那些反对闽南语使用罗马字的人是不是其实是要阻扰闽
南语的教学?
第五,罗马字是辅助语言教学的最佳工具,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罗马字的最大优点
是容易学且可以帮助学生习得正确的发音。成大蒋为文教授曾用八百余名越南及台
湾的学生做听写测验,结果统计发现罗马字组的学生在国小二年级就可以达到大学
生的听写程度;相形之下,汉字组的学生大约要到高二的时候才能有此水平。罗马
字不只学习效率佳,还可以帮助发音。譬如,许多小学生在发“囝仔”的时候,容
易发成“in-a”;如果有罗马字注明“gin-a”,则可以提醒学生要把/g/的浊音发
出来。
第六,正确的观念与教材教法是学会罗马字的关键。许多人说“我台语这么好,但
是都看不懂课本的罗马字”。其实,会讲和会读是二种不同的能力。读和写都是要
到学校学习之后才会的能力。一个会讲英语的人,难道可以不经学习就会写英文吗
?此外,使用正确的教材教法也很重要。要快速学会罗马字,就要使用以罗马字教
学方法编撰的教材。有些老师本身对罗马字不熟悉,又使用不适当的教材,当然学
生学习效果不佳。
第七,罗马字是工具,应该标准化。有人认为现在是民主时代,所以应该任凭老师
使用不同的拼音方案从事教学。我们认为,在社会上可以允许不同的文字、拼音方
案,但国小教科书应顾虑学生学习的延续性而使用共同的标准。试问,现行国语课
纲只教ㄅㄆㄇ注音符号,是否也应该增加汉语拼音、通用拼音、威妥玛拼音等等?
过去几年就是因为拼音太混乱,基层老师无所适从,造成教学的困扰。如今若要舍
弃标准不用,恐怕不只会造成学生负担,以会引起教师反弹。
针对课程的名称,我们认为现阶段“闽南语”改为“台湾闽南语”是合理的。理由如下:
第一,中国闽南地区除了使用闽南语,也有客语人口的分布。如果用“闽南”这样
广泛的地域名称来称呼“闽南语”,恐怕也会引起闽南地区客家人的反弹。此外,
所谓的闽南语,其实她的语言分布还包含广东东部地区。广东东部地区明明就不是
闽南,为何要叫闽南语?我们台湾人住台湾,不住闽南,为什么要叫闽南语?事实
上,在中国福建也很少有人用闽南语一词;他们直接用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来
称呼他们的母语。有人认为英语在各地都称为英语,所以闽南语也应如此。事实上
,英语对我们来讲是外语,我们当然没有资格干涉英语国家对她的称呼。但是,台
湾闽南语是大多数台湾人的母语,我们当然有权利与义务使用一个合宜又不受矮化
的称呼!
第二,台湾的闽南语和中国的闽南语已经不完全一样。闽南语来到台湾和原住民语及
日语接触后已经产生质变。台湾闽南语有许多词汇是中国闽南语所没有的,譬如“麻
豆”、“oong-lai”、“牵手”、“运将”、“oo-too-bai”等都是从原住民语或日
语进入到台湾闽南语的新语词。
第三,闽南语一词具有轻视的意涵。闽字一词是门底下的虫,是鄙视人为野蛮人的意
味。我们身为台湾的主人,为什么要自降为闽南地区的野蛮人?原住民族过去被称为
“生番”及“熟番”,客家人也被称为“客人仔”,这些具有轻视的意涵的语词都不
再使用,为何我们还要继续使用闽南语来看轻“闽南”族群呢?
第四,台语一词已于一百年前使用,各界应尊重族群的自称。台湾语或台语一词在一
百年前就有人使用。譬如,1895年日本人“俣野保和”出版《台湾语集》,1902年又
有“台湾语学同志会”成立以及机关报《台湾语学杂志》的创刊。此外,“连战”的
阿公“连横”也于1933年编写《台湾语典》,用台语及台湾语来称呼所谓的闽南语。
第五,台语一词与沙文主义无关。有人认为“台语”或“台湾语”一词会排斥客家与
原住民族群,事实上不然。台语只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台湾语言”的简称。台
湾语言是复数的概念,包含原住民语、客语及台语。就如同“华语”也是一个专有名
词,专指“北京话”,但这个名词并不否认广东话、上海话也是中华地区使用的语言
。台湾原住民族“达悟族”自称为“达悟”(语意为“人”),难道其他族群的人就不
是人吗?当然“达悟”的称呼并没有排斥其他族群。同理,台语一词也没有排斥客家
或原住民语。
第六,台湾闽南语一词已是最低勉强接受的妥协用词。虽然大多数民众普遍使用台语
一词,然中华民国教育部长期以来使用闽南语一词。以“台湾闽南语”一词取代“闽
南语”已是许多民众可以忍受的最低限度,若硬是要以闽南语称呼,恐怕会有许多人
觉得无法接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