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sss22221041 (没暱称)》之铭言:
: 建议似是而非 根本不能看因为前一个回文错误观点
: 你回文也跟着歪
认同你的热心, 而且你在板上有些文章都是站在劳工立场
不过这篇大家并没有对RC还有推荐人这两件事有认知上的错误
而是着重在职场实际的落差, 除了我前面讲到的之外
我再举三个职场最常见的例子:
(1)
一个效力多年的资深人士被弄走, 公司表面上叫组织重组
故办公室八卦频传, 想走的漂亮, 但同事人人也自危
考量后选择不出声自行离开, 之后公司也不解释就让谣言这样四处流串
当事人: 知道职场做人道理, 深思后选择自己离开留白空间给大家
调查: 办公室说法疑似与当事人不符合?
(2)
一个能力还不错又有责任感的人, 被挂了很多工作在身上
但是抬头却不是, 因为累积够了, 所以于专案责任告一段落后离开
当事人: 觉得自己已经蹲低了, 该慢慢跳高了
调查: 任职工作抬头与当事人工作不符?
(3)
一个台湾区主管, 因为国外老板常一两年就换, 兼扛很多超过自己抬头的管理责任
跨部经验丰富, 因A老板时就做A, B老板时做B, C老板时做C, 也比历任老板还资深
但C老板不认识B, B老板不知道A, 然后A和C是政敌
同事多比自己资浅不知道历任背景发生什么事
求职者: 强调自己的ABC跨部职能丰富经验
调查: 问C得不到B, 问A还得负评, 调查抬头也与工作不符?
这三个例子都是求职者照实放进履历, 却可能还是会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形
人资有没有能力去做出得体又客观的调查报告呢?
我们知道面试铁则是不能说负面的, 所以能很简单解释清楚的事却都不能说
公司派系, 政治, 哪个team/projec的利害, 或是"被离职"..等等
其实根本就没想要夸大或欺骗, 甚至还期待人资的智慧与理解
可是前公司又很乱, 一个说法上理解不同就可能被做记号
对公司来说没有损失, 就是叫下一个来面试而已
但对求职者来说却是失去一份工作
一个理想, 名誉甚至生计
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 这样你有懂吗?不要再继续歪了
我相信我了解, 而且分享蛮多经验
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在干嘛, 大家在讲的是合理性还有人资的处理方式
像上面三例在职场上都算常发生的工作状况
而且很多上班族也只是想做稳定的工作上下班, 薪水普通的routine
也在面试就要求RC, 甚至明确地把字段划出来要你填, 还看过要填组织架构的
这些也不少, 包含外商及大公司,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职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