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我真的很讨厌 reference check

楼主: louis10452 (秋天的枫)   2017-10-01 20:32:50
无聊回一下,举个例子。
你去推甄研究所的时候
也需要教授写推荐信。
教授要替自己签名负责
替学生背书。
“正常”来说
有认真做实验的人
教授会给好评。
反之亦然。
至于平常没有做实验的人
自然没有教授敢替他背书。
劳工可以在网络上批评资方
哪资方也想知道员工过去,挑选自己需要的人。
好劳工怕遇到惯老板。
好老板也怕遇到烂员工。
没人敢替你背书?!(哪怕只是同事)
表示你有“很高的机率”是不好的员工。
大概4这样……
作者: papapapa5566 (56)   2017-10-01 20:44:00
前资深经理服务15年被弄走,你觉得主管问题还是公司管理有问题?
作者: popo60433 (虾米碗糕 (*′▽`)   2017-10-01 20:54:00
你遇到地雷公司的话 …这制度就跟屁一样
作者: PegasusSeiya ( )   2017-10-01 20:58:00
低阶工作是不需要的 纯粹在整人而已台湾薪资低 一堆50k以下的我觉得做RC根本耗损双方
作者: choufuyou (夏天)   2017-10-01 21:52:00
你想太多了,资方我建议你需要一颗脑袋 :)
作者: lalalahu (<( ̄︶ ̄)@m)   2017-10-01 21:59:00
这里说不中听但却是事实的内容会被鲁鲁群体攻之,慎之
作者: forgood (永久地)   2017-10-01 22:15:00
这个人的发言直接略过
作者: StarRoad (知道越多了解越少)   2017-10-01 23:10:00
这种幻想式理想状态就不用多说了,没什么意义。RC有意义的前提是你确认对方评论的公正性,但你都不确认当面跟你相谈的面试者了,却能相信另一个连面都没见到的第三方。就如同Linkedin的链结或评论数太少也没意义,你根本无法确认那个到底是相熟者洗评论,还是公正评论。除非量够大才有意义
作者: PegasusSeiya ( )   2017-10-01 23:22:00
StarRoad同意像社群网站那样经营 相信三方不相信本人以国内RC水准来说 连问问题的方式还有判断力都堪忧特别是台湾平均薪资属低水准 大多工作其实有点多此一举台湾很多是50k以下的工作 也很多人连linkedin都没有美国已经有些州对RC直接用法律规定哪些可哪些不可但台湾RC这套带进来跟台湾环境适用度 有gap一堆主管是在没有RC的年代就在了 所谓人脉也真的是有私交的但他们可能连linkedin还有推荐函都没写过
作者: lenta (Bianca)   2017-10-01 23:29:00
再好的制度 也要看使用的人
作者: PegasusSeiya ( )   2017-10-01 23:30:00
RC还有一点盛行是911后还有近年恐攻氛围还会委托三方做background check但台湾环境根本落后N年 薪资也不高还有就是HR水准, 现在很多Recruiter都刚毕业你觉得他们能真的听出当中端倪写出好的报告吗?其实我倒觉得劳动部可以好好检视一下这块结合个资法 台湾环境 做出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这些等等都是比较具体的方法
作者: lenta (Bianca)   2017-10-01 23:58:00
建立数据库你都觉得不一定准确了 打去问3 5个前同同事会准?
作者: PegasusSeiya ( )   2017-10-01 23:59:00
自打嘴巴..
作者: free4u28 ( )   2017-10-02 03:22:00
这是什么文?
作者: csss22221041 (没暱称)   2017-10-02 05:22:00
有预算的话先要他做一个礼拜(月薪去结天数)不就知道了?
作者: yudofu (豆腐)   2017-10-02 08:00:00
数据库根本笑话,都是待不爽的会去填而已啦,那你要信那些离职放话的、还是没离职待很久的?只会跟天眼通一样没有鉴别力变成干话大会。
作者: DeathTemp (邦迪亚的小金鱼)   2017-10-02 11:20:00
对啊,要是没做亏心事,还怕被偷拍吗?
作者: y331752001 (LENA)   2017-10-02 11:40:00
再讲一个“黑”的 有的是洗业绩 要得到你主管资料 你只是饵 然后公司有新的联络窗口唷很多国外制度来台湾后变的不三不四 还有面试阶段填个屁啊
作者: free4u28 ( )   2017-10-02 12:45:00
大家都嘘了,我也嘘一下好了...
作者: furio (void)   2017-10-02 13:19:00
为什么要替RC效用成本都无法控管的公司担心?
作者: choufuyou (夏天)   2017-10-02 15:28:00
y大说的没错啊!尤其是产业圈子很小,通常都是竞争对手和上下游关系or潜在客户,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利用我?
作者: csss22221041 (没暱称)   2017-10-03 23:09:00
不一样吧,考研究所推荐信只是加分,不是必要的。而且在台湾,研究所要不是同一间大学或是有兼过课教授推荐信,其实那信没什么用。讲直白,那只是前一代靠关系的方法而已第一句话一看就知道你没念过研究所去写那种推荐信,或是留什么联络人,真的还不如他面试跟资历表现好要他先试作一个月。而且rc只要资历有注明公司名称就好。RC目的确认应征者提供的经历是否有误,是不是有在这间公司做过,从事时间长短是否确实。至于工作表现不在主要考量,前公司也有权不提供评查,这跟原po说 写不写推荐人一点关系都没有。我补嘘回来,回文看法真的太瞎。
作者: kashi77331 (墨殇)   2017-10-04 22:42:00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