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tudents (无敌风火轮)》之铭言:
: (这几年的职场心得分享)
: “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写一段传奇,但如果都在工作,那还真他妈没什么好写的。”
: 工作要做得有价值,好像很难。
: 要有钱赚,更难。
: 因为发现身边的七、八年级生,很大部分的人都面临两个观念问题,所以想拿出来分享讨
: 论一下。
: 1.潜意识中认为时间不值钱。
应该说是没认真看待有限时间的价值
这价值不只是金钱 还包含其他无形价值
: 2.认为努力比选择重要。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
先选择方向 再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 —
: 1.潜意识中认为时间不值钱。
: 你应该有发现。
: 我们都默默地把“时间”这项最宝贵的个人资产,廉价的卖给了企业。
: 大部分人的“黄金时间”都被一个小时低于200元的大量采购。
: 而偏偏被采购的人,把这个认为是一种稳定的收入。
: 即便换了工作,采购价从200元变成230元,但生活仍然一样苦。
: 因为每个人可以被采购的时间额度,就是8小时(如果你有加班,你还搭赠)
: 所以,
: 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
: 连凶宅都买不起。
: 连求婚都拿不出一颗像样的钻戒。
: 出国旅游一次都要存好久。
: *因为我们没有把“黄金时间”妥善运用。
: 什么是黄金时间呢?
: 就是从你毕业到30岁这几年,更正确的来说是每天8:00~19:00这段时光。
: 除非你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时间,创造价值。
: 在你还无法创造价值的时候,就是“学习”,“疯狂的学习”。
: 而不是单纯的被廉价采购,你才会越来越好。
其实人的学习能力从6岁到25岁是很重要的时期
(6岁以前也有很多基础的能力发展 不过学龄前教育比较不一样 得另外讨论)
大学修过心理学 里面有讨论到发展心理学
很多重要的基础能力 如果适当训练 在孩童到青年期间能快速发展
虽然并不是说这些能力过了25岁就无法发展
但以效果和训练效率来看 在这段期间是最好的
而且有些能力错过了某些阶段 后面要补强其实很困难
像是语言能力 如果7岁以前 没有接触外语口说和听力的练习机会
之后学习要达到母语使用者的口说程度 得花很多倍的时间和努力
(通常会有口音 当然也有人真的很努力克服或是本身在语言上有天赋)
抽像推理 空间推理 音感 韵律感 嗅味觉 柔软度 基础体能 平衡感 协调性...
这些能力如果在25岁后才开始训练 虽然也能提升
但比起在黄金时期时训练 效果会差很多
(40岁可能花3小时还扺不过15岁花1小时的学习效果)
比较极端的例子 有些职业超过25岁就不太可能从零基础 转职
像是体操选手 职业音乐演奏家 数学家 理论物理学家 职业棋士.....
当然多数人不会从小把某样能力练到顶尖
但如果能好好把握这段保贵的时间 选择方向去努力
应该会有不错的学习成效
不过观察现在的情况 很多人以为人的寿命变长 未来的时间还很多
所以年轻时虚度光阴的人好像也变多了
寿命变长 不等于学习黄金期变长 寿命变长只是老年时期变长而已.....
另外补充 还有少数能力是过青少年时期后比较容易加速成长
像是 进阶社交能力 克制冲动的能力
还有很多职业需要大量的经验累积 所以职业巅峰会比较晚
现在台湾社会比30年前更惨的地方在于
社会价值观和升学制度很容易让一些年轻人浪费学习时机
以前的制度会让很多人被迫提前出社会工作
让很多人在这黄金时期期间 从实务工作中摸索 学习 (虽然是迫于现实)
但现在的制度和社会气氛 很容易让年轻人在还没慎重决定好未来发展的目标
就一路升学到研究所 结果毕业前后才决定要找到自己真的兴趣或专长.....
但这时候通常也都24岁后了....
: 2.认为努力比选择重要。
: 没错,刚刚毕业的人,我们需要第一份工作经验,熟悉职场生态以及业界的技能。
: 然后家长会建议你,进入一个大企业好好干,努力升迁,有年资就有经济也有地位。
: 这就是现在大部分家长的心态。
: (但年轻人已经不吃这套)
看哪类型公司 如果能进google 杜邦 奇异 麦肯锡 台积电 担任专业职务
相信很多年轻人还是愿意 (当然这些公司也不是有意愿就能进去的)
而且发展性也不差
: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建议。
: 人生不是这样子堆积的。
: (以前可以,现在时光背景不同了)
: 与其如此,你倒不如选择把一项技能练到1万小时。
: 或是到各家企业看看,每间企业的领域生态以及可取之处。
: 但这些关键都在于“学习”,而非“上班”&“升迁”。
: 既然我们让别人用200元/小时购买
: 你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学习之后你足以独当一面的技能与知识。
: 学习那些ūN算没有公司,也足以让你立于不败之地的东西。
: 这才是我们这一代进入企业“上班”真正该面对的事情。
: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7-05-07 03:33:00
其实晚入行的物理学家古代是蛮多的.. 是现代的制度导致你不去爬学术的升官图大家就懒得理你不要太高估天份 低估长期努力会有的成果
古代会晚入行,是因为先去发展其他杂七杂八的能力某一天突然条件具备了才突然栽进去跟现代的玩法其实差满多的
作者: chenblue (RD Engineer) 2017-05-07 10:09:00
推建议先把某项专长和本业顾好 ,一件事做好做满,
作者:
harea 2017-05-07 10:10:00不同时间段,不同思维的学习。 年龄不是重点
作者: chenblue (RD Engineer) 2017-05-07 10:11:00
胜过做过一堆普通工作但无特殊成绩。先真正做好一件事。
作者:
kawaii98 (kawaii98)
2017-05-07 10:33:00简单来说家里有钱从小培训或是培养才是真的,没钱上什么补习班补才艺啊?例如英文,我同事很有钱,女儿从小补英文德文日文,现在出社会因为外文很优去德商工作,薪资好,男友也是收入高的,穷小孩除非是天资聪颖加上勤学不倦不然也是一般般
作者:
cindy0310 (再向上踏一阶XDD)
2017-05-07 11:05:00推努力后实践,同事一直说自己每天都在读商业的书,结果连office软件也不太熟......囧如何让自己成为有执行力的人,而不是嘴炮的人,我觉得满重要的
作者:
cblade (cblade)
2017-05-07 11:36:00高中加大学的学习方向跟状况,几乎决定你未来2-30年的就业好坏
作者:
vendee (外面好危险)
2017-05-07 21:10:00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