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于翔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US, Taiwan, and the world, 1949-1975
历史
沈宗翰的例子
康乃尔大学与金陵大学粮食品种改良计划
→相信科学能够解决古老的饥荒问题
UNRRA联总署
善后与救济责任
JCRR农复会
沈宗翰与农复会
国内农业改革
信用巿场改革
补助利息率以及实行保护小农肥料贷款的法律
借由草根组织机构推广农业
研究以农村调查以及传播新农业实践与…
丰年杂志
台湾在世界
双边的
台湾到越南的农青(?)团(1959)
前锋案(1961)
马保之
台大的中非大楼
多边的
IRRI国际水稻研究中心
亚蔬中心 [上两者的目的都在于研究蔬菜问题]
亚太食肥料技术中心→(同学补充转型 为Appec?)
结论
国际发展常被认为是美国在世界实行自上而下、现代化及新殖民地主义之计画。
但实际?…
第一阶段:美国中心扩散
第二阶段:网(1960-1970s)
结论
重新叙述绿色革命。
台湾:高科技与结合发展(不只是线性发展),而是结合发展
(integrated development)
发展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其问题性包括科学无法解决之社会与经济问题。
因此,台湾的发展专家,无法在国外再现台湾的经济奇蹟。
(同学补充:经济奇蹟讲的是工业,用农业直接推到工业有问题)
==========================
李宜泽的回应:
农复会及经建会作为战后经济发展的推手。
本论文:台湾经验可以是一种model吗?
作者没有回复到到日本在台湾发展的背景,农业基础是日本时代打好的。
晏阳初:农民教育,普及教育,很早就退出了JCR的组织。
印度及菲律宾的model,他们就不训练科学家,而是直接透过农民advation(?)
台湾的经验在1960年代开始输出,但是没有注意到美国对于台湾的意识形态的
殖民,没有想到台湾人是美国人聘的廉价劳工,在非洲劳动。
如何看待发展、看待现代性,用STS角度重新检视。
==========================
邱花妹:你怎么看待台湾的农业发展。又譬如说肥料实际上是榨取农民的方式;再者,则
是国民党扶植农会的问题。(同学:问题很大,农业需求才设置生化肥料)女性主义者对
发展的反思,对整个现代化有很强的批判。你如何回应这些批判性的观点。如果从STS的
角度,当初这些科技社群,他们肩负了现代化的使命,他们真正长出来的果实,又是什么
样的面貌呢?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可以被发现。
傅大为:你这个Paper我没有看。你是在何种research community作这个研究。像之前陈
信行有作绿色革命的研究,他们发现有机农业实际上打不进入,我们也有期刊以米为中心
,谈到东南亚的一些讨论,可以跟你south-to-south一起讨论,可以多加引用。
===============
林于翔:
第一个模型的问题:可能我这个批判性不够重。
非洲的情况不是很适合种台湾的米,因劳力不够密集。他们不适应吃米饭,但是巿场上卖
不掉。越南的例子,台湾的农会算是比较成功的,如果你可以进行土地改革,可能可以打
败共产党。对,所以这个模型不能够复制。
我用的资料,大多是国史馆与近史所的档案。的确大多是官方的。
绿色革命的后果,创造出跨国公司来垄断第三世界的食物巿场。台湾经验比较难与此相比
较,台湾的经验还是比较依赖亚蔬中心的成果。(我倒是想到农作物与台湾劳力密集的亲
和性,这点值得注意)
===============
林崇熙:官方的资料不见得就不一定不可信。只有在政治问题都解决了,科技问题才能够
发挥作用。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二二八事件,所以台湾的大地主都已经被处理完了。
所以政治问题都被解决了,所以新的技术才能发挥作用。
林文源:关于idea与practice的讨论,可以再去谈其中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