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蔡邕在创作中被抹黑的形象

楼主: colamonster (可乐怪)   2022-01-19 22:09:40
※ 引述《tomhawkreal (阿汤)》之铭言:
: 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
: 个人认为这种创作,就是典型的“厚诬古人”,把轻微的反应抹成伏尸大哭
: ,为的只是制造王允杀蔡邕的合理性,这种笔法反而制造很恶心的不合理。
: (实际上,王允掌权之后,才曝露出他个性当中的缺点,终至于败亡;
: 这不该拿蔡邕来垫背)
我觉得可以看一下三国演义这整段的叙述
正饮宴间,忽人报曰:“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允怒曰:“董卓伏诛
,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遂唤武士:“与吾擒来!”须臾擒至。众官见之,
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蔡邕之哭董卓,亦如栾布之哭彭越。)
允叱曰:“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邕伏罪曰:“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
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黔音钳。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邕之幸也。”
(若使邕成汉史,当夺范晔、陈寿之席。)众官惜邕之才,皆力救之。太傅马日磾亦密谓允
曰:“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本是全孝不在忠,今<琵琶>曲本反说他全忠不能至孝,诬之甚矣。)允曰:“昔孝武不
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
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王允所见亦是,恐其叙董卓处有曲笔耳。)日磾无言而
退,私谓众官曰:“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同一死也,若前日不从董卓而为
卓所杀,岂不善乎?吾为邕惜之。)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
自不是,允之杀之亦为已甚。有诗叹曰: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
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括号处为毛宗岗评注)
老实说单就原文我看不出演义认为王允杀蔡邕的“合理性”在哪里。
即便是认为王允所见亦是的毛宗岗,也在本回一开始的评论写道:
今人俱以蔡邕哭卓为非,论固正矣;然情有可原,事有足录。何也?士各为知己者死。设
有人受恩桀、纣,在他人固为桀、纣,在此人则尧、舜也。董卓诚为邕之知己,哭而报之
,杀而殉之,不为过也。犹胜今之势盛则借其余润,势衰则掉臂去之,甚至为操戈,为下
石,无所不至者,毕竟蔡为君子,而此辈则真小人也。
所以演义所持论点乃是从儒家学派君子洁身自好的角度出发,
认为蔡邕一开始便不应该出仕“乱臣”董卓,但对他向知己董卓报恩的行为有充分的谅解,
仅是对于他因为这件事而死感到惋惜跟不值而已。至于对王允杀蔡邕,
如果演义认为王允杀蔡邕有任何一点“合理性”,
他不会在后面全录马日磾的文字,更不会评论王允此做为“亦为己甚”。
而就算要以史实的角度出发,认为演义“诬陷”蔡邕为董卓一党,
且先不说艺术创作本来就没有替史实服务的必要。翻开《后汉书》,
“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
单单这一段,就已经砸实了董卓跟蔡邕的君臣关系,
更不要说后面不少董卓敬重蔡邕,蔡邕上言献策给董卓然后被采用的记载。
真要说起来蔡邕可能是唯一真心对待董卓的士人了。那不管他后面是哭是叹,
他感念董卓的知遇之恩,是一种很正常的反应,更可以是一段佳话,
现在才要来把蔡邕跟董卓一刀切,我觉得也大可不必。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2-01-19 22:16:00
说的也是 创作有他自身的目的 只是蔡邕似乎黑到发亮作为一个文人 他才学很丰富 但却一再身不由己真正很让人叹息痛恨的 还是桓灵这两个皇帝后世那个“蔡伯喈”还被雷劈 真令人啼笑皆非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1-20 00:00:00
曹操"素与邕善" 却未因王允杀蔡邕 而不予赦免提拔允侄王凌或许于公上 觉得为天下除害 竟落得夷族下场 略有同情之慨?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2-01-20 00:49:00
王允当然是有功劳的 在灭董卓时完毕了 其他时间就...
作者: Qaaaa (小Qa)   2022-01-20 00:58:00
妙的是董卓把王允当作知己
作者: siliver (奶茶猫~~号:)   2022-01-20 08:24:00
要说黑,周瑜就够黑了 XD 至于小说一堆连死期都被改变的更多啊......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2-01-20 09:05:00
可以找到够多帮周瑜辩护的 基本上蔡邕是谁没人理蔡文姬倒是比较有话题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22-01-20 09:39:00
伏尸大哭确实是比较夸张,可能演义就是动作派。比如创造了“张节”这个角色,大骂司马炎结果被乱棍打死,这是黑了司马炎?
作者: AddictoBear (我爱睡)   2022-01-20 09:57:00
有趣的是许多三国二创小说 蔡邕基本没负面形象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22-01-20 10:10:00
蔡伯喈被黑一事,不知起源。乱猜,难道是女儿太有名,想用因果报应来解释女儿悲苦的原因?
作者: lianginptt (我要发了)   2022-01-20 10:47:00
二创都把蔡邕当作工具人,降维打击有文坛大佬背书威力加倍,还可以娶他的工具人女儿做老婆
作者: tomhawkreal (阿汤)   2022-01-20 11:01:00
三国演义大致上是由话本基础改写 改朝换代需要转折打死一个自创角色能填补场面 算是轻松愉快说到姓张 比较会想到张华 但他还不到可以死的时间总之还是缺少一个真的出来反对的杂鱼...
作者: amyvivian (燕子)   2022-01-20 12:13:00
可能是理想化的钟会吧,他妈姓张?有点扯但可以感觉三国演义的作者群并不讨厌钟会,本来只是被挡在剑阁仍是写“剑阁显鹰扬”,实在是作者群太不爽司马家了吧。在同一章节,前面钟被乱箭射倒,后面张节被乱棍打死。我觉得明清文人似乎还是比较倾向同情钟会的,毕竟司马昭担了弑君的名声,讨伐他是很合理的。张节开口一句“太祖武皇帝如何如何”也令我想到钟会〈檄蜀文〉,虽然应该只是官方文书所以不得不提,但时间点有点尴尬。
作者: Sessyoin (杀生院祈荒)   2022-01-21 00:33: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