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伐吴与伐蜀 何者较为困难?

楼主: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8-01-11 19:56:13
※ 引述《xeloss (蟹工船の労働者)》之铭言:
: ※ 引述《leo755269 (天才小钓手)》之铭言:
: : 本人学识平庸,想问问这个主题
: : 伐蜀的时候,魏的主将是钟会、邓艾、诸葛绪等人,兵力大概至少16,17万起跳
: : 从雍州到汉中的山谷,据说极为险要,举步维艰
: : 魏国人数有优势但蜀据险而守,也不知道要耗到何时,是因为邓艾走阴平才决定战局
: : 晋伐吴的主将则是杜预、王浑、王濬
: : 吴国则有长江天险,孙吴水军一般认为也是三国最强
: : 人数简单翻武帝纪跟杜预传没找到,维基写说20余万
: : 虽然吴的国力应该优于蜀,但晋当时已并吞蜀,也比当初魏更强
: : 而且战略上可以从蜀(长江上游)、荆州、淮南三方进军
: : 当时陆抗、丁奉等名将已死,蜀国当初至少还有姜维、张翼等名将(应该吧?
: : 补给来说,汉中地形应该是一大挑战,江东的话后方辽阔可能比较ok,但渡江后就...
: : 假如维持三国鼎立的国际局势,魏(晋)选择伐吴或伐蜀,何者更难呢?
: 当初司马昭是力主先攻蜀在攻吴
: 客观原因是当时蜀国内部比吴国内部不稳定
: 尤其宦官黄皓进谗
: 姜维上去跟刘禅告御状
: 反落个躲去沓中避祸练兵的窘境
: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
: 尤其蜀国后期军事大抵上依靠姜维为主维持和曹魏对峙的盘面
: 姜维离开蜀国政治和军事中心
: 反倒让蜀国对曹魏在军事上转趋被动
: 这也是为何魏灭蜀之战
: 刘禅下令弃守汉中的根本原因
: 姜维还在这种事是不可能会让它发生的
: 这也让魏灭蜀之战创造有利战机
: 单就军事层面来说
: 蜀地据险而守 反而不易攻吴时的渡江淮
: 只是军事上灭蜀之战邓艾偷渡阴平成功 江油马邈不战而降真的是强运赚到
: 孤军兵临成都城下反而因为刘禅信谯周而成功逼降蜀汉
: 不然姜维还领军在剑阁据险和魏军伐蜀主力钟会对峙呢
: 刘禅不降 当时成都尚有兵余万
: 巴东罗宪尚在 南中地区都还有备粮与兵马
: 魏灭蜀之战不会这么早就结束的
南中之地是有问题
当初谯周在上奏的时候有提到(大家是说往南中或者往东依托东吴)
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
南。惟周以为:“自古已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
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
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
败将及,羣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羣臣或难周曰
:“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受
)〔受之〕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
争之。”众人无以易周之理
后主犹疑于入南,周上疏曰:“或说陛下以北兵深入,有欲适南之计,臣愚以为不安。何
者?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势偪之,穷乃幸从。是
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此患国之人也。今以穷迫,欲往依恃,恐必复反叛,
一也。北兵之来,非但取蜀而已,若奔南方,必因人势衰,及时赴追,二也。若至南方,
外当拒敌,内供服御,费用张广,他无所取,耗损诸夷必甚,甚必速叛,三也。昔王郎以
邯郸僭号,时世祖在信都,畏偪于郎,欲弃还关中。邳肜谏曰:‘明公西还,则邯郸城民
不肯捐父母,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亡叛可必也。’世祖从之,遂破邯郸。今北兵至,
陛下南行,诚恐邳肜之言复信于今,四也。愿陛下早为之图,可获爵土;若遂适南,势穷
乃服,其祸必深。易曰:‘亢之为言,知得而不知丧,知存而不知亡;知得失存亡而不失
其正者,其惟圣人乎!’言圣人知命而不苟必也。故尧、舜以子不善,知天有授,而求授
人;子虽不肖,祸尚未萌,而迎授与人,况祸以至乎!故微子以殷王之昆,面缚衔璧而归
武王,岂所乐哉,不得已也。
往东奔吴只会变成吴的臣属 不可能再回到天子之势
况且吴小魏大只会得到第二次羞辱
往南中了话 南中叛服不定更加危险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1-11 20:16:00
谯周第2点 有无可能魏为南中丰富各式矿产 就算阻险照样硬攻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8-01-12 09:35:00
南中看永历的案例就知道了 被绑起来杀掉跟魏国邀功
作者: kirbycopy (铁面骑士)   2018-01-12 10:20:00
所以除了投降以外的正解就只有守成都城了?
作者: bilice   2018-01-12 11:39:00
问题是灭蜀战前期刘禅主动拒绝调南中和江州兵马支援。当时他认为靠姜维兵力就能堵死魏军。这点证明南中江州有机动兵只大自己的困难就是投降主义。说穿了就是刘禅无能+反应慢上面漏字:只片面夸大自己困难就是投降主义。樵周是也。
作者: kirbycopy (铁面骑士)   2018-01-12 12:42:00
话说调动其他兵马的话 会不会被东吴捡尾刀阿
作者: xeloss (蟹工船の労働者)   2018-01-12 13:40:00
刘禅有调阎宇西进成都救援啊 这只兵马是从永安发出的属江州都督下辖的 然后巴东的罗宪留守 东吴派盛曼领军西进援蜀 半途刘禅投降 援蜀吴军趁火打劫攻永安 围困罗宪于永安但久攻不下退兵
作者: Lyon9 (一点滴诗意)   2018-01-12 13:56:00
畏战 资讯又不明 旁人一说 顺势就降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1-12 14:47:00
阿斗:邓艾这只军打哪儿来的啊?此刻朕颇能体会当年,刘璋一听到马超来就降的心情了(误)
作者: Qaaaa (小Qa)   2018-01-13 07:55:00
阿斗会抖 应该不是因为邓艾奇兵 因为这吱军早被发现了 而是最后勉强算知兵的的诸葛瞻军团跟将领被灭 如果当时阎宇已经在成都 可能状况会大不相同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8-01-13 09:18:00
诸葛瞻没意识到他就是最终防线了....冲出去被过就单单了(今年世足年)
作者: Lyon9 (一点滴诗意)   2018-01-13 10:07:00
阎宇留罗宪守永安后 率军救援成都 结果呢? 没说了 该不会最后跟阿斗一起去魏国了吧XD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01-13 13:29:00
看《资治通鉴》的说法 诸葛瞻是发现了 但我猜却被黄皓之流的给封锁消息 不给阿斗知道 否则也不会出现"汉人不意魏兵卒至,不为城守调度;闻艾已入平土,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这样的叙述了"(黄)皓征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羣臣不知"(姜维传) 当初就因黄皓而没派军去阳平关 畏罪的可能性颇高抱歉应该说没第一时间派去 后来才去时守将蒋舒已投降而太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