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gt (hgt)》之铭言:
: ※ 引述《roger214 (我想去流浪)》之铭言:
: : 个人也不认为是阴谋。
: : 司马懿的地位远胜张郃,而且司马懿的基础一直在中央,又昰士族,而张郃
: : 一来本昰降将,二来在士族毫无根基,三来一直在地方打转,中央毫无人脉
: : ,而关中拢右的重要性不需多说,论信任,张郃这种纯粹武人又昰外姓的,
: : 这时候不大可能比司马懿更得中央的信任的。
: : 而且司马懿还是第一个以外姓取得大军军权的一人,这种信任程度,在那时
: : 不是张郃能比的。
: 张郃已经是三朝老将 而且他的军事经历比司马还多 加上解围
: 陈仓和街亭大胜 破格拔擢为征西车骑 怎么看都很入曹叡的眼
: 一直用世族作为论点挡箭牌 说服力实在不高 九品官人法
: 实施才几年??? 陈群都还在勒 能跟南北朝那种根深蒂固
: 看出身相比????
: 有人或者先入为主的以为张郃比司马懿忠心,但忠心这码事,因人而异。在
: : 曹丕曹叡心里,一个基础根基都在中央、几乎常常见面的司马懿值得信任?
: : 还是远离中央、远在关中的外姓武人值得信任才是重点,谁比较忠心一点也
: : 不重要。
: : 我支持司马懿失手的原因,不是因为张郃,而是因为司马懿代替曹真的压力
: : 必定很大,因为他的对手在中央、在朝廷,如果一定要有所表现才行,否则
: : 就给他的对手打击借口,尤其他也是外姓,相比张郃他的优势太多,但相比
: : 诸曹夏侯,他能仰仗的只是皇帝的一些信任,但这信任是可以消耗的,一战
: : 大败也许就没了。
: 到这边为止 我认为都还有些根据 没错司马能靠的只有皇帝的信任
: 既然司马在卤城已大败给诸葛一次 我想司马绝对要担心皇帝的信任感
: 所以他不能再搞错了 否则皇帝的信任感恐怕要打折了!!
: 诸葛亮缺粮退兵 看起来是个契机 但问题是司马有那本事从诸葛
: 手中捞到好处吗??? 很明显司马跟张郃都知道太难了
: 前有王双被斩 后司马亲率大军大败
: 你去追击全天下最小心的诸葛 机会本来就很小
: 但是陷害张郃却是一步最好的招 为何???
: 第一 从好处想 小部队让张郃追击 就算成功 战果也不大
: 但至少能够像皇帝交代 这是最好的情况 虽然张郃也捞到功劳
: 但就目前的地位 拿到小小功劳动不了司马 况且这功劳司马也有一份
: 第二 这最重要 也是很多人忽略的 就是失败勒??? 那该怎么向皇帝交代??
: 卤城已经败了一次 这次再败 司马最担心的信任感危机
: 不就真的要浮现了???
: 所以 如果张郃失败 也一定要有一套能说服皇帝的说法才行
: 所以我才说 司马回朝后 要嘛 说张郃不依计行事
: 搞得身首异处 要不然就说张郃硬是请战 结果自做自受
: (因为当初大家都想出战 只有司马想龟 用这理由栽赃还不错)
: 而这种说法也暗示皇帝:
: "连三朝老臣名将张郃也死在诸葛手上
: 我只是打个败仗 皇帝你该信任谁 很清楚了吧!!"
: 另外一好处是 永远消除张郃这个有潜力的敌人
: 至少从解围陈仓来看 这家伙战略眼光不输他司马
: 假以时日再多立几功 绝对是很难控制 因为他同时也是三朝老臣名将
: 也就是这样 司马才没有表现出失算后悔的态度 曹叡也不觉得是司马的问题
: 第三 失算论的问题就在于: 跟你说的 不让皇帝对自己失望 维系信任感
: 完全背道而驰啊
: 你自己站在曹叡立场想 已经在卤城大败了 结果这次诸葛撤兵
: 也不是你打败的 结果张郃还死了
: 然后你问司马说 明明诸葛撤兵 怎么张老将军还殉职
: 得到的答案是: 臣立功心切 所以让张郃硬去追击 结果中伏而死
: 啊皇帝的信任感会上升???????
: 不客气说一句 失算论是相当荒谬 推理分析相当粗糙的说法
: 完全没有考虑到政治计算的应付论点罢了
: 我一个政治业余的乡民都想的到了 司马懿搞了二三十年政治
: 难道比我笨?? 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
: : 所以不听张郃的建议,也是有他的原因,因为张郃的建议只是跟曹真时代一
: : 样单纯的逼退诸葛亮而已,用同样套路根本称不上功劳。
搞不清楚状况
张郃永远成为不了司马懿的威胁
人家告诉你几次魏晋门阀的事情都不去了解。
司马懿的高度是张郃达不到
最大原因就是张郃是外姓将领
曹魏时代防外姓将领防的很严
前面提到任子制度就是一个例子
司马懿?抱歉从曹丕时代就是受信任
两代的顾命大臣就有他 可见司马懿对曹丕父子而言就是自己人
张郃?哪边凉快哪边去吧!
一生都进不了中央
光靠“军心拥戴”就是司马懿威胁?
陈群之所以会是
他跟司马懿一样都是背后有门阀
没有门阀支持,连斗争都没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