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akucy (承先启后)
2018-07-04 02:55:56※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启后)》之铭言:
: :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74
: : 荀中郎在京口,登北固望海云:“虽未睹三山,便自使人有凌云
: : 意。若秦、汉之君,必当褰裳濡足。”
: “荀中郎”指“荀羡”。
: 荀羡字令则,是荀彧的玄孙“荀崧”之子。
: (附带一提:罗宪的字也是“令则”)
: 由于东晋穆帝永和五年(349)十二月,
: 荀羡被任命为“使持节、监徐兖二州扬州之晋陵诸军事、北中郎将、徐州刺史”,
: 因此《世说新语》的撰作文士常结合“北中郎将”来为荀羡取代称,
: 称呼荀羡为“荀中郎”。
: 值得一提的是:
: 荀羡受命镇守徐州而为一方主帅之时,
: 年纪只有 28 岁,在当时是空前年轻的方面大将。
: “北固”指的是京口地区的北固山,
^^^^^^^^
: 由于长江下游的冲积平原还远远未延伸到今日这般的程度,
: 当时的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就已经位于距离长江出海口不远处了,
^^^^^^^^^^^^^^^^^^^^
这则《世说新语》故事,
提到了从汉末三国开始频频成为历史舞台的“京口”地区。
“京口”在《三国志》里通常被记载作“京”或者是“京城”,
而在演义里,则往往被称作“南徐”、“润州”等名称。
以前曾经稍微介绍了一下“京口”这个地方的历朝历代行政区划沿革情况,
有兴趣的板友,请点下列连结: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123502232.A.1FE.html
不过这是很久以前作的笔记,
有些地方的说法有待商榷或是不够准确,
欢迎板友多加补正。
: 因此登上京口地区的制高点北固山向东望去,
: 便能望见辽阔边海。
: 于是,“荀中郎”荀羡才能够在北固山上登高望海,
: 遥想当年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