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kTHU (XD)
2023-12-13 13:17:04※ 引述《NCTULaoda (交大Kobe™)》之铭言:
都知道对应旅次,但宏观的数据都要列上来才知道整体是什么慢性疾病
资料来源:2017-2020 台湾高铁 http://tinyurl.com/5dewjht8
2010-2017 运安会 http://tinyurl.com/jtxdnz25
资料备份 http://tinyurl.com/9byx6ns5
EXCEL 档案整理共享 http://tinyurl.com/ycya2pxx
平均每一
旅客人数 延人公里 旅客运距
(人次) (人公里) (公里)
2023 至今 66,376,136 11,427,881,755 172.17
2022 54,162,008 9,338,060,508 172.41
2021 43,459,558 7,568,787,566 174.16
2020 57,238,942 9,912,062,318 173.17
2019 67,411,248 11,994,452,919 177.93
2018 63,963,199 11,558,787,218 180.71
2017 60,571,057 11,103,358,620 183.31
2016 56,586,210 10,488,339,832 185.35
2015 50,561,878 9,654,960,687 190.95
2014 48,024,758 9,235,162,292 192.30
2013 47,486,859 9,118,060,276 192.01
2012 44,525,754 8,641,573,257 194.08
2011 41,629,303 8,147,869,493 195.72
2010 36,939,596 7,491,019,590 202.79
*延人公里(人公里) /
旅客人数(人次)
→ NCTULaoda: 我不怕被打脸被嘘 我只是觉得一堆人拿不出资料在那边12/13 09:49
→ NCTULaoda: 凭感觉乱喷乱嘘 很没水准罢了12/13 09:49
过去 14 年来,平均每一旅客运距从 202.79km 下降至 172.17km
按照年均下降 2.19km 速率我们此生应该有机会见到人均 100km 以下或更低
这大概是高铁苗栗到南港的里程数。
NCTULaoda 版友,前面说过如果只是单纯拿运量旅次却不看其他交通或经济数据
按照现行的北部单极规划思路,我们这代会看到高铁逐步丧失长程旅客开始台铁化
下两代则是看到高铁捷运化,讽刺的是到时候双北 16.5km 高铁 3 站拿来当捷运正好
不考虑内外部现实的挑战与风险高度集中,这样的投资显得很有远见。
这边再把前篇推文说过的话重新分享一次
→ ckTHU: NCTULaoda 这刚好说明了台湾为什么永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 12/13 10:40
→ ckTHU: 题,因为要花时间务实推动、正确的事情没人愿意千里之行始 12/13 10:40
→ ckTHU: 于足下,只能一而再再而三解决表面问题。今天的产业以北部 12/13 10:40
→ ckTHU: 单极的规划、人流往北移动,台湾社会是这几天才知道?汽车 12/13 10:40
→ ckTHU: 机械零部件损坏跟今天这个事可以类比?你在说的是几十年前 12/13 10:40
→ ckTHU: 都可以看到将会出现的后遗症,就跟今天低生育率少子化是昨 12/13 10:40
→ ckTHU: 天才知道?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中北部间的路网 C 12/13 10:40
→ ckTHU: apacity 加大、中部跟今天的南部本质上一样得不到平等的产 12/13 10:40
→ ckTHU: 业经济挹注,人口一样往北部集中移动,南部倒掉了中部早晚 12/13 10:40
→ ckTHU: 也是被边缘化。以牺牲整个群体为代价,去解决短期利益的事 12/13 10:40
→ ckTHU: 过去几十年来每天上演。 12/13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