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借镜:日本国铁当年这样1分为7,完成高难度改革
新新闻 刘夏如 2022-05-07 09:00
1987年4月1日,逾百年的日本国铁完成了她的历史任务,结束国营及单一性组织结构,分
割成1家全国性货运铁路公司(JR货物)与6家地方性民营客运铁路公司(Japan
Railway, JR),即为JR北海道、JR东日本、JR东海、JR西日本、JR四国及JR九州。同时
也大幅改组其他相关事业机构,例如新干线、通信、资讯系统、技术研究、资产清理等法
人业务。
改革无望,转推分割民营化
二战结束初期,日本国铁不仅促进了郊区建设开发,也为大量退除役的兵员提供就业机会
,对社会安定贡献极大,但也因此造成年龄结构老化,人事支出过高,年金与退职金负荷
过重等因素。
1950年代为日本国铁全盛时期,铁路成为诸多小说电影的场景。但进入1960年代高度经济
成长期后,航空路线、公路建设上线,且自用汽车普及,交通运输多样化,铁路独占局势
面临竞争挑战。1964年东京奥运举行与东海道新干线开通的同时,国铁营运首度出现赤字
,随后就进入无止尽的赤字与举债的黑暗期,债务缺口愈滚愈大。
其间,国铁曾多次力图振作,从1969年起至1980年之间,提出许多改革计画,都未见成效
;进入1980年代后,日本政府认为改革无望,毅然转而推动分割民营化。几经研讨结果,
不采取英国车路分离的做法,而是划分区域整体切割。
为了做出最佳分割方案,组团远赴欧洲各铁路参访,除了考虑地域特色与偏远路线的存废
,并引进公营巴士的辅助路线,连车站管理、车辆调度或人力运用,都一一整理建档参考
,经历无数调查与劳资交战攻防后才拍板定案。1970、80年代,整整20年国铁新闻不断,
抱持着铁饭碗心态和千奇百怪的弊端一一受到社会检视,当局也承受巨大的预算及政治压
力。
内阁主导,工会支持改革
分割民营化后,摆脱原来全国性单一组织结构的僵化,较能因应市场动向与实际业务需求
,进行组织改造;根据地域特性,开发观光或其他投资,无论经营绩效或服务品质都令人
耳目一新,吸引社会科学者多方探究,提出许多日本型改革的模式理论。舆论则主要将其
成功原因归纳为两大方面:内部的动力与外部的协力。
日本国铁做为国营企业,根据组织法规而兼具公共性与企业性,但实际情形却往往是官僚
与国会议员的政治影响力高于一切,企业意识与责任感相对薄弱。面对亏损与舆论批判,
感受到组织存亡危机,由年轻员工率领工会,支持改革,还参与“国铁再建监理委员会”
,与政府官僚、民间企业合作,审核所有草拟的问题方案,该委员会于1983年成立,两年
后,提出具体的分割民营化改革案,奠下日后基础。
外部的政治力运作,虽然有所谓“族议员”基于既得利益牵制改革能量,但当时的中曾根
康弘内阁、特别是三冢博运输大臣所主导的改革法案,发挥强势领导作用。分割前即先完
成国铁改革八大法案的制定与修正,提供法源赋予新公司特殊地位、规范债务处理、组织
切割、多角化经营、妥善安置员工等,以平息争议。尽管如此,国铁改革成功后仍不免留
下劳资纷争的阴影。
(本文刊登于2012年12月12日出版的1345期《新新闻》)
https://new7.storm.mg/article/4317877
JR九州长崎线发行的纪念车票,盒内附有2包Pocky。JR九州是1987年从日本国铁分割出来
6家地方性民营客运铁路公司的其中之一。(由JR九州长崎分公司提供)
https://imgur.com/lprKo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