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铁东移到东部快铁:缺乏人文视野的交通建设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86/article/10009
作者 刘仲书
2020年,南铁东移案抗争第8年。国庆后,这个区域将随时面临强拆。最后的拒迁户黄春
香坚守至今,仅剩一道卑微诉求:希望半拆屋能保留通行楼梯。
在举国庆祝之时,南铁关注组站上台南街头,拿着手写标语希望民众看见。在我眼中,那
是疲惫下已难言无力的抵抗,是所有关心与行动者,对社会寄望的最后微薄力量。
那么多年了,我们能期待民众帮上什么忙?那么多年了,居然仍有这么多人一无所知,甚
至在新闻贴文下方说“可以找民进党党部协助”。无感的民众、复杂的政府手段、虚无飘
渺的台湾价值,让南铁案于公众声援的视野下消失。黄春香在“灿烂时光会客室”受访时
,民众问她能帮上什么忙?她只说:“政府要听人民的声音,不要再让悲剧发生。”
开发本位下,我们对“人文关怀”视若无睹
南铁地下化,为的是纾解市区交通压力、都市缝合,以及后续土地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
这是任何地方执政者的理想。地下化对于铁路本业,也有降低外物入侵、减少事故,以让
行车较为准点的效益。公共利益之大,站在旁观者角度,大概都会认为“有必要”;拒迁
的个人私利,实难以相提并论。
这是社会对人文关怀的稀缺。我们很少细心观看事件影响的整个面貌。“迫迁”是个大叙
事,为了建筑安全、为了经济发展、为了市容更新、为了交通便捷、为了防治水患,却与
居住人权、生态环境、历史记忆、文化工程为敌,在台湾各地持续掠夺侵蚀。
最近,宜兰火车站前方的“黄春明童话公园”突然被夷为平地,那是台铁收回土地,要出
租给商场与健身房。在台铁的想像里,“资产活化”必须以赚钱为重,尤其过去长年亏损
,赚钱压力自不在话下。
铁路人员的从业资格,有一门关键学问叫“运输学”。运输学谈论交通站场建设开发,目
前主流是采取“大众运输导向型发展”(TOD),它专注于提升都市公共运输便捷度,以
及附带的庞大经济利益:以车站为都市中心,建置商场、设计都会各种机能,让所有人都
能在“公共运输区域”内,满足所有生活所需。
你会发现,TOD并不关注“文化”,它只重视“开发”。就算是建置“智慧车站”,有所
谓“在地连结”,那也是以“置入在地历史文化记忆”角度来做站场设计,并非对其开发
有关冲突采取共存或退让。无论何者,在“开发”造成文化历史、在地居民生活的冲击时
,它们都不会停下来思考。
发展前景下被牺牲的历史脉络
把镜头从台南转到台湾东北的宜兰。未来10到30年,宜兰将面临“台铁铁路高架化”、“
高铁延伸宜兰”加上“东部快铁”计画,使台铁列车速度提升到每小时160公里(现在最
高130公里)。这些都不知道会影响多少沿线居民。
以铁路高架化为例,台铁现在的路线贯穿宜兰市区,为解决平交道候车问题,早年已透过
东港陆桥与涵洞作为公路畅通之因应;东港桥下,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东门夜市,摊商寄
宿旧桥下,在多雨的宜兰仍能每日营业,供应内外地人简便的美食小吃。
而当铁路高架化拍板定案,除了罗东、礁溪车站可能东移造成土地征收,宜兰市区的天际
线,未来再也无法一路直直看去就见到山景,会直接被好几楼高的高架桥遮蔽。东港桥与
之垂直交叉,也必须拆除,“桥下夜市”只能迁移。这让我想到台北光华商场的没落场景
。
过去的光华陆桥,正是为了让公路能绕过铁路而设,桥下的公共空间于是让光华商场进驻
。后来台北铁路地下化,陆桥功能不复存在,加上老桥耐震度不足,政府想拆、商家反对
,迟至2006年才被拆除,光华商场也辗转搬至现址大楼。
任何去过光华陆桥下光华商场的人,都能明白老光华的美,摊商新旧丰富、场地拥挤而有
趣。相比之下,现在的光华数位新天地,不但一楼被大厂进驻,隔壁还开了光鲜亮丽的三
创大楼,光华商场流失了好多店家,只剩采买资讯商品的功能,不但失去历史韵味,也没
发展新东西。光华的过去到现在,其实是断裂的。
环评的“文化影响评估”徒具条文
早从台东美丽湾BOT案,到今天台北社子岛开发案,都有人提出:现行环评制度对有形、
无形文化资产与对周围人文生活的影响,完全欠缺关注。最显见的是,环评委员没有一位
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到现在环保署第13届、北市府第11届,仍旧如此。而宜兰第11届虽
然有一位人类学者,也仅止于考古遗址文化资产专长。
《环境影响评估法》第4条指出,环境影响评估是“指开发行为或政府政策对环境包括生
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经济、文化、生态等可能影响之程度及范围……提出环境
管理计画,并公开说明及审查。”
你可以去检视,动辄持续数十年、高达数百数千亿的大型传统交通建设,是否预见少子化
下,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与机器人发展,以及未来城市的基础建设转变?这种投资是否
值得?
你也可以去检视,这种建设对地方人文特性的冲击,例如人口迁徙、叠高房地产与物价、
农地流失、既有特色优势被迫转型、景观与文化的改变,能否接受?
你更可以去检视,政府机关交换的征收补助,是否合理、正当、不会使人流离失所?是否
有要求政府机关维护与传承当地文化、提供就业或创生资源?
评估开发案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冲击影响,何其重要。这些事不把关、不谈、不研究,
如何说服社会大众?
交通建设思维的“快”,背后其实是劳动议题
长年以来,我想问:“台湾交通到底要追求多便捷?”交通的一个面向是“旅行”,但台
湾就这么小,当今早已蜕变走向“深度旅行”;愈趋快速的交通,越难以细细品尝。
过去宜兰雪隧通行,让北宜公路的台9线、滨海公路的台2线,沿线的社区与商家接连没落
;大家都想直接到宜兰,不再去品尝坪林的山景与茶香、不再去见识北海岸的浪花与海滨
。明明来回一山一海多美,却宁可直直一条隧道、开到昏昏欲睡。快旅行/慢旅行的辩论
,好像根本没有好好谈过,甚至政府似乎也没想到,可以透过加强“慢路线”的沿线优势
,吸引车潮分散、避免道路壅塞。
再从铁路来说,多少有实力的祕境小站,因停靠效率被裁撤?铁路作为台湾旅游特色之一
,那些被废掉的,反而该被保留。宜兰县长看见这个趋势,愿意尝试恢复林业铁路,而其
他那些求快的交通大建设,真要好好思考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从工作通勤层次来看,追求快速便捷,背后跟高工时与低薪有紧密关系。买不起工作地的
房子,想要快还要更快,就是不想牺牲生活时间拿来两地通勤,对所有苦劳大众而言,生
活时间何其宝贵?
那么,你其实可以看见,这类型求快的交通建设所补足的,不过是将巨额资源,用来清理
高工时低薪下的副产物。那么,有没有可能将这些资源,换成用来改善现有高工时低薪的
问题呢?
那么,我最后再问:“为了这些欠缺人文视野的开发而迫迁,这样的公共利益,值得吗?
”
(作者为台铁营运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