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团队向前冲!洪致文要为台湾打造一座“活的铁道博物馆”
https://www.storm.mg/article/1939830
卢逸峰 2019-11-14 08:10
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主任洪致文10月1日上任,他接受《风传媒》专访时表示,未来的
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打造一座“活的铁道博物馆”。
国家铁道博物馆筹备处目前约有20名成员,还包括从其他单位调派支援的同仁,主任洪致
文表示,未来会陆续晋用、招募相关领域之专业者组成团队,投入铁道博物馆的筹建,逐
步展开文物典藏、研究、修复、策展、运转等的铁道博物馆核心业务。
如何打造“活的铁道博物馆”?他要让“这些功能”先复活!
洪致文指出,目前努力的目标,即是让铁道博物馆园区能具有修复展示等级车辆、执行车
辆调度作业的能力,且希望最快在明年,园区内就能回复昔时调度车辆的能力。
洪致文说明,园区过去就是台铁维护、修理火车的工厂,因此希望能在原有的厂房建构“
展示等级”的修复技术,只要能修复车轮的部分,使车辆能够顺利借由牵引来调度,就能
让“活的铁道博物馆”此一目标实现。
在洪致文的规划中,国家铁道博物馆并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各个厂房各司其职、并
利用铁道相串联,例如目前展示车辆的组立工厂、客车工厂、柴电工厂,就能当作火车的
主要展示区,而喷漆工厂、客车工厂则作为火车典藏区,成为一个能独立运作的“生态系
”。
一旦博物馆具有调度车辆的能力,就能因应不同主题的展览、进而搭配不同的车辆,也能
增加民众的新鲜感,进而达到增加来客数的作用。对于未来展览的主题,洪致文脑海中已
有许多点子。他侃侃而谈,例如做一场北回线主题的展览,就从典藏区把“历代跑过北回
线的车辆”牵引出来展示,又或是以莒光号为主题,就将各年代担纲莒光号的车辆陈列在
民众面前,如同活水一般推陈出新。
日本案例作借镜 让国家铁道博物馆成世界新亮点
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的日本,素有“铁道王国”的美誉,也在各地区都有铁道博物馆、文
物馆的设立,其中规模最大的3座是京都铁道博物馆、位于埼玉的大宫铁道博物馆及名古
屋的磁浮铁道馆,向来都吸引著许多游客前来参访,也被大多数国人认定为“铁道博物馆
该有的模样”。
日本的铁道馆大多具有收藏品相当丰富、具有互动设施、馆舍崭新且舒适等优点,但洪致
文认为,铁道馆的设计应该因地制宜、不该只拿国外的案例当参考,或是一昧地模仿,洪
强调“台北机厂、国家铁道博物馆,有着它独一无二的身分!”
洪致文指出,日本的铁道馆主要都是采用新建馆舍,虽然空间明亮、空调舒适,但实际上
跟在地铁道历史没有很深的关联,因此只能作为单纯的展览厅做静态产览,民众无法接触
到产业的历史与氛围。
洪致文表示,日本铁道博物馆将能运用的空间都摆放车辆,虽然会给民众馆藏丰富的感觉
,但对非铁道迷的人士,就会感到无趣,且人潮众多时也会影响参观品质。也因为车辆只
能摆在定点,而无法自由调整展览内容,让民众有一成不变的感觉,进而影响游客的再访
率。
洪致文提到,名古屋的磁浮铁道馆之前为了要放入新车辆而移出旧车辆,用“展示终了”
4个字就让列车告别铁道馆舞台,落入被拆解的命运。肇因于馆藏密度过高、导致没有剩
余空间保存车辆,这是非常可惜的案例。
有了日本案例当作借镜,洪也期望,具有完整轨道系统及广大空间的国家铁道博物馆,未
来能避免遇到这些问题,让我国铁道文化资产能妥善保存。
“再访率是世界各铁道博物馆都不断讨论的问题,也是国际会议间的热门话题。”洪致文
说明,在博物馆新开张、或是有新车进驻的时候来客数会迎向高峰,但随后却会逐年下降
,因为同样的展品对游客而言会失去新鲜感,因此持续更新才能让参观者源源不绝。而我
国铁道博物馆未来能拥有保存多元车辆、自由调动展示车辆的特性,更显得可贵。
“公园可以,文化资产为何不能?”
作为一位长期为铁道文化资产奋斗的铁道迷,洪致文不但是中华民国铁道文化协会创始会
员,也是现任台湾交通文化资产保存学会常务理事。洪致文也关注台湾各地铁道文化的相
关议题,例如抢救支线铁路、彰化扇形车库保存、台北机厂保存等文化保存运动,皆可见
到他的身影。
洪致文说明,在都市开发时大多会预留公园用地,因为公园绿地能被大众接受、是受人喜
爱的设施,让他不禁想问“既然公园可以,文化资产为何不能?”在洪致文眼里,文化资
产承继了一个地方的发展脉络,是难能可贵的资产,民众应敞开心胸接纳,使其能自然地
保留在民众的生活场域中。
(相关报导:https://www.storm.mg/article/1939836
专访》从工业遗址到国家级铁道博物馆 洪致文:台湾有得天独厚的“这些优势”)
“部部都是文化部。”洪致文也引用文化部长郑丽君的这句话,希望对于文化的重视,能
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