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点教育》满城尽是不适任教师—用话术办

楼主: vikk33 (陈V)   2020-05-11 09:25:09
【转录来源】
风传媒
【文章标题】
无标题亦可略过
点教育》满城尽是不适任教师—用话术办教育的另一例
【文章时间】
2020-05-11 05:50
【完整内文】
教育部在今年3月18日函寄相关单位《中华民国教师专业素养指引》,并告诉大家,这指
引的依据是《终身学习的教师图像》。在这图像的勾勒中,教育部期许全国教师要以终身
学习为核心,具备教育爱、专业力和未来力。除此之外,教育部更进一步的在这3个向度
下分别提出3项核心内涵。在教育爱的向度下,是热诚与关怀、伦理与责任、多元与尊重
;在专业力的向度下,是专业与实践、沟通与合作、探究与批判思考;在未来力的向度下
,是创新与挑战、文化与美感、跨域与国际视野。这洋洋洒洒的9项核心内涵,就构成了
教师专业素养指引。在教育部的构想中,这些指引不仅是不同职涯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
发展学习上的依据,也同时是各教育行政机关及有师培学程的大学,在规划专业发展课程
与活动的参考。
教育部之所以订定这些指引,根据教育部的说法,最主要是回应社会对培育终身学习教师
的期待。明眼人也可发现,这指引也与,《108课纲》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理
念遥相呼应。教育部的这项举动不能说用心不良苦,但细想起来,却有许多可议论之处,
在此举其荦荦大者。
教育部在交代《终身学习的教师图像》的文字中,一开始就语重心长地说:“教师面对社
会、经济和科技的变革,必须不断的充实新知,强化专业知能,才能有效胜任其教学工作
,因而教师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者,实有其时代和教育的必要性。”这段话的奇怪之处在于
“终身学习”四个字。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从业人员,有其工作年限,可以在相
关法律规定之下退休。教育部勾勒出的教师图像似乎捞过了界,意图要透过专业上的发展
,让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常情常理下,当一位教师退休后,他就可以在法律规范下做他
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他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必然的要一直不断地参与学习活动,他大可
以逃离终身学习的要求,而终其余生地待在他的舒适圈,没有人可以对他的选择置一辞。
教育部对教师的期许实在是太霸道了一点,有父权的心态(paternalism)。把“终身学
习”改为“乐于学习”可能好些,也较符合孔夫子的理念。
根据教育部的说法,教育部之所以要提出教师图像和专业素养指引,主要是基于“社会”
的期待。但令人好奇的是,这“社会的期待”指的究竟是谁的期待?“社会”一词的飘渺
程度和“人民”相若。人民的军队、人民的政府、人民的大学,往往服务的是少数特定的
人。社会的期待一词中的社会,也有可能是少数特定的人士。教育部以社会的期待来订定
理想的教师图像,让人有官腔官调和菁英统治的感觉。依照同样的逻辑,我们的经济部大
可以依社会对企业主的期待,而订定出“乐善好施的企业主图像”;我们的金管会可以描
绘出“善尽社会责任的银行从业人员图像”;中华民国所有的中央部会,都可以按照社会
对它们所管辖部属的期待,而规划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在仗势社会的期待之下,教育部似乎理直气壮的就抛下了一幅理想教师的图像。假如教育
部理所当然的可以这么做,与教育部为伙伴关系的教师专业团体,同样可以揣摩社会对教
育行政人员的期待,而想像出“公忠体国且至死不渝的教育行政人员图像”(或“不为政
治服务的教育行政人员图像”),依此发展出“中华民国教育行政人员专业素养指引”,
并期许相关单位倚之为规划专业发展课程与活动的参考。假如教育部的做法会产生效果的
话,教师专业团体的类似做法当然也会产生效果。再假如家长团体(乃至学生团体)也加
入了这逐梦活动,在教育伙伴们彼此期许与砥砺的情况下,中华民国的教育理想应该很快
的就可以实现,成为各国争先学习的表率。
直白一点的说,教育部所订定的教师图像及教师专业素养指引,犯了迂远而不能行的毛病
。那三向度九内涵的指引说明,充斥者曼妙的辞藻,一点都不具体。要教师具有充沛的教
育热忱及热爱教育工作是再顺口不过的呼吁,但这教育爱的具备和展现却是说得容易。爱
是一种情绪状态,教育爱是一种很崇高的人文素养。要一般的老师经常处于爱学生的状态
,且具有那么高的人文素养不是不可能,但很难。我们的儒家传统要大家成圣成贤、做个
君子或士大夫,说了几千年,如此的道德人物又有几个?坦白的说,教育部所期望一般老
师具有的教育爱,大概只有大教育家才会具有。此外,希望教师有的诸多专业能力与所谓
的未来力,都有陈义过高而不能行的毛病。照教育部理想教师的图像来衡量各级学校的教
师,我们不难发现“满城尽是不适任教师”的景况。
从种种迹象看来,教育部再一次的呈现了用话术办教育的具体案例,这种做法也维持了教
育部长官的一贯风格。
【转录连结】
当转录连结过长,请缩短网址,并保留原网址截断后跳行 (此行请CTRL+Y删除)
https://reurl.cc/1xX5DG
【转录心得】
转录文章请附上心得70字,以利板友讨论 (此行请按CTRL+Y删除)
其实这篇
基本上就是很多基层教师常在咆啸的叫那些专家来教阿
这种不尽职责的话的比较好听版
教师法本来就规定教师有砥砺学术随时进修之义务
既然你们也承认满城都事不是任教师
那全部解聘
改开发人工智能跟大数据来取代
国外已经有不少实验证实资讯科技取代传统课堂效率更好
近代学校不过也只是工业革命时代的成本最低机制而已
没有不能被取代的理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