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陈昭南观点:小心你的钱,台湾正在上演

楼主: Su22 (装配匠)   2016-09-11 00:31:49
【媒体来源】
※例如苹果日报、奇摩新闻 (请按CTRL+Y删除)
风传媒
【新闻标题】
※请写上完整新闻标题 (请按CTRL+Y删除)
陈昭南观点:小心你的钱,台湾正在上演金融秩序崩解大戏?
【完整内文】
※请写上完整新闻内容 (请按CTRL+Y删除)
媒体江湖上流传一种说法:小英在财金领域全部放手给最懂也最专业的林全。
也是这样的“英全密约”而产生一种效应:“林全在财金领域自外于民进党,用他觉得好
用的人,不论是财政帮、旧官僚,还是老蓝男,民进党人骂翻天,他也不为所动。”于是
而形成了:财经领域“这一块是民进党的禁区”的隐形怨气!
会有“英全密约”的默契,跟小英与林全两人性格和偏好上相近似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两
人都来自于旧官僚体系,都习于旧官僚的运作思维和既定模式,凡事总是先求稳定再谈改
革进步。易言之,就是保守外加“与人为善”的传统观念,导致这个新政府上台后总让人
感觉温温吞吞暮气沉沉的,完全不像选后气盖山河,准备大刀阔斧翻转新政治、新经济、
新社会的那种本该是虎虎生风的激情与希望。
不大力冲刺改革就只好被阉割
首先,绝大部分支持者都殷切期待司法改革能立刻启动。最优先级即是对马朝高官们的
多起贪渎、怠职嫌疑案件进行侦查。毕竟是非功过都应该在“政党轮替”后有个总清算,
藉以建立新秩序,让接近瘫痪的国家机器来一次大修整,使浑沌不清的政治官场营造一翻
新气象。
大家沉住气等了2个月后,于7月5日才看到新任法务部长邱太三对检调系统来了次大搬风
,那是突来的一场惊喜,大家都像盼到甘霖似的以为司法改革终于可以开始动起来了。结
果,结果当官的爷们排好座也入了座了,司法还是不动如山。支持者的期待又落空了!
支持者们忍受了马英九8年的怨气,特别是经历过马英九政府动用司法刑手们集体追杀扁
朝政务官时腥风血雨的肃杀狠劲,都在期待着这次用选票堆起来的民意总可以出出这股鸟
气了吧?但,官爷们搬完风后,邱太三又缩了回去,小英除了喊话“要有一个不一样的民
进党”之外,也没对支持者有所交代,支持者们又全被盖回闷锅中,继续憋着气等待!
同时间,每周上演的年金改革委员会上,我们都只看到“反改革者们”披着改革外衣,在
会议场上大肆叫嚣“要钱也要尊严”“支持改革但一分不能少”,乃至紧抓住怀抱改革理
想的对手们进行深度污蔑与人身攻击,改革者反身成为被霸凌的弱势者。
什么叫“文革式斗争”?李来希、刘亚平等人肆意践踏异己者的言语和肢体动作正是当年
红卫兵公审的模型。终于主张理性改革的“全教总”再也忍无可忍开出了第一枪:宣布退
出年金改革委员会,“并痛批年改会作秀,放任网络资讯抹黑年金改革,却连澄清能力都
没有,未来将提出自己改革版本,让社会评评理。”那,第二枪会轮到谁来开?
国家机器任由旧官僚共犯组织所绑架
8月中旬突然引爆的“兆丰洗钱案”很快延烧成金融政治风暴。
这本是前朝马政府任内的大丑闻大弊案,我在第一时间即发表“兆丰银洗钱案重罚57亿,
蓝营无良者怎都闭嘴了?”果然,蓝营媒体立刻反复呼吁蓝营人士们不要再追打兆丰洗钱
案以免伤及自家人。蓝营无良者开始寻找避风港。
该案牵连颇广,前董总蔡友才、徐光曦自难脱身,案发时在马政府位居要津的财政部长张
盛和和金管会主委曾铭宗,银行局长桂先农,尽管迄今犹然坚不吐实一概推说不知道,不
清楚,也绝对难逃干系。套句老话“凡走过的都必留下痕迹”,纵令现任金管会主委丁克
华在多次公开发言中,似乎有心要为前任的曾铭宗和王俪玲、桂先农掩护脱罪,但在社会
舆论监督强压下,由政院副院长林锡耀担任召集人的“兆丰案督导小组”于9月7日召开第
三次会议上,已明白决议:“请出席的兆丰金新任董事长张兆顺同步启动该银行内部调查
,藉以确认兆丰银是否真的没有通报财政部和金管会,去年马政府财政部长张盛和和金管
会主委曾铭宗是否真的不知?以厘清兆丰银纽约分行疑涉洗钱案遭美方重罚,到底是蔡友
才的个人违法失职,还是结合政府系统的刻意隐慝,集体犯罪行为!”
这样的决议内容,基本是脱出金融帮传统护短私了惯例的。台湾民主化的20多年来,国家
机器都是在高层少数人把持下缠绕着利益勾结环环相扣,自行形构成一个个密网般的利益
共犯结构,并稳稳盘踞在各个号称为“专业领域”的政府单位中,“专业”一词也成了排
除“非我族类”的理由借口。交通帮、教育帮、环保帮、核电帮、军购帮、电讯帮等等,
常年蚕食著政府庞大预算及外包工程等等。一旦出事,该共犯集团就会即时启动保护机制
进行掩护、遮蔽、隐匿和撒谎。此前那么多因贪腐渎职舞弊等的高官权贵,至今有几人真
正为其所犯罪责而入狱受罚的?所谓官场秩序早已荡然,所谓官箴伦理早已被漠视!
这样的共犯结构实已超脱蓝绿的意识形态,而改换成另一种以超高利益为结合基础的网状
组织,无论蓝绿政府,他们都能很快融入并加以网罗同化为自家人。而凡是格格不入者,
则发威施力万箭齐发合力击倒之。贪腐之横行,谎言之顺口,舞弊之娴熟,责任之推诿,
基本都已到出神入化之境。
如果,这次的兆丰洗钱案仍一如惯例,直接由政院成立调查专案小组,然后再又丢回给有
司单位进行调查,我们基本上可以预期一定又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后则会一切平安
,风调雨顺。
林全错估“兆丰洗钱案”的政治效应
行政院获悉兆丰洗钱案早在7月底,林全并未嗅出该案的高度政治危机的警觉性,而仍然
按往例接受了主管单位和幕僚们“私了”意见,只当一般金融违纪处理。这已显示林全即
使是处理他最孰悉的财经问题,仍难摆脱被围堵被共犯的惯性模式。
直到8月中旬兆丰案一下爆开来,在千夫所指之下,林全才在8月21日公开表示:已指示金
管会召集中央银行、财政部及法务部组成专案小组进行调查,尽速厘清裁罚案件事实,并
追究兆丰银行相关人员的“可能责任”。
这也是很标准的官僚处理惯例:雷大雨小,慢慢查,慢慢磨,等大家都遗忘了,就悄悄结
案,获利了结,各自归队,继续国泰民安。
岂料,资讯全开放的今天,别说媒体紧追不舍,全民网络也都把视线聚焦到兆丰一杆人等
的胆大妄为上。形势比人强,小英总统于8月31日选择在民进党中常会上对兆丰大弊案正
式宣示:“厘清责任归属,清查没有上限,我们一定会给人民一个水落石出的交代”。小
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也一定要检讨金融监理,推动改革,不再让这种荒
腔走板、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这是新政府的决心,也是人民对于政党轮替最基本的期待
。”
民意&舆论为“兆丰洗钱案”冲开一个大破口
小英一锤定音,兆丰案已再难以私了,无论如何都非要有几个人头被拎出来定罪不可(应
付过关)。这期间除了刚上任的兆丰董事长徐光曦“被请辞”的闹剧,林全也即刻宣布组
成兆丰洗钱案“督导小组”。奇怪的是,召急人竟然不是财经专业的林全院长亲自领军,
反而硬推出非专业的副院长林锡耀担当重任。人选的错置,已经透露出一股很不寻常的诡
异气氛。是林全为了避嫌而采回避态度?或是本案根本就被指定由具政治任务的林锡耀负
完全责任?
尤有甚者,扁系色彩浓厚的张兆顺突然受命接手兆丰金董座。再看“兆丰洗钱案督导小组
”公布的成员名单为:永社陈传岳律师、民间司改会高涌诚律师,台银前董事长吕桔诚、
前一银董事长张兆顺、土银前董事长蔡哲雄、土银前董事长吴繁治及现任证交所董事长施
俊吉。清一色都非林全所熟悉或亲近的前朝绿营人马。
还有更奇怪的,一向“逢绿必反”的蓝营,对于这样一份绿油油的名单居然都没再扬声高
唱反调子或一如往昔般的群起叫骂?何以故?
院长组督导小组不是要帮你们背书!
至此,兆丰洗钱案的发展显然已超越了金融帮可交相维护的势力范围。
召集人、副院长林锡耀9月2日即已在“兆丰案督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中,明白对财政部、
金管会等部会官员表示,“你们的责任自己要整理一下,院长组督导小组不是要帮你们背
书的!”这可是下达层峰旨意的重话了。
政院于9月7日召开“兆丰案督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兆丰案情调查似乎逐渐明朗,专案小组在会中认定:兆丰纽约分行事件通报总行处理的时
间点是早在去年6月,纽约分行当时就已将美纽约金融服务署(DFS)金检时,所发现的重
大缺失及要求改善一事回报台湾兆丰银行总行。
就是,当时的兆丰金董事长蔡友才就已知情了,但蔡友才却将纽约分行的回报函文迳行“
签存”(只手遮天?),既未将此重大事件呈报董事会,也未通报金管会(何以敢这么大胆
?)以故才任由事态持续恶化。直至隔年2月,美DFS提出金检报告时已形成对纽约分行非
罚不可的态势了。
因此专案小组委员们一致认定,兆丰金前董事长蔡友才100%有问题,且责任重大,待专案
小组调查报告出来,投保中心就应该先行向蔡友才提出民刑事告诉并求偿。
根据专案小组的调查发现,蔡友才居然敢如此胆大妄为只手遮天,三度错失挽救兆丰银纽
约分行免去重罚的时机,亦三度未依规定呈报兆丰金董事会,并通报金管会,明显违法乱
纪。
“兆丰洗钱案”的背后灵绝非一般政治势力
这里面启人疑窦的就在于“蔡友才何以敢如此大胆?”
会中专案小组召集人林锡耀及诸委员们,当场询问获邀列席提供专业咨询的台湾银行,及
彰化银行总稽核,两位总稽核明白表示,银行董事长和总稽核获知类似纽约分行发生情事
,已构成银行“重大偶发事件”,不可能不通报金管会,因此两家银行总稽核均表示非常
“不可思议”,并坚决表示,一般银行一定会通报金管会和财政部,正常状况下,董事长
绝不可能排除内控体系独自拦得下来。
因此,专案小组对于蔡友才早在去年6月就已知悉纽约分行事件,但财政部和金管会却口
径一致表明去年全然不知情的说法,持保留、怀疑态度,认为案情可能并不单纯!
同时专案小组亦请7日出席的兆丰金新任董事长张兆顺,能同步启动该银行内部调查,藉
以确认兆丰银是否真的没有通报财政部和金管会?去年马政府财政部长张盛和和金管会主
委曾铭宗是否真的不知情?或故意包庇?希望能彻底厘清兆丰银纽约分行疑涉洗钱案遭美
方重罚,到底是蔡友才的个人违法失职,还是结合政府系统的刻意隐慝,集体犯罪行为!
这里面最受瞩目的人物当属时任金管会主委的曾铭宗。年初甘当马前卒猛打翁启惠时,对
浩鼎的内幕资料如探囊取物,一天一爆料,出尽锋头!现在反查自己直接主管的业务却是
一问三不知??说得通吗?八面玲珑擅长向上经营的曾铭宗这次能否突围脱困,应是观察
重点。
兆丰洗钱案此一发展,必将涉及张盛和和金管会前两任主委曾铭宗和王丽伶的渎职包庇问
题,尤其曾铭宗的不分区立委席次如果因此获罪而被拔出,则候补第一名的胡筑生就可以
顺序递补了。
似有对岸“钱进台湾,买下民国”的黑影
另一个来自美方消息来源则直指配合“钱进台湾,买下民国”的对岸经济战略。兆丰洗钱
所涉及的庞大金额,可能很大一部份都是中国贪腐黑钱涌进台湾进行各种并购和扰乱台湾
金融的预备金。美方对兆丰下此重手,很有警告台湾政府之意味。惟,此一消息尚未被证
实。此属国安最高层级的等级,即使消息属实也很难获得十足证据。同样的,所谓“兆丰
洗钱案”的真相也就永不见天日了。
但果真如此,所有涉及兆丰洗钱案的嫌疑人就不能单以失职或渎职视之了吧!
小心张盛和和曾铭宗等人串供脱罪
我只想请问:张盛和和曾铭宗迄今仍然积极以“不知情”坚不吐实,这背后灵绝对不是一
般政治势力可操控的,或是正如宋楚瑜所说的:
“再追下去说不定会死人的!”想当年的拉法叶弊案有多少人冤死......立法院即将开议
,绿委们敢不敢成立“兆丰洗钱案”的真相调查委员会?人民殷望的转型正义能不能就从
这案件开始?新政府的成败是否也由此一案定江山呢?
兆丰案在美国并未演到完结篇,后面美国将如何连续处罚尚在滚动中,全民要买单的帐不
会只是目前已知的57亿台币而已。
新政府改革延宕与人事上不作为必然自食恶果
祸不单行,兆丰洗钱案才刚掀动政治风暴,另一波金融诈欺雪球严重涉及投审会(门神高
官尹启铭)、金管会(又是曾铭宗)、柜买中心(又是丁克华)等多重机关的审核机制公信力
的乐升案也已翻起巨浪,据说已惊动总统府。该案牵连2万名年轻散户,因为信任政府的
多重审核机制而陷入受害陷阱,财金专业的林全领导著财金领域的众多家将们又将如何面
对呢?金融秩序的系统性失灵是老蓝们能力挽的狂澜吗?
我认为台湾的多事之秋,毋乃是因为新政府改革延宕与人事上不作为,才会引出一堆堆鬼
魅魍魉趁机作乱而已。
如果小英仍然还要天真的以为人民在这样纷扰不安的焦虑感中,还能乖乖听她指令在大闷
锅里憋得住气,很可能会让这一大锅的闷气,突然把台湾炸得惊天动地喔!
*作者曾任第二、第四届立法委员。
【新闻连结】
※当新闻连结过长时,请提供短网址方便网友点击,使版面清洁 (请按CTRL+Y删除)
http://www.storm.mg/article/164225
【备注心得】
※发表新闻需附上20字以上短评心得,惟转录自己文章不在此限 (请按CTRL+Y删除)
"似有对岸“钱进台湾,买下民国”的黑影"
听起来蛮恐怖的ㄚ
感觉内情不单纯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9-11 11:58:00
要随时留意兆丰案的动向…。
作者: acidrain (一作品一本命推广)   2016-09-11 12:28:00
作者: cttw19 (Ian Lee)   2016-09-13 06:19:00
中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