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浅谈公民审议(2)一些常见问题释疑

楼主: ifulita (和泉政宗)   2014-08-31 10:13:11
※ 引述《crazybaby ( 小金(Kim))》之铭言:
我来做一点补充好了…
: 在上篇,我已经描述了公民审议操作与执行的基本方式,一些板友想问的问
: 题,其实也与过去一段时间内民众与记者来电、来信询问的问题非常类似。
: 在提出我的感想之前,我先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提出解释。
: ==============================================================================
: ╭─────────────────────────────╮
: │(1) 执行委员会的组成是否具有客观公正性? 由谁来选择? │
: ╰─────────────────────────────╯
: 执行委员会可以是公民审议会议的核心,所有一切的大小事务
: 均由执行委员会决定,所以执行委员会是否公正透明公开,就代表
: 了这一场公民审议是否可接受公评。
: 以农委会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审议会议”为例,执委组成
: 为组成:动保领域7位、公共行政领域2位、法律领域1位、生态
:    领域1位、哲学领域1位、城乡规划领域1位,名单则公布在网络
: 上。 http://www.ccaw.org.tw/zh_TW/aboutConference/
: 对一般民众来说这样的名单当然没什么,但若是长期浸润在动
: 保领域的专业人士则一眼看名单就可发现,动保领域7位执委的名
: 单实则已经涵盖了各种不同团体的声音。
: 简单说,动保团体之间也因理念不同而有派系,而此名单已涵
: 盖基本各大派系之代表人物。
: 而且除了动保领域,还邀请了其他各种不同领域的专家,以一
: 般公民审议会议之执行委员会的规模来说,13位是空前绝后。
: 至于什么遴选方式决定这个执委的名单,基本上就是主办单位
: 来决定,但不必担心不够透明,因为这份名单必须公布在网络上,
: 关注该领域的人士一眼就能看出这份名单到底公不公正、有无特定
: 偏袒什么立场,以这次的流浪犬议题来说,这份执委名单已经毫无
: 可挑剔之处。
基本上执行委员至少须包括主办单位代表、熟悉公民共识会议运作人士、娴熟相关议题的
专家学者及对于议题的不同立场人士,
然后再由执行委员互推一名成员作为主席来主持会议的运作,
虽然执行委员会包含不同观点的专家学者及相关领域人士,
但是执行委员不应以利益团体的代表者自许,
而应以客观、公正及独立的立场参与会议工作,
以确保公民共识会议过程的品质及公正而监督整个会议过程的进行,
并确保过程的独立及会议的公信力。
: ╭─────────────────────────────╮
: │(2) 为什么要挑无立场的公民? 挑选公民的方式?      │
: ╰─────────────────────────────╯
:      
:      有板友问到,为什么要挑选无立场的公民,另有板友代答,而
:    他答得很好,“有愿意了解该议题并开阔胸襟来参与讨论的民众都
: 在欢迎之列”,是的,这就是公民审议的最终理想。
: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先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由吕家华(台
:    湾守护民主平台公共政策部副执行长)所分享的。(家华本身也非
:    常积极参与台湾民主运动与公民运动,有在关注318学运的板友
: 应该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      ‘某次的公民审议议题是讨论放生,结果清海无上师动员弟子
: 非常多人来报名参加,最后在公民审议会议期间,20位公民有超
:    过半数吃素。’
:      这就是被所谓“有立场的人士”动员成功、导致公民审议结论
:    失衡的例子,大家觉得这样做出来的结论具有“开阔讨论性”吗?
:    清海无上师的弟子们能开阔讨论吗?那一般民众的意见呢?
: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公民审议必须要尽量找无既定立场的公民,
:    简单来说理想的公民审议,公民必须是一张白纸,但是又具有理性
:    判断且能吸收新知识。
:      
:      最后,概述挑选公民的方式,公民透过各种管道报名之后,由
:    执行委员会决定“三至五个挑选面向”,并经过讨论、排序、决定
:    比例之后再来挑选公民,而所有的过程都须经执委会同意。
:      以农委会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审议会议”为例,总共制定
:    了四大面向,包含饲犬经验有无、男女比例、居住地区及年龄比例
:    等,这些面向各自需要多少比例再由执行委员会讨论后通过。
虽然公民共识会议的招募是依循自愿的原则由民众自行报名参与,
但审议民主的精神是让所有受到结果影响的民众都有相同而平等的机会表示意见,
公民共识会议既然属于审议式民主的参与模式,
那么在进行公民小组的招募时便必须对于招募的范围来作界定。
: ╭─────────────────────────────╮
: │(3) 公民审议结束之后公民每人获得五千元,是否公平?     │
: ╰─────────────────────────────╯
: 我记得曾经被某台记者质疑过这一点。
: 实际跟过整个会议历程之后,我必须凭良心说,这个钱真的真
: 的刚刚好而已。
: 要参加这个会议,总共必须空出三个周末,是要完完全全地空
: 出来喔,且会议时间是早上九点开始,所以一些住在很远县市的公
: 民他们甚至前一晚就要到达会议现场。
: 五天的上课与讨论可以说是接近疲劳轰炸(他们真的好辛苦,
: 但是这一次的公民都好认真,上课的时候抄笔记,也没人低头滑手
: 机),第二周的正式会议结束之后还必须回家写报告。
: 每位公民每天发给一千元酬谢,这个标准是来自台湾公民审议
: 先驱台大社会系教授林国民老师的指导手册,而在我观察整个会议
: 过程之后,我必须说,公民们收这五千元真的真的当之无愧。
: 我印象中曾经还有一天晚上还加班讨论到晚上十点。
其实不一定要有出席费,
正如楼主所说的就公民参与会议的过程他们收出席费当之无愧,
不过有些公民共识会议就不会发出席费了。
: ╭─────────────────────────────╮
: │(4) 专家与主持人是否具有客观公正性? 由谁来选择? │
: ╰─────────────────────────────╯
: 提出这个问题板友或是记者,我都会请他先复习一下公民审议
: 的基本流程。
: “专家进场”是在正式会议的第一天上午,其名单则是上一周
: 由公民自己讨论出来的,公民有时候会直接点名某某人,有时他们
: 则无法提供名字,但是能够说出“宠物业者”、“地方政府代表”
: 等范围,然后交由主办单位想办法邀请与会。
: 所以专家是不是有自己的立场?当然,所有专家都是已经在特
: 定的领域、进行特定的工作、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定代表性,而他们
: 之所以能够进去会场,纯粹是因为“公民要求与之对谈”。
: 至于主持人的挑选,则一定要找无特定立场的专业公民运动人
: 士。这个主持人的专业就是主持公民审议,在台湾目前人数不多,
: 但确实存在。我们曾经属意吕家华,但是因为她已经是执行委员,
: 不宜再担任主持人,因此后来请了吴彦然和东吴大学的罗晋教授。
: (谜之音:两个都好帅呀....)
: 主持人是非常辛苦的,主持人对于公民发言要兼顾尊重与控制
: ,其分寸的拿捏本身就是ㄧ种无上的专业,在此对于两位主持人再
: 次献上敬意。
之所以要邀请专家学者是为了让公民小组获得相关议题的基本知识,
而公民小组所获得的基本知识不能只是单一的面向而必须要各种面向都要有基本知识,
至于主持人除了归纳公民小组的讨论及维持讨论的秩序之外还要负责记录的工作,
因此主持人至少要有二人,
但有三人并由其中一人专门负责记录的话就比较能减轻全体主持人的负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