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别再服贸了 中小企业应与美国作国际分工

楼主: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6-12 21:00:45
作者:吴惠林(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青年学子攻占立法院掀起滔天巨浪,也让“两岸服贸协议”这个真正主角站上舞台中央,
台湾普罗大众也从迷梦中惊醒,争先恐后地关切这个关乎每个人的课题。它是“公共政策
”,是全民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的事务;它虽被认定为经济课题,其实更是政治问题
,所以正确的说,是“政经问题”。
我们应当感谢这些青年学子,是他(她)们将这个差一点被糊里糊涂定案的公共议题救了
回来,如今立院临时会将致力于服贸审查,各界发言盈庭,正反攻防激烈,在“真理愈辩
愈明”下,相信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在各个面向的讨论中,某些支持服贸大企业主之发
言很值得重视,也很需要进一步探析。那就是:服贸协议通过实施后,得利的大企业之产
值占GDP 绝大比率,而受害的中小企业占比微小,所以对台湾经济是大利多,也因而应该
尽快通过。
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要角
姑且不论牺牲少数是否不公不义,就台湾的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及重要性来看,中小
企业并不但不是微不足道,其实是台湾经济的栋梁。根据《2013年中小企业白皮书》的资
料,2012年台湾中小企业有130万6.729家,占全体企业家数的97.67%,自2003年起中小企
业之服务业占比就超过8成,2012年的中小企业服务业占比为80.02%,其中以批发零售家
数最多,占比超过五成。
中小企业经营方式,半数以上采独资经营,且中小企业遍及全台湾,以五都来说,中小企
业的家数、销售额及就业人数,分别占64.23%、67.91%及60.81%,显示五都的中小企业具
重要地位,提供了6成的工作机会。2012年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达848万4千人,占全国就业
人数比重78.12%。
由这些数据可以明显证明,即便台湾中小企业的产值比重远不及大企业,但在家数
和就业的比重远高于大企业,所以台湾中小企业的存在,在提供就业机会上有很大的贡献
。而因就业机会的创造,也使其他的社会政策目标,如社会安定、均平所得分配,以及城乡平衡
发展等较易达成。早年台湾曾有的“经济奇蹟”,功臣就是中小企业。
一直以来,广泛被各界共认及爱用的说法是台湾中小企业具有无比的活力,既灵活又韧性
十足,对于任何艰难险阻的困境,都有着坚忍耐力,一一化险为夷。于是乎“变形虫”的
称呼出现了,它们更具有“蟑螂精神”,因为压不扁又打不死,甚至是死而复活有如九命
怪猫。
关于这一点,由对台湾中小企业做田野调查研究者的亲身体验,可以得到印证:业者早起
晚睡,中午也难得休息,拼命又认命,不畏艰难。光有这种本性还不够,必得有外在环境
来配合,此即相对自由开放的发展环境。有些观察家不同意台湾的发展环境自由开放,因
为政治上威权统治、白色恐怖处处笼罩,加上保护特权的法令规章也所在都有,遑论庞大
的公营事业、党营事业及特权事业的盘踞了。
不过,这是地上经济的场景,若再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政治管制虽然严苛、政治自由受
到极大的限制,但经济活动却到处是“网开一面”,于是“地下经济”蓬勃,提供中小企
业施展身手空间,此由地下金融的充斥,即可见一斑。而在地下经济这种竞争度极高的环
境里,刁钻灵活的身手就不得不具备。可是,即使台湾住民有坚忍卓绝本性,也有自由开
放的伸展身手环境,若无获利机会,也是枉然。
如上所述,台湾内部在保护政策下,市场被特权大企业垄断,中小企业至多只能拾其牙慧
,分得微小一杯羹。而台湾内部市场狭小,即使分得到,也只是非常微小,餬口都有困难
了,如何提供那么多中小企业抢食?所以,一定有什么蹊径!我和周添城教授在一九八八
年就提出“中小主外,大主内”的假说来做合理化说明。
“国际分工”极度发挥
众所周知,台湾经济之所以能起飞,以致于再有发展奇蹟美名,而且在国际风暴中相对地
受创较小,“自由化”绝对是关键。而一九五0年代末期,尹仲容先生引导的“外贸改革
”就是最重要里程碑,而所谓的“出口导向发展”也由而奠定,之后更成为各开发中国家
模仿的策略。
其实,出口导向并非说政府强力主导对外贸易,而是去除了诸多不当保护、管制措施。不
论如何,宽广的国际市场成为台湾业者的驰骋天地,而“比较利益原理”也在台湾内部充
分实现,由而相对丰富的人力资源,得以被有效率充分使用。劳力密集出口产业和产品被
发展出来。
所以“为数庞大的中小企业,利用充沛的劳力,进行加工出口的生产型态,将比较利益做
了充分发挥,而使台湾的经济发展了起来。”成为重要结论,也变成台湾中小企业的最重
要特色。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出口贸易经济体系,对市场变动的敏感反应及灵活调度是
为一大特点,也是促成台湾的贸易、经济成长快速的一大要因。
当然,此种产业组织形态,逼使台湾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出口市场几近完全竞争,而几无影
响力可言。相反的,内部市场的结构则有显著的差别,我们且将此种形态称为“双元性市
场结构”。
中小企业占有很大的比重,是各国都存在的现象,但其在出口有显著的重要地位,则是台
湾所独有的,理由安在?我和周添城的研究认为,“国际分工”是一个合理解释:原来,
出口产业的规模经济,在行销阶段的重要性远甚于制造阶段。制造阶段是否有规模经济,
系依个别产业的特性而定。有些产业具大规模运作利益,但是有些则无。因此,我们很自
然的可以推论出:不具规模经济的中小企业,只能在不需大规模经营的产业里存在。一般
而言,这些产业系属劳动密集和技术成熟的产业,台湾的情况就是如此。另一方面,国际
行销的规模经济发生在每一个产业里,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会认为,大企业在出口上,应
该表现得优于中小企业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制造的阶段会比行销的阶段更有机会做有效的经营,这就是台湾中小企业的写
照,亦即,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只需从事制造,根本不必担心其制品的市场问题,为什么?
因为台湾中小企业的行销责任,系由日本商社和出口市场的进口商所担当。结果是,我们
的中小企业与日本商社、跨国商社,以及外国进口商社合作,从事著“国际分工”,尤其
在行销的阶段更是合作无间。在此情况下,台湾的中小企业可以专业于制造和生产劳动密
集的产品,他们一点也不必担心行销问题。
由而可知,台湾的快速工业化和高度的经济成长,完全是立基于产销国际分工的形态之上
。这就是台湾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免于受到国际行销规模经济的限制,而且又仍然可以专
业于制造生产的真正原因。这也就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出口导向成长的根源。
以更开放、更公正公平环境突破中小企业困境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明白,台湾的中小企业为何得以成功地达成他们小规模生产的利益
之缘由。不过,大体而言,这些中小企业既无力量作出口行销,也不能经由努力的销售获
得任何的额外好处。于是,只能在制造过程中,拼死拼活地赚取蝇头小利。
即便如此,二、三十年的发展之后,台湾内部环境已产生激烈变化,尤其人力不再低廉最
是致命伤,而营运资金的缺乏,以及技术水准和经验的不足,更是老问题,出口贡献的降
低已显现冰山之一角的后果。
二十多年前,我们已将台湾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较明显而值得注意的问题归为:一、
无力提供充分的抵押品、缺乏一套良好的会计制度,以及缺乏理财专家;二、缺乏管理人
才,而且也没有一套合适简化的管理系统;三、只具有限的知识,而且无法独立从事研究
发展工作。甚且,这些无力行销自己产品的中小企业,又得面对一个既无组织、又具高度
竞争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结果是:他们的出口业务主要操在外国贸易商手中。
如此一来,一个恶性循环就形成了: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才能缺乏,中小企业的成长受
到了限制,再因经营规模小而无法从事国际行销,而行销能力的不足,又阻碍了他们的成
长,如此循环不已。而且,台湾的中小企业大都为劳动密集和成熟技术产业,这也使台湾
的技术水准之升级受阻。二十多年前,这个现象更为凸显,在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有样学样
,也开放经济之后,台湾的中小企业乃一窝蜂地外移,以原来的经营方式,易地存活。可
是,海外基地发展也很快遇瓶颈,于是二十多年前就在台湾遭遇的困境又重现,如何突破
,顿成重大难题。
面对着这种情况,政府的产业政策必须改弦更张,不能再主导干预。毕竟经济无国界愈来
愈明显,政府的任务应在维持国内环境的更开放,更公平、公正、安全,让企业主更发挥
灵活本质,使“国际分工”更为淋漓尽致地发挥,卡通片中无敌铁金刚的弹性组合,以及
无数不同面貌的铁金刚组合,是最有效率的作法,而其主角当然是业者。
如今在美国“再工业化”之后,中小企业应回头重拾与美国业者作国际分工,早日加入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是一条明路。而签订“两岸”服贸协议却是将台湾经济锁进
中国,指的是大企业得利,本土中小企业却面临被弱化、消灭的危机,遑论发展!政府更
不要一意宣传签订两岸服贸才能加入TPP,反而应该挣脱中共的管控拿回主权,才能海阔天
空走向全世界,也才能自由自在往加入TPP努力前进,台湾中小企业才有活路可走。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47403/
嗯 结果结论导向是要参加TPP,TPP也是一个很可怕的协定,不然怎会有TPP亡国论一书
出现但要怎么谈才是重点,可以参考日本TPP谈判 是可以观察及学习对象
作者: BingBaKing (冰棒王)   2014-06-12 21:06:00
放弃服贸 好好谈TPP
作者: sck921 (The Fate)   2014-06-12 21:07:00
我的建议是直接看这篇:http://disp.cc/b/163-7wbI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4-06-12 21:14:00
台湾自立是第1选项 不然也能选被中国或美国抓住..orz
作者: sck921 (The Fate)   2014-06-12 21:14:00
内文第162页的4.(2)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4-06-12 21:15:00
*只能 想要自己的国家QQ可是中小企业虽然占比大 但产业转型应该更为重要
楼主: yommy1108 (chiakila)   2014-06-12 21:28:00
没有错 台湾首先先把税制改一改 再说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4-06-12 21:31:00
还有9A为了保出口贸易 一直不让台币升值究竟是好是坏@@
作者: leontj (leon￾ [D)   2014-06-12 22:32:00
TPP绝对比服贸更能提供台湾未来发展的机会
作者: EvanYang (EvanYang)   2014-06-12 22:42:00
强唷
作者: DRIariel (荷恬甜)   2014-06-12 22:59:00
2个方向 1个台湾要有实力自决 产业转型1个是如还是习惯被指挥被管 那就要选靠哪一个大国喂订单但大部分人都不想做劳力密集的产业了 失业率可能会更高..高阶人才外流 本岛产业会被外资决定 也算某种国际化or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