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企业申请专利若非创新,反成为被告的线索
http://bit.ly/2xaExN2
台湾的企业内部,经过多年来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宣导,对于专利提案相信大都已建置奖励
制度,藉以鼓励创新。但是在某些状态下,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部门对于内部之提案究竟
是创新、还是抄袭?其实并不易判断。
虽然针对提案技术可以透过专利检索加以比对判断,但是专利之公开或公告毕竟与检索时
机仍存有时间差!本文以下将针对因专利之公开或公告时间差对于抄袭式的提案,可能对
企业造成的影响略作整理及建议。
由于,台湾企业内部的专利管理部门因属幕僚单位,对于研发单位所提出之专利提案多不
会多言,可能仅就提案内容之揭露充分性,透过专利检索给予建议或进行回避设计。但是
若是处理尚未公开或公告之”抄袭式”的提案,因为基于专利公开的时间差而检索不到相
关先前技术(prior art),因此可能就会进行专利申请的程序。既使是委托外部事务所办
理,一样会遇到检索不到相关先前技术的问题而迳予以提出申请。
然而,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因为是抄袭,因此将可能有新颖性问题而被驳回,造成申请
费用及申请资源的浪费。这还不打紧,毕竟申请费用算是小事!然而在整个申请过程中,
不论是申请发明专利或是新型专利,都可能因技术的揭露而反被”抄袭者”得之。因为一
则发明专利有早期公开程序、二则新型专利系采形式审查只要标的格式合法一定会获准并
公告。所以,反而被”抄袭者”所知悉。
另一方面,也可能变成”双面刃”。因为”抄袭者”进行前案检索这些公开或公告的资料
,或将成为被搜证的证据及将来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之线索。因为抄袭者自曝其抄袭内容,
若真实施于产品上将难以自圆其说。损害赔偿的金额更将难以计算,更甚者有可能被认定
为故意侵权而被罚三倍。
为避免以上情形发生,强烈建议于处理企业内部专利提案的过程,建立严谨的签核程序甚
至订定处罚条款,以避免及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http://bit.ly/2xaExN2